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其他 > 設計應用 > 防偽指紋計算機視覺傳感系統的研究
防偽指紋計算機視覺傳感系統的研究
來源:微型機與應用2012年第4期
羅 勇, 凌 云
(江西理工大學 南昌校區 信息工程系,江西 南昌 330013)
摘要: 提出了一種防偽指紋計算機視覺傳感系統。通過對偽指紋的分析,設計了系統的結構,并介紹了該系統的工作流程、防偽指紋算法、指紋圖像處理算法。實驗結果表明,該系統擁有較快的偽指紋辨別速度和100%的準確率,并能快速有效地對指紋圖像進行處理。
Abstract:
Key words :

摘  要: 提出了一種防偽指紋計算機視覺傳感系統。通過對偽指紋的分析,設計了系統的結構,并介紹了該系統的工作流程、防偽指紋算法、指紋圖像處理算法。實驗結果表明,該系統擁有較快的偽指紋辨別速度和100%的準確率,并能快速有效地對指紋圖像進行處理。
關鍵詞:防偽指紋;計算機視覺;傳感系統;圖像處理

    在生物識別技術中,指紋信息由于具有不變性和唯一性而被廣泛接受。由于指紋自動識別技術本身的長足進步,指紋識別技術在考勤與薪酬系統中得到了大量的應用[1]。隨著物聯網的不斷發展,指紋的無線網絡識別已經開始被研究[2],基于指紋技術的物聯網將會給人們帶來極大的便利。
    然而,仿制的偽指紋的出現,給指紋信息技術的運用帶來了很嚴重的后果。目前,國內外對仿指紋的有效預防措施的研究還很少,主要采用高精度設備對圖像中的汗孔進行檢測[3],成本高,很難得到廣泛運用。本文將對防偽指紋計算機視覺傳感系統、防止偽指紋并得到指紋信息進行研究。
1 防偽指紋原理及硬件系統結構
    人體指頭在擠壓前后,皮膚中血液凝聚的方式會發生改變,從而使得人的指紋表面皮膚顏色變化。而偽指紋通常由某種膠體制成,其表面顏色是無法變化的,如圖1所示。

    依據該原理,防偽指紋計算機視覺傳感系統硬件組成結構示意圖如圖2所示。該系統采用電容式觸摸屏,有效透明面大小為40 mm×30 mm,與攝像頭視場對齊,與攝像頭垂直距離為20 mm,手指的觸點相當于像素為5 pix×5 pix的視窗,通常用視窗的中心點坐標來表示;彩色攝像頭有效像素為400 pix×300 pix,與觸摸屏相對位置固定不變;觸摸屏與固定用基座之間為封閉面,側面和基座使用2 mm厚的銀白色不銹鋼,用于屏蔽外界的自然光,形成內部光反射,基座為BMC09990型LED背光源;導體片用1 mm厚的銅片,分別固定于基座和彈簧中間;信號輸出線1、2連接計算機的GPIO40A輸入輸出控制卡;圖像數據輸出線連接在DH-CG300圖像采集卡。

2 系統工作流程
    防偽指紋計算機視覺傳感系統的工作流程如下:
 (1)手指接觸到電阻式觸摸屏,信號輸出線1給出手指的第一點接觸坐標,狀態轉變為高電平,攝像頭拍攝第一幅指紋圖片,指紋圖像如圖3(a)所示。
 (2)手指下壓,當導體片相互接觸時,信號輸出線1仍輸出高電平信號,同時信號輸出線2由低電平信號變為高電平信號,攝像頭拍攝第二幅指紋圖片,指紋圖像如圖3(b)所示。經防偽指紋算法判定為真實指紋后,圖3(a)指紋圖像被發送至計算機進行指紋圖像處理。


    從細化后的指紋圖像可以準確識別出指紋的特征點,指紋中心圖像的提取有利于指紋庫的建立及縮短指紋識別的時間。
    本文提出了一種防偽指紋計算機視覺傳感系統,該系統可以有效地防止偽指紋。實驗證明,該系統對于目前出現的偽指紋的辨別率達到100%,且能有效地定位指紋中心位置。軟件運行速度較快,偽指紋的平均判別時間僅為0.26 s,指紋的平均圖像預處理時間僅為0.28 s。相對于目前國內外其他研究成果[5],本系統的成本低,有利于推廣應用。隨著物聯網的不斷發展,指紋的應用也將更為廣泛[6],只有有效防止偽指紋,這些應用才能變得可靠和穩定,我國的物聯網技術才能更好地站在世界的前列。
參考文獻
[1] 曾祥緒. 網絡在線指紋考勤系統可用性措施[J].計算機應用,2010,30(10):2831-2833.
[2] 王超, 魏啟明, 鄧安遠. 無線指紋識別技術在考試系統的應用研究[J]. 計算機仿真,2010,27(1):309-312.    
[3] ABHYANKAR A, SCHUCKERS S. Towards integrating level-3 features with perspiration pattern for robust fingerprint recognition[C]. Hong Kong:2010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Image Processing (ICIP),2010:1-6.
[4] 廖開陽,張學東,章明珠.基于Gabor濾波器的指紋圖像快速增強[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09,45(10):172-175.
[5] BOSSEN A, LEHMANN R, MEIER C. Internal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with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J]. Photonics Technology Letters, 2010,22(7):507-509.
[6] Fang Shihhau, Lin Tsungnan. A dynamic system approach  for radio location fingerprinting i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J]. Communications, 2010,58(4):1020-1025.

此內容為AET網站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一卡2卡3卡4卡免费| 美女扒开大腿让男人桶| 在线视频精品一区| 久久丫精品国产亚洲AV不卡|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在线观看 | 久久的精品99精品66| 欧美第一页浮力影院| 制服丝袜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91抖音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人妻无码久久久影院导航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国自产观看| 翁熄止痒婉艳隔壁老李头| 国产手机精品一区二区| 91老师国产黑色丝袜在线| 小草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首JN| 欧美xxxx做受性欧美88| 亚洲第一第二区| 男女污污视频在线观看| 四虎永久在线精品影院| 黑人巨大sv张丽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日本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五月婷婷开心综合| 欧美美女与野兽免费看电影| 免费高清av一区二区三区| 色噜噜狠狠狠狠色综合久一| 国产成人免费手机在线观看视频 | 亚洲AV无码乱码国产精品| 欧美超清videos1080p| 免费网站看av片| 美女网站免费福利视频| 国产免费内射又粗又爽密桃视频| 五月天丁香久久| 国产精品美女一区二区| 99国产精品永久免费视频| 好硬好湿好爽再深一点h视频 | 中文字幕国产剧情| 日本午夜小视频| 亚洲AV无码AV制服另类专区| 欧美性生活网址|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