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訪談 TI期待用UCD3138改變數字電源的前景 完全可編程的高集成數字控制器為 AC/DC 及隔離式 DC/DC 電源設計 提供高靈活性與高性能 UCD3138是一款被TI寄予厚望新一代隔離式電源數字控制器,TI期望它可以改變整個數字電源的前景。近日,在TI龍年的首場發布會上,TI高性能隔離式電源產品線經理Brian McCarthy以及TI電源管理產品業務發展經理程文濤先生在介紹UCD3138優勢的同時也談到了從模擬電源轉為數字電源的原因和挑戰。 發表于:2/28/2012 4:29:15 PM ADI戰術級MEMS產品 挑戰高端應用 據IHS iSuppli公司預測,2011年中國MEMS消費增長約10%,銷售額將達到16億美元,至2015年則將達到26億美元,復合年度增長率為12.1%,市場前景極為可觀。而且汽車與工業MEMS市場增長速度將僅次于消費電子市場。 發表于:2/27/2012 3:22:53 PM Vishay:被動元件與新能源、平板、汽車共舞 ——2012慕尼黑上海電子展領先展商展前系列報道 作為電子設備的關鍵器件——被動元件的發展已經成為左右超薄、酷炫電子產品的關鍵因素。當然,一些新興領域如新能源、汽車電子、醫療電子等也為被動元件注入了發展的動力。2012年,被動元件廠商看好哪些應用?被動元件廠商在新工藝新材料方面有哪些突破?馳騁被動元件市場50年的Vishay公司亞洲區事業發展部總監楊益彰先生在接受2012慕尼黑上海電子展主辦方采訪時,分享了一些研究心得。 發表于:2/21/2012 4:33:03 PM 研華ADAM:面向物聯網應用的智能樞紐 在工業控制及自動化系統中,遠程I/O產品一直扮演著不可小覷的重要角色。作為傳感器或控制器與控制網絡的連接樞紐,遠程I/O產品的性能對整個系統的結構、性能及穩定性具有重要的影響。隨著物聯網時代的漸行漸近,控制系統對遠程I/O產品的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發表于:2/3/2012 3:01:19 PM 力科推出60 GHz實時帶寬全球最快示波器 欲打破“三足鼎立”的局面 昨天,美國力科公司在北京中關村皇冠假日酒店宣布推出高達20通道的36GHz,80GS/s,512Mpts;10通道的60GHz,160GS/s,1024Mpts LabMaster 10 Zi系列示波器。該系列示波器采用力科最新的最高帶寬36GHz和最高采樣率80GS/s的芯片組技術,再結合使用力科的數字帶寬交插復用(DBI)專利技術以及通道同步(ChannelSync)結構專利技術,能夠提供高達60GHz的帶寬,5倍于同類產品的通道數量,而價格卻和性能相差甚遠的產品相當。 發表于:1/5/2012 5:00:10 PM FPGA+CPU:下一代嵌入式系統 深亞微米時代,處理器和FPGA跟隨摩爾定律沿著各自的路徑向前發展,少有交集。處理器不斷加強運算能力,并充分利用新增加的并且越來越小的晶體管不斷完善外圍功能,走上單片集成的道路。FPGA則通過工藝技術的進步增大自身容量降低功耗,把預處理運算、接口電路等吸收進了FPGA。 發表于:12/27/2011 4:04:01 PM 意法半導體用iNEMO開啟新的征程 2011年中國iNEMO校園創意大賽圓滿落幕 當各大半導體公司在中國的大學計劃進行得如火如荼之時,意法半導體(ST)頗具新意地推出了2011年中國iNEMO校園創意大賽,以在全國大學生中推廣針對MEMS的設計創新。該競賽是基于意法半導體獨有的iNEMO評估開發工具,千萬不要以為它只是個傳感器,這套MEMS應用評估開發工具可是提供了10個自由度的MEMS感應功能以及ST的明星產品——STM32位微控制器。 發表于:12/16/2011 4:55:23 PM ADI:服務創新讓技術創新更貼近用戶 近年來,“創新”成為全球電子產業界最熱點的話題,而作為電子產業最重要的基礎,半導體產業的創新成為促進電子產品創新的推動力。最近,由全球三大資訊提供商之一美國湯姆森路透評選出了2011全球100大最具創新力的企業排名,多家半導體企業榜中有名,其中高性能信號處理解決方案和數據轉換器領先供應商ADI公司位列前十大創新公司名單。 發表于:12/16/2011 11:19:56 AM 國際固態電路會議ISSCC——最尖端集成電路技術的窗口 電子技術應用記者:陳穎瑩 去年中國龍芯就在ISSCC上展示了風采,而今年復旦大學設計的一個16核CPU也獲得了肯定。中國的研究者已經從之前小電路的設計過度到了主流應用芯片的設計。芯片一直都是以成敗論英雄,王教授分析來自中國大陸的論文比較少的一個主要因素就是金費不足,中國高校很少有機會流片去證明所設計芯片的可行性。當然,近年來情況有所改變。 發表于:12/2/2011 10:28:44 AM 讓中國的工程教育從此與眾不同! ——泛華卓越工程師計劃創新與探索 面向工業界、面向世界、面向未來,培養造就一大批創新能力強、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質量各類型工程技術人才。為建設創新型國家、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奠定堅實的人力資源優勢,增強我國的核心競爭力和綜合國力。 發表于:11/30/2011 4:41:56 PM ?…2627282930313233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