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射頻相關文章 基于體硅MEMS工藝的射頻微系統沖擊特性仿真研究* 高過載沖擊試驗成本高、周期長,同時失效檢測手段較少,難以定位結構薄弱點。針對體硅工藝MEMS(Micro-electromechanical System)射頻微系統,采用沖擊響應譜與瞬態動力學方法,研究板級與試驗條件下的高沖擊載荷響應。仿真結果表明,該射頻微系統能夠承受高沖擊過載,仿真結果可提前預判結構失效點,提高產品抗沖擊可靠性。 發表于:2/21/2024 基于4D點云和航跡信息的人員跌倒檢測方法 在家庭和醫療健康監護中,及時準確對老人跌倒進行實時監護是一個重要課題,而毫米波雷達在非接觸式人員跌倒檢測方面表現出巨大應用潛力。傳統方法主要利用毫米波雷達獲取的多普勒信息作為跌倒檢測特征,但對于某些場景,諸如人員跌倒時與雷達的距離較遠或者跌倒方向與雷達天線法向垂直,多普勒信息特征的有效性就會降低,進而導致跌倒檢測準確率下降。針對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基于4D點云和航跡信息的毫米波雷達跌倒檢測方法,利用點云的空間信息、時間信息和微動信息全方位地表征人體動作特征,有效緩解距離和姿態多樣性對雷達跌倒檢測的影響,同時結合跟蹤航跡信息帶來的濾波器效應進一步抑制環境雜波的影響,提高了跌倒檢測準確性。 發表于:2/20/2024 同步輻射裝置主信號源的擴展方法研究 主信號源是同步輻射裝置的關鍵組成部分之一,它不僅用于產生同步輻射光源各子系統所需的穩定度極高的參考信號,還用于生成整個裝置的控制系統所需的高精度工作時鐘。一般使用射頻信號源作為主信號源,而商業射頻信號源一般只配備單輸出通道,遠遠不能滿足同步輻射裝置的需要,使用傳統功分器對主信號通道進行擴展又存在幅度衰減、精度下降且相位不一致的問題。為解決上述問題,利用射頻芯片AD9361,研究了對主信號源的單路輸出進行擴展的方法。 發表于:2/20/2024 機載超短波接收機射頻前端系統級設計與仿真 針對某型號超短波接收機研制需求,使用ADS(Advanced Design System)軟件對該超短波接收機射頻前端進行設計與仿真。通過分析接收機的性能需求,結合接收機主要工作原理和技術指標選取二次變頻超外差接收機結構做為實現方案,根據設計方案在ADS中建立了射頻前端的系統級仿真模型,并對射頻前端的噪聲系數、靈敏度、增益和互調失真等多個關鍵指標進行了設計分析和仿真計算,結果表明該射頻前端各項指標滿足設計要求。 發表于:2/20/2024 激光雷達開年大戰,讓智駕的2024更有火藥味 激光雷達開年大戰,讓智駕的2024更有火藥味 1月1日,何小鵬宣布XNGP已覆蓋全國243座城市,2月2日,鴻蒙智行宣布,問界車型智駕系統升級,高階智駕實現覆蓋全國99%路段,大城市到小鄉村都能用。 春節期間,我體驗了小鵬G6的智駕功能,可用路段幾乎不用接管,車道線、紅綠燈等均能正確識別。能夠大幅提升出行體驗的智能駕駛,成長速度比我們想象中快得多。 發表于:2/19/2024 毫米波雷達領域進展分享 毫米波雷達是工作在毫米波波段探測的雷達,產生于國外,經過十年發展,在2013年進入中國。相關數據分析,截止2023年6月,國內毫米波雷達核心環節企業增加到263家,相較2019年新增66家。目前,隨著智能化演進,該產業也迎來了蓬勃發展的新階段。 發表于:2/6/2024 中國激光雷達卷出新高度,卡住新能源命脈的又一利器? 全球最大的消費類電子展 CES 2024 中,禾賽科技、圖達通以及不久前剛在港交所上市的速騰聚創三家中國激光雷達頭部企業悉數亮相,積極 " 秀肌肉 "。 禾賽新發布的 AT 系列 " 綜合性能巔峰之作 " AT512 是一款 512 線超高清超遠距激光雷達,面向搭載智能駕駛系統的量產車,可實現 300 米標準測遠(@10% 反射率),最遠測距能力達到 400 米。 發表于:2/5/2024 非線性FEM技術對于Wi-Fi 6E/7的設計和性能優化至關重要 業界領先的射頻前端模組(FEM)供應商Qorvo的觀點認為,用于Wi-Fi接入點的非線性FEM技術是正確實現三頻段Wi-Fi 6E和Wi-Fi 7設計的關鍵;原因在于,新的非線性方法提高了功率放大器(PA)的效率,降低了功耗。 發表于:1/31/2024 通過實時定位系統和射頻識別釋放汽車制造的潛能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2023年1月份-10月份,中國汽車制造業利潤為3946.4億元,汽車制造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18.7%。