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吳恩達成立新公司Landing.ai,幫助傳統產業掘金AI;阿里系、小米、富士康聯合投資小鵬汽車;中國首次明確快充標準,iPhone不算快充;中國移動在英國推出手機服務;阿里、騰訊、百度、京東等將落戶雄安新區;三星將于明年上半年推出Bixby智能音箱;IBM與三星等12家大型企業合作開發量子計算商用案例;超越蘋果緊逼英特爾,華為研發投入104億歐元。詳情資訊,盡在電子早報今日看點……
吳恩達成立新公司Landing.ai 幫助傳統產業掘金AI
12月14日晚,吳恩達通過博客平臺Medium發表一篇文章,宣布了自己成立的最新一家公司Landing.ai。他將新公司的任務定義為“幫助企業在AI時代實現轉型。從制造業開始”。
吳恩達在公開文章中表示,自己在領導谷歌大腦和百度的AI部門時,親身體驗到了現代AI對互聯網商業和用戶帶來的好處。“現在,我們不僅要打造一個AI驅動的IT產業,還要建立起AI驅動的社會”,他寫道。簡而言之,他希望AI能改變人類的衣食住行等方方面面的生活,讓人們從重復性勞動的精神苦役中解脫。
阿里系、小米、富士康聯合投資小鵬汽車
互聯網電動汽車品牌小鵬汽車已經完成第三輪融資,該輪參與的投資機構有小米、富士康、IDG等。小鵬汽車將于本周內正式宣布融資消息。小鵬汽車前三輪融資總額高達7億美元。何小鵬的目標是兩年內融資50億美元。
中國首次明確快充標準:iPhone不算快充
12月14日下午,《泰爾論壇 2017 快充技術標準與應用研討會》在東莞舉辦,這場由泰爾實驗室牽頭舉行的會議制定了一個明確且詳實的快充標準,我國對“什么才是快充”這個問題有了定論。
根據會議內容,我國對“快速充電”的定義為:1.充電開始30分鐘內充進 60% 的電量;2.充電開始后的30分鐘內進入手機的電流不小于 3A。只有符合上述條件的充電協議,在國內才能稱之為快速充電。
盡管新iPhone支持最高18W的充電,但是無論從“電流不小于 3A”(iPhone 用的是高壓低電流充電模式)還是“半小時充進60%的電量”兩個條件來看,新 iPhone 都不符合。也就是說,如果根據這個標準來看,iPhone的“快充”就不是快充。
中國移動在英國推出手機服務
據金融時報報道,全球用戶數量最多的電信運營商中國移動(China Mobile)已在英國推出手機服務,此前該集團簽訂了一項租賃英國電信(BT)網絡的協議。
中國移動在本土市場擁有8.8億用戶,并已打造一個大規模國際海底光纜和企業網絡。該公司表示,此次進軍英國是其全球戰略的下一大步:這是該集團首次在中國以外推出網絡服務。
中國移動表示,根據其研究,約有50萬英籍華裔在英國生活(不包括8.2萬中國留學生)。今年上半年,預計有11.5萬中國游客到英國旅游。
阿里、騰訊、百度、京東等將落戶雄安新區
據報道,經過管委會的審核,阿里巴巴、騰訊、百度、京東金融、中船重工、中國建筑等48家企業將落戶雄安,這48家企業中,中央企業有19家,民營企業有21家;來自北京的企業24家,來自深圳的企業13家。
此前,阿里巴巴方面發布消息稱,該公司將在雄安新區成立三家子公司,與雄安新區在人工智能、科技金融、智慧物流等方面開展合作,共同推進“智能雄安”建設。
而騰訊在河北石家莊簽訂了一份《雄安新區與騰訊公司金融科技戰略合作協議》,成立(雄安)金融科技實驗室 。
三星將于明年上半年推出Bixby智能音箱
據知情人士透露,三星正研發一款智能音箱,準備在 2018 年上半年發布。
三星將推出的智能音箱將主打音質和與其他智能家居設備間的連通性,比如和臺燈、鬧鐘的連通。同時,該款音箱還將預裝三星人工智能助理 Bixby。該款音箱將在包括美國在內的多個市場上發布,定價或在 200 美元左右。
IBM與三星等12家大型企業合作開發量子計算商用案例
IBM今日宣布,將與三星、摩根大通和巴克萊銀行等12家主要公司合作,共同開發商用量子計算。IBM表示,這12家公司將使用IBM的開源軟件和開發工具,與IBM共同打造量子計算。合作伙伴摩根大通表示,將專注于量子計算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包括交易策略、投資組合優化、資產定價與風險分析等。另一家合作伙伴戴姆勒表示,將研究如何利用量子計算來尋找和開發汽車領域的新材料,以及如何幫助優化制造程序、車隊后勤和自動駕駛汽車等。而三星則表示,將探索如何利用量子計算來影響半導體和電子產業的未來。
超越蘋果緊逼英特爾 華為研發投入104億歐元
日前歐盟委員會發布《2017年歐盟工業研發投資記分牌》,大眾汽車在去年以137億歐元的研發投入排名第一,緊隨其后的是谷歌、微軟、三星、英特爾、華為、蘋果等ICT企業。值得一提的是,華為是唯一進入TOP50的中國企業,排在第六名,研發投入104億歐元,占營收的19.2%。華為投資控股有限公司2016年年度報告顯示,去年華為從事研發的人員約80000名,約占公司總人數45%;研發費用支出為763.91億元,近十年累計投入的研發費用超過313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