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使用有安全保障的閃存存儲構建安全的汽車系統 在現代汽車嵌入式系統中,高度安全的數據存儲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面對日益高明的網絡攻擊時。本文將介紹設計師正確使用閃存的步驟。 最新設計資源 LTE測試的難點[通信與網絡][其他] 測試技術是LTE發展產業鏈上十分關鍵的一環,面對LTE產業多模多頻的終端發展方向以及移動互聯網時代復雜的網絡環境,LTE測試還有哪些測試難點待解? 發表于:9/3/2013 L3 PTN強力支撐LTE發展[通信與網絡][其他] 隨著LTE網絡的大規模部署及多業務發展戰略的推進,無線寬帶化趨勢越來越明顯,IP化業務的承載需求成為主導。2012年初,中國移動集團宣布其TD-LTE(以下簡稱LTE)網絡將全面進入試商用階段,確定在全國13個城市進行試點,試點規模約25000個基站。LTE時代已經來臨。 發表于:9/3/2013 無感知認證提升WLAN用戶體驗 [通信與網絡][其他] 如今國內運營商無線通信市場競爭的熱點已逐漸從技術層面轉向了用戶體驗上,用戶體驗的好壞成為人們無線上網選擇的重要標準。然而,目前WLAN網絡的發展仍處于初級階段,基于Web的認證方式仍是主流的認證方式,但這種方式對用戶來說并不便捷。傳統的Portal認證模式,其繁瑣的認證流程不但降低了網絡的效率,更重要的是影響了用戶的體驗效果,制約了WLAN用戶的發展,用戶使用網絡的時長和用戶數量無法得到快速提升,網絡建設投資成本回收期延長,用戶ARPU值降低。 發表于:9/3/2013 POTN融合之道[通信與網絡][其他] 為迎接移動寬帶業務及固定綜合寬帶業務的挑戰,分組傳送網與OTN網絡均已在干線和城域大規劃部署。隨著應用的深入,分組傳送網與OTN網絡各自單獨發展的弊端顯現,主要表現在3個方面: 發表于:9/3/2013 LTE時代的PTN演進——10GE和40GE技術在城域傳送網中的應用[通信與網絡][其他] 隨著移動互聯網、高清視頻等業務的高速發展,網絡帶寬壓力越發明顯,網絡容量成為未來業務發展的挑戰之一。城域PTN網絡主要以承載基站回傳業務為主,其最大的帶寬壓力表現在LTE業務的承載,現有PTN網絡將不足以支撐未來LTE業務發展的帶寬需求。進一步提升PTN網絡帶寬已經成為不可回避的問題。我們通過對未來LTE業務帶寬需求的定量分析,針對PTN網絡匯聚和接入層提出可行的帶寬提升方案。 發表于:9/3/2013 分組光傳送網(POTN)技術及標準進展[通信與網絡][其他] 分組傳送網(POTN)是深度融合分組傳送和光傳送技術的一種傳送網,它基于統一分組交換平臺,可同時支持L2交換(Ethernet/MPLS)和L1交換(OTN/SDH),使得POTN在不同的應用和網絡部署場景下,功能可被靈活地進行裁減和增添。 發表于:9/3/2013 基于協同合作的國產軟硬件售后服務體系[嵌入式技術][其他] 針對當前國產軟硬件產品售后服務質量參差不齊、服務流程不規范、服務平臺封閉孤立等問題,提出了一種國產軟硬件廠商、系統集成商和用戶多方共建共贏的協同售后服務體系,并設計了一個基于軟件即服務(SaaS)模式的售后服務系統框架。 發表于:9/3/2013 什么是“5G”網絡?速度不能代表一切[通信與網絡][其他] 美國科技博客GigaOM周四刊載文章,對最近有關5G網絡的言論進行了評論。文章指出,5G的定義是能夠實現10Gpbs數據傳輸速度的網絡,這意味著5G網絡降格到了僅與速度有關;而在實際上,5G網絡不應該只是與速度有關,而是應該與建設更具復原能力的、更加一致的以及更加具備可用性的網絡有關,這些網絡不僅要能支持龐大的數據流量,而且還要能以遠低于今天的成本來交付聯網服務。 