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慧眼”衛星在軌投入使用儀式在京召開。我國首顆硬X射線調制望遠鏡衛星“慧眼”,圓滿完成衛星平臺、有效載荷、地面應用系統等測試任務,正式交付并投入使用。
據悉,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研制的“慧眼”衛星于2017年6月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該衛星工程是研究黑洞、中子星等致密天體前沿問題的自主創新重大空間科學項目。衛星的投入使用使我國高能天文研究進入空間觀測的新階段,對提高我國在空間科學領域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具有重要意義。
國防科工局、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艷華,國防科工局總工程師、國家航天局秘書長田玉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楊保華等領導出席交付儀式。
會上介紹了“慧眼”衛星的基本情況和在軌測試取得的初步科學成果,并宣讀了在軌測試結論。該衛星應用我國科學家首創的直接解調成像方法,實現寬波段、高靈敏度、高空間分辨率X射線巡天、定點和小天區觀測,在世界現有X射線天文衛星中,具有先進的暗弱變源巡天能力、獨特的多波段快速光變觀測能力等優勢。在軌測試期間,“慧眼”衛星開展了多個天區的掃描成像觀測和對特定天體的定點觀測,開展了伽馬射線暴監測等應用測試,驗證了衛星的各項功能和性能。2017年10月16日,雙中子星并合產生引力波(GW170817)聯合觀測成果全球發布,在該歷史性事件的全球聯測中,“慧眼”衛星對其高能電磁輻射對應體進行了監測,確定了伽馬射線的流量上限。在軌測試表明,該衛星狀態良好,具備投入使用的條件。
會上,集團公司與中國科學院等有關單位簽署了“慧眼”衛星投入使用證書,五院與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高能物理研究所和西安衛星測控中心簽署“慧眼”衛星長期運行管理協議。
楊保華指出,該衛星開辟了我國硬X射線天文探索新領域,使我國高能天體物理領域實現從地面觀測到天地聯合觀測的跨越式發展。在習近平主席2018年新年賀詞中,提到了“科技創新、重大工程建設捷報頻傳,‘慧眼’衛星遨游太空。”這是習主席和黨中央對該衛星取得成果的肯定,激勵著廣大干部職工團結一心、頑強拼搏、全力以赴完成各項航天任務,集團公司將繼續高質量地為我國空間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目前,國家航天局正在積極推進“慧眼”衛星數據管理辦法實施,規范“慧眼”衛星數據管理,充分發揮數據的作用,促進數據應用和科學產出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