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家為正在太空運行的中國首臺太空望遠鏡“慧眼”挑選了“繼承者”——增強型X射線時變與偏振(eXTP)空間天文臺。eXTP背景型號項目2日在北京啟動。eXTP的主要科學目標概括為“一奇二星三極端”。
即基于對一奇(黑洞)和二星(中子星和夸克星)的觀測,研究極端引力條件下的廣義相對論、極端磁場條件下的量子電動力學和極端密度條件下的量子色動力學等理論。
這些理論有什么用處?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空間科學先導專項負責人吳季對中新社記者說,人類或將揭開“黑洞附近會發生什么,真空量子漲落產生什么,中子星內部是什么物質狀態”等重大科學問題的真相。
2017年6月15日,中國成功發射“慧眼”,其全稱是硬X射線調制望遠鏡衛星(HXMT),設計壽命為4年。在軌測試期間,“慧眼”已開展多個天區的掃描成像觀測和對特定天體的定點觀測,在黑洞及中子星雙星觀測方面取得初步成果。
相比“慧眼”等X射線天文衛星,eXTP集合了大面積聚焦望遠鏡陣列、大面積準直望遠鏡陣列和高靈敏度偏振望遠鏡,新增多參數同時觀測能力,綜合性能將提高一個數量級。此外,eXTP在觀測研究各類高能天體、探測伽馬射線暴和引力波暴電磁波對應體等多個天文學前沿方向具有明顯優勢。業內預測,eXTP有望成為2025至2035年間的國際旗艦級X射線空間天文臺。
eXTP背景型號研究項目團隊還需要進一步進行關鍵技術的深化研究和衛星方案設計。由于eXTP是中國科學家發起和主導的重大國際合作空間科學項目,成員來自20多個國家、地區和組織,吸引了歐洲大型X射線時變天文臺(LOFT)加入,項目團隊更要協調合作分工和管理方式,確保在短期內具備正式開始工程研制的條件。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