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開始喊出工業4.0(industry 4.0)后,當地鐵路公司日前開始對外征求可提升乘客服務質量與軌道管理的科技解決方案。有評論認為,未來鐵路與運輸將因科技之助,而提升其整體經營與乘客服務效率。
工業4.0將為鐵路經營與乘客服務上帶來重大變革。
據Brink News報導,第一次工業革命的蒸汽開始為鐵路開啟風光一頁,第二次革命的電力讓蒸汽被柴油取代,至于包含信息與通訊技術在內的第三次革命則催生現代化與效率鐵道系統的到來。
目前世界已進入第四次工業革命,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指出,實體、數字與生物層面接口模糊的技術將融合一起發展,在工業4.0或數字工業中的跨界技術,也包括物聯網(IoT)以及積層制造(additive manufacturing)與自駕車等新應用。
對于鐵路與運輸產業來說,第四次工業革命將在供需方帶來持續創新,從生產鐵道機車車輛(rolling stock),到鐵路公司如何服務乘客,新科技都將帶來新的業務。
例如德國鐵路(Deutsche Bahn)日前便推動一系列黑客松(Hackathon)活動,邀請外界貢獻開發創新解決方案,包括預測軌道位置缺陷與提升服務臺效率。
數字工業將讓制造上出現新的應用與業務模式并擾亂供應鏈所有層面,例如產品開發過程將全面數字化,鐵路與供貨商合作后可藉由使用實時數據、數字模型與虛擬工具及測試環境來降低開發更有智慧及更永續列車的時間與成本。
除此之外,運行中的鐵道機車車輛的串流數據經由回饋,可借此改善設計與打造過程以及準確度更佳的預測維修。
長遠來說,鐵路供貨商將成為主要的產品設計者,將業務外包給負責以3D打印生產模塊化組件的智能工廠。數字工業除可帶來更佳訂制化外,若該產業能與認證單位與管理單位更充分合作,將可讓目前復雜的核準流程與認證程序效率化。
未來鐵路將引進工業4.0來提升業務,例如巨量數據分析技術可提高列車準點率,智能規劃與派車網絡將大幅降低系統成本或讓列車自動化或更具人工智能(AI)。綜合運輸車站與調車場達到機器人化后,也可使用已在先進港口使用的類似技術。
鐵路預期將在下一代移動中扮演重要角色,當中特色包括取用優先地位將勝于擁有、科技帶來透明化、雙向通訊以及共享等。
至于在貨運上,產品本身將化身為網絡的直接用戶,例如連網車廂與貨柜將提供本身的地點、狀態與路線更新,更長遠來看,自駕列車與卡車將直接與派遣中心、車站與列車溝通,確保乘客與貨物能準時到達。
在乘客運輸上,數字化將提升變更車票與價格效率并讓乘客更容易取得,目前許多主要鐵路公司已開始推動行動訂票解決方案,對于擁有復雜費率系統的市場的乘客來說將是一大福音。
未來在乘客意見回饋管理上也可望出現進展,因為鐵路營運者善用社群媒體與回饋平臺,將可達到與乘客實時溝通,乘客也可立即通報列車問題,讓業者更快修復。
目前業者已享受到工業4.0帶來的些許益處,長期明顯的益處則需要運輸供應者與營運商能達到新的協調程度并且愿意接受轉型,當新的劃時代創新出現后,能持續調整組織功能與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