這既顯示出中國汽車行業在復雜經濟環境中的韌性,又表明汽車行業仍有潛力可挖。隨著新能源汽車的興起、客戶期望的不斷變化、以及意想不到的全球供應鏈中斷等問題的出現,實現持續性創新成為行業一個更難的課題。要在這一復雜的環境中生產和運輸車輛,提供各項服務,達成完美的個性化客戶體驗,汽車制造商必須在幕后開展大量工作。 發表于:1/31/2024 高精度單脈沖角度跟蹤新方法 在雷達、通信、測控等領域的角度跟蹤中,基于相控陣天線的幅度和差單脈沖測角技術是主要方法,但存在以下測角誤差來源:一是低SNR導致的信號幅度估計誤差,二是改變波束指向導致的方向圖畸變誤差。針對上述誤差來源,采用信號循環位移自相關,用于估計信號幅度,減小帶內噪聲對信號的影響;進一步利用同心圓環陣在結構上的對稱性,減小改變波束指向導致的方向圖變形。介紹了新算法的實施步驟,分析了運算復雜度。仿真結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夠有效地提高測角精度。 關鍵詞:角度跟蹤;循環位移自相關;同心圓環陣;幅度估計 發表于:1/26/2024 基于諧波混頻的X波段頻率源設計 為實現高分辨率、低相位噪聲、高雜散抑制、小體積、低成本的X波段頻率源,同時解決傳統鎖相環頻率合成頻率分辨率低和直接數字式頻率合成輸出頻率低的問題,提出了一種基于諧波混頻和小步進鎖相環改善相位噪聲和頻率分辨率的X波段頻率源設計方法,采用了諧波混頻輸出粗步進射頻信號與HMC830LP6GE鎖相環輸出細步進混頻環的構架,降低模塊的鑒相比并固定為1:1。實現了X波段頻率源輸出頻率范圍為8 GHz~12 GHz,幅度大于13 dBm,模塊頻率步進為1 MHz,雜散抑制優于60 dBc的特性,且相位噪聲優于-115 dBc/Hz@10 kHz。該頻率源具有跳頻步進小、體積小、雜散低、相位噪聲低等諸多優點,能夠適用于各種需要小型化、低相位噪聲、低雜散X波段頻率源的應用場景。 關鍵詞:X波段;頻率源;諧波混頻;相位噪聲;雜散抑制 發表于:1/26/2024 基于第三代半導體射頻微系統芯片研究項目啟動 據云塔科技消息,1月15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微電子學院孫海定教授牽頭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戰略性科技創新合作”重點專項“基于第三代半導體氮化鎵和氮化鈧鋁異質集成射頻微系統芯片研究”項目啟動會暨實施方案論證會在云塔科技(安努奇)舉行。 該項目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牽頭,香港科技大學作為香港方合作單位以及安徽安努奇科技有限公司作為參研單位,共同開展聯合攻關。 消息稱,項目面向國家在高頻、大帶寬和高功率密度戰略性高端通信芯片和射頻模組的迫切需求,開展基于第三代半導體氮化鎵和氮化鈧鋁(GaN/AlScN)異質集成射頻微系統芯片研究,充分結合中科大、港科大、安努奇科技三方在射頻前端領域的技術優勢與產業化經驗,針對關鍵技術難題組建課題攻關小組,提高射頻微系統芯片的技術創新能力,實現攻堅克難與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促進我國射頻前端整體水平進入國際先進行列。 發表于:1/17/2024 激光雷達公司Luminar推出自動緊急轉向技術 雖然大多數車輛都已配備自動緊急剎車(AEB)功能,但這種技術在防止碰撞方面,尤其是高速公路上,效果并不理想。 自動剎車不夠用?激光雷達公司Luminar推出自動緊急轉向技術 發表于:1/11/2024 中國激光雷達占全球半壁江山 遠超日美 光探測和測距傳感器對于自動駕駛技術至關重要。目前,中國企業正加強在這一領域的影響力,相關專利大大超過了日本和美國同行,控制著全球一半以上的市場。 日媒指出,中國在電動汽車開發方面的激烈競爭催生出了更精密的激光雷達,它可以作為自動駕駛的“眼睛”。激光雷達系統通過發射激光束,高精度測量它與周圍物體之間的距離。測量車距等輔助駕駛功能大多采用攝像頭和傳統雷達。激光雷達則是更先進的技術版本,被視為實現完全自動駕駛的重要組成部分。 發表于:1/8/2024 引領射頻工程師教育,鼎陽科技發布SVA-TB01射頻教學套件 引領射頻工程師教育,鼎陽科技發布SVA-TB01射頻教學套件 發表于:1/3/2024 ?…34567891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