據俄羅斯《生意人報》6月8日報道,俄羅斯聯合飛機制造公司新聞局發布消息稱,該公司與中國商飛COMAC已經就中俄聯合CR929遠程寬體客機的總體布局達成了一致。
6月6日,雙方簽署了有關CR929客機主要幾何特性的協議,包括機翼的尺寸和形狀、機身長度、機頭和機身尾部的尺寸、尾翼的尺寸和形狀、發動機、起落架和艙門的位置,俄方總設計師馬克西姆-利特維諾夫和中方總設計師陳迎春出席了簽字儀式,但是并未報道具體的參數。消息稱,雙方總設計師馬克西姆-利特維諾夫和陳迎春帶領的中俄工程團隊JET-team對CR929客機的整體外觀都非常滿意。
中俄合研CR929遠程寬體客機總體布局圖中俄合研CR929遠程寬體客機總體布局圖
CR929遠程寬體客機由在上海注冊的中俄商用飛機國際公司(CRAIC)研發,俄羅斯聯合飛機制造公司和中國商飛各占公司50%的股權。
俄羅斯總設計師利特維諾夫表示,中俄雙方已經就CR929客機的總體布局達成了一致,這是進一步確定CR929系列客機技術外觀的重要一步,保證了向飛機結構和系統全面聯合研發階段的過渡,包括設備和部件的潛在供應商。
中俄雙方6月6日簽署CR929總體布局協議中俄雙方6月6日簽署CR929總體布局協議
現在CR929項目處于Gate-3階段。利特維諾夫建議,除了商定客機的總體布局,在空氣動力學、結構材料選擇、關鍵系統和設備潛在供應商提供的技術商業提案分析等領域開展實驗研究。預計到2019年中期將完成這一階段的工作。
俄羅斯聯合飛機制造公司發言人表示,Gate-1階段自2014年4月開始,在此階段已經獲得了CR929項目的營銷基礎和投資吸引力,確定了成本和完工時間,確立了客機的概念,以及所需要的技術。在2017年12月進行的Gate-2階段,收到了潛在客戶的要求,確定了飛機的基本性能,初步設計得到批準,形成了研發CR929家族客機的概念,確定了系統和設備潛在供應商的初步清單,并評估了該項目的主要風險。
俄羅斯聯合飛機制造公司在2016年公布的項目技術經濟可行性研究報告中指出,客機的研發和建立生產設施需要耗資130億美元,另外還有70億美元將用于零件的供應、營銷和銷售支持——補貼和余值擔保,俄羅斯和中國各承擔50%的成本。CR929客機將成為波音787和空客A350寬體客機的一個全球競爭者,并且在運行效率上將超過它們10%-15%。
中俄合研CR929遠程寬體客機計劃在2023年完成首飛,2026年開始交付。
美國《航空周刊》雜志今年5月份發文章稱,在研發過程中,中俄CR929客機的機身寬度明顯增加,經濟艙現在一排可以容納9個座位,正因如此,飛機需要更大功率的發動機,推力要達到35.4噸,而不再是2015年宣布的32.3-34噸。最早生產批次的客機計劃安裝國外生產的發動機,俄聯合飛機制造公司表示已經收到了潛在供應商的報價,之后將裝備俄羅斯生產的PD-35發動機,俄聯合發動機制造公司目前正在研發。
按照俄羅斯聯合飛機制造公司此前的聲明,CR929客機項目將一直持續到2045年,在此期間計劃出售約800架CR929客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