發表于:9/3/2013 如何利用好MSP430芯片內的information memory 作為掉電數據保存(EEPROM)[嵌入式技術][其他] 我們用的MSP430時, 內部有幾十個字節information memory 可以當EEPROM來用, 無需再外擴EEPROM芯片, 用量保存一下系數的掉電保存的數據. 我一直用這個, 很好用. 發表于:9/3/2013 揭秘物聯網是如何改變一切的[通信與網絡][其他] 在當今的商業世界,我們正見證著兩大星系史詩般的碰撞——兩套截然不同的體系在快速整合,并將最終促使體系內的元素重新排列。所有的這一切都要歸功于物聯網?;蛟S你尚不熟悉這一概念,它指的是互聯網功能的巨大轉變:在人際交流的基礎之上,它使得物物之間的交流成為可能。根據我所在公司進行的研究,到2015年,不僅將有75%的世界人口可以接觸到互聯網,同時還有60億臺設備可以接入互聯網。屆時,計算機網絡、傳感器、執行器以及所有使用互聯網協議的設備將構成一個彼此相互聯系的全球系統,它擁有改變我們生活的巨大潛力,因此也常常被視為“下一代互聯網”。 發表于:9/3/2013 物聯網時代的人工智能:信息量與計算技術的突破[通信與網絡][其他] 早在1950年,天才的計算機科學家圖靈就已經通過嚴密的論證,闡述了計算機也能產生智慧的科學事實,這么多年過去了,計算機及其相關科學的發展早已超越了前人的想象,相比之下,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究進展就顯得有些緩慢了,在物聯網時代,智慧城市的建設離不開智能計算機的幫助,物聯網產業所帶來的思想碰撞與技術融合,也會為人工智能技術帶來新的突破。 發表于:9/3/2013 云巢桌面云,化繁為簡[通信與網絡][其他] 筆者對于云計算這方面的東西,這幾年下來,經歷了一個由興趣到疲倦的過程:說的人多,落地的少;炒概念圈錢的多,踏踏實實做事情的少,筆者已經產生了很大的厭倦心理。 發表于:9/3/2013 云存儲有望解決大數據的諸多問題[通信與網絡][其他] 現有的數據存儲系統無法分析大數據,限制了大數據的增長?,F在企業非常需要新的存儲、網絡和計算系統來處理大數據。 發表于:9/3/2013 智能物聯網時代 數據安全的戰略防護[通信與網絡][其他]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普及應用,許多新興技術都漸漸“破土而出”,出現在我們面前。智能家居、車載終端等等新的技術使我們生活變得多姿多彩,IT技術的發展變革使得物物相連的互聯網時代“飛奔而至”。隨著大數據和云計算這些新興技術的不斷涌入,物聯網技術正在以廉價、普及的姿態往普通消費者中走去。我想在不久的將來,物聯網應用將會深入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但是事情都具有兩面性,就像硬幣一樣具有正反面之分,我們不能僅看到對我們有利的一面,還要看到它給我們帶來危害的一面。物聯網技術使我們的生活變得那么多姿多彩,方便快捷,但是其背后存 發表于:9/3/2013 無源超高頻傳感標簽將幫助驅動RFID增長[通信與網絡][其他] 對于我們這些與射頻識別行業長期緊密接觸的人來說,已經厭倦了年復一年的聽到RFID蓬勃發展的消息,而只看到了對RFID的采用并沒有像預期的那樣增長的事實。它和其他技術一樣并不陌生,同樣經歷了大肆的宣傳以及面對過批評。我們都參加過很多關于RFID的論壇會議及活動,制造商們都把試點技術推薦給對RFID技術陌生的人群作為重點。走訪了一遍RFIDJOURNAL2013的展會與論壇,很明顯的指示了這樣的日子即將結束。終端用戶不再討論關于讀寫器和標簽的技術表現,而是關于怎樣能夠使技術更好的運用到他們的生意當中。這當然會是一個漸進的改變,就像大多數重要的技術成就一樣。美 發表于:9/3/2013 ?…7697707717727737747757767777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