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最新文章 一箭7星 我國力箭一號遙十運載火箭成功發射 8月19日消息,據媒體報道,今天15時33分,力箭一號遙十運載火箭在東風商業航天創新試驗區發射升空。 發表于:8/20/2025 中國“萬星計劃”直追“星鏈”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透露,北京時間8月17日22時15分,中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六號改運載火箭,成功將衛星互聯網低軌09組衛星發射升空。西方媒體注意到,這已經是中國在一周內發射的第二組衛星互聯網低軌衛星。有外媒稱,“中國正有意挑戰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的‘星鏈’互聯網衛星星座”。 發表于:8/19/2025 星鏈再次遭遇大規模網絡中斷 8月19日訊(編輯 牛占林)當地時間周一,由馬斯克創立并運營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旗下衛星互聯網服務星鏈(Starlink)出現短暫網絡中斷。據科技故障追蹤網站Downdetector顯示,當天有近三千起用戶報告服務中斷。 7000顆,規模遠超任何競爭對手。 發表于:8/19/2025 亞洲市場衛星D2D服務發展面臨的現實挑戰 8月18日消息,市場研究公司Omdia在一篇最新報告中針對亞洲市場的衛星通信——尤其是衛星直連設備(D2D)的發展趨勢進行了解析。 Omdia首席分析師Jensen Ooi在文中指出,衛星D2D連接在彌合亞洲發展中市場數字鴻溝方面具有巨大的潛力,但其推廣面臨顯著障礙。硬件成本、有限競爭、監管壁壘及獨特的社會經濟現實制約著發展進程。要實現D2D的廣泛應用,需通過時間積累、技術創新與多方協作來解決這些復雜且相互關聯的挑戰。 發表于:8/19/2025 中國空間站首次應用專業領域AI大模型 8月17日消息,日前,神舟二十號乘組完成第三次出艙任務,出艙活動期間,航天員陳冬、王杰完成了空間站空間碎片防護裝置及艙外輔助設施安裝、艙外設備設施巡檢等任務。 發表于:8/18/2025 我國成功發射衛星互聯網低軌09組衛星 北京時間2025年8月17日22時15分,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使用長征六號改運載火箭,成功將衛星互聯網低軌09組衛星發射升空,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 此次任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590次飛行。長征六號改運載火箭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八院抓總研制,全箭為兩級半構型,滿足單星、多星的串聯、并聯、堆疊、壁掛、搭載等多樣化密集發射需求。 發表于:8/18/2025 一種三角柵格排布的小型相控陣波控系統設計 L頻段因受雨衰等環境影響小、收發組件技術成熟以及制造成本低等優點而被海事衛通相控陣天線廣泛采用。隨著機載衛通天線不斷朝小型化和低剖面方向發展,對相控陣天線的設計改進則提出了更高的挑戰。在滿足符合ARINC-781-8指標性能的前提下,相對矩形柵格排布,三角柵格排布因其布陣緊湊,可有效抑制柵瓣從而提高相控陣掃描性能;同時該排布結構所需天線單元數更少,更容易實現天線終端的小型化和低成本設計。以某L頻段2×6 三角柵格排布海事衛通相控陣天線為設計對象,對三角柵格排布結構的關鍵數學模型進行建模,介紹了該型天線的研制方法,設計了適用于該天線終端的波束掃描控制算法并在FPGA上進行了實現。天線實物樣機隨通信終端在室外環境下進行了靜態實驗,該實物樣機可與海事衛星系統實現穩定通信,通信質量優良。 發表于:8/14/2025 高性能RISC-V處理器抗輻照加固設計 隨著太空技術的蓬勃發展,芯片在輻照環境下的可靠性問題日益凸顯?;赗ISC-V指令集架構的高性能處理器C501,采用三模冗余方法和糾錯檢錯技術分別對電路層和系統層進行抗輻照加固,同時采取訪存請求強制不命中的策略來糾正校驗錯誤的數據塊,提高緩存系統的糾錯能力。仿真實驗結果表明,加固后的處理器可以通過糾正電路修復輻照引起的緩存數據錯誤,同時其最高工作頻率降低8.8%,面積增加約為64.9%,性能基本保持不變。 發表于:8/14/2025 數字圖像邊緣檢測算法研究 數字圖像邊緣檢測常規的方法有Canny算法、Sobel算法、Prewitt算法等。在研究圖像邊緣檢測常規方法的計算原理基礎上,提出一種數字圖像邊緣檢測算法,該算法包括圖像的初步極值邊緣矩陣計算、Otsu閾值的抑制計算和邊緣的延長計算。將該算法與常規算法提取的圖像邊緣進行比較,驗證該算法的可行性。使用該算法與常規算法對發動機噴嘴燃燒火焰圖像進行邊緣檢測,Sobel算法、Prewitt算法提供了少量火焰的邊緣,Canny算法提供了火焰的大輪廓,而該算法提供了大量的火焰細節邊緣信息。因為燃燒火焰的邊緣是燃燒的重要特征,所以該算法更適用于噴嘴燃燒火焰的數字圖像邊緣深度分析,為噴嘴燃燒火焰分析提供一種新方法。 發表于:8/14/2025 SpaceX展示第三代星艦 8 月 14 日消息,SpaceX 公布了其未來星艦超重型助推器的新型格柵翼設計。星艦是目前正在開發的全球最大火箭,也是唯一一款被設計為能夠被發射塔捕獲的運載工具。SpaceX 表示,這些新型格柵翼將應用于下一代超重型助推器,并進行了多項升級以提升火箭性能。 發表于:8/14/2025 我國成功發射衛星互聯網低軌08組衛星 8月13日消息,今天14時43分,由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抓總研制的衛星互聯網低軌08組衛星成功發射。 該衛星由長征五號乙運載火箭/遠征二號上面級運載,于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隨后,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發表于:8/14/2025 萬億低空經濟賽道:誰來解決eVTOL的測試"必答題"? 隨著全球低空經濟進入爆發式增長階段,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作為重構未來城市立體交通網絡的核心載體,正在加速從概念驗證邁向商業化落地。在這一進程中,如何通過全生命周期驗證體系確保飛行器的極致安全、可靠運營與高效協同,成為行業破局的關鍵。 NI憑借在航空領域數十年的大飛機測試經驗積淀,構建了覆蓋飛控系統、機電航電、結構材料及自動化測試的標準化仿真驗證平臺。我們的解決方案貫穿從核心部件單體測試到整機系統集成的全鏈條,為eVTOL企業提供從研發設計到適航取證的一站式工程支持。 發表于:8/13/2025 我國新一代智能太陽翼光照測試設備完成驗證測試 8 月 12 日消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 8 月 11 日宣布,旗下八院 812 所利正公司自主研制的新一代智能太陽翼光照測試設備正式完成驗證測試,為航天領域地面測試相關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撐。 發表于:8/12/2025 我國主導的兩項航天領域國際標準發布 8 月 12 日消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 8 月 11 日宣布,該公司主導制定的兩項國際標準由國際標準化組織(ISO)正式發布。截至目前,由我國主導制定的航天領域 ISO 國際標準已發布 30 項,發布和在研標準總數累計達 38 項。 發表于:8/12/2025 我國首臺星載激光載荷數據處理器完成研制 8 月 9 日消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官方公眾號昨日(8 月 8 日)發布博文,宣布其五院西安分院成功研制國內首臺超高速星載激光載荷數據處理器,突破海量數據在軌處理技術瓶頸。 發表于:8/11/2025 ?12345678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