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S|傳感技術相關文章 萬物互聯帶動傳感器爆發式增長 傳感器是ADI非常重要的一環。我們認為隨著IoT市場的發展,對傳感器的需求一定會是越來越多的。因為我們自然界中的信號全都是模擬的,為了實現萬物互聯,就需要利用傳感器把這些模擬信號轉化為數字信號。 發表于:2/3/2016 CMOS圖像傳感器訂單生變 索尼將減少部分半導體投資 “將減少一部分半導體投資”(索尼代表執行董事副社長兼CFO吉田憲一郎)。索尼對過去表現良好的元器件業務踩下了急剎車。吉田憲一郎解釋說:“效益最好的CMOS圖像傳感器在(2015年)11月以后,客戶訂單發生了變化。背景是智能手機市場環境發生了變化。” 發表于:2/3/2016 VR迎來大玩家 蘋果秘密組建虛擬現實團隊 發展勢頭正火的虛擬現實行業,迎來了新的重量級玩家。 發表于:2/1/2016 IDT推出設計用于監測環境健康風險的高靈敏度雙通道UVA和UVB光傳感器 IDT公司(IDT?)(NASDAQ:IDTI)宣布推出一款光傳感器產品 ,可精確地檢測UVA和UVB光譜的水平,能夠為可穿戴和其他移動設備提供新的健康和保健功能。雙通道ZOPT2202傳感器由IDT最近收購的Zentrum Mikroelektronik Dresden AG (ZMDI?)工程師開發,它具有超高靈敏度光電二極管,再加上此傳感器的紅外光抑制專利技術,能夠提供一個高性能的紫外線監測解決方案。 發表于:1/29/2016 3D指紋門禁系統用處多 識別技術是發展趨勢 指紋門禁系統以手指取代傳統的鑰匙,使用時只需將手指平放在指紋采集儀的采集窗口上,即可完成開鎖任務,操作十分簡便,避免了其它門禁系統。生物識別門禁作為指紋門禁系統的一部分,有著不可多得的優勢。 發表于:1/29/2016 全民智能化 2015年可穿戴智能設備盤點 2015年是可穿戴智能設備爆發的一年,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了《可穿戴設備研究報告》。報告顯示,2015年,中國智能可穿戴設備市場規模為125.8億元,增速高達471.8%。由此可以看出消費者對于可穿戴智能設備的接受度以及關注度都在逐步增加。 發表于:1/29/2016 智能可穿戴醫療保健設備 您必須考慮的設計要素與挑戰 智能可穿戴醫療保健設備及典型架構,可穿戴醫療保健設備可定義為能夠自動、智能、無創地執行特定醫療監控、支持目的的設備。“可穿戴”一詞說明該設備要么直接佩戴于人體上,要么是一件類似于衣服的物品,并且具有適當的設計,支持其用作可穿戴配件。廣義上講,這要求該設備具有極小的尺寸和重量,功能自主,自備電源,易于使用,而且穿戴舒適。 發表于:1/29/2016 Wulian智能家居為春節安防護航 春節臨近,一家人歡歡喜喜過大年,但是安全防護卻不容疏忽。無論是回家團聚,有商鋪無人看管,還是一家人走親訪友,外出旅行,家里沒人看守,亦或是辦公室、倉庫等重要區域,在春節這個重要節日,安全防范肯定會有所松懈,給犯罪分子留下可趁之機,帶來的將是巨大的財產損失。 發表于:1/29/2016 預計2020年傳感器需求超一萬億個 據勒克斯研究報告,移動設備的激增,可穿戴設備的日益流行以及連接式物聯網的出現促使對傳感器的預期需求向一萬億推進。然而,為了充分發揮這些或其他產品的潛能,仍需對傳感器進行創新,以滿足功率消耗、敏感度、外形因素和成本方面未能滿足的需要。 發表于:1/29/2016 機器人時代 人類如何和機器人共融共生 “機器能讓人類更好地生活,也會讓我們在傲慢中死去”,這是控制論的提出者諾伯特·維納在他最后一本書中寫到的一句話。看后很有感觸。我想這句話正告訴我們,機器人時代,人類要想與機器人共融共生,關鍵在于我們自己怎么做。 發表于:1/28/2016 生物傳感器 構建連接人和環境的物聯網 有人說,基因行業歷來是技術迭代極快的領域,在這一點上,傳感器行業就如同基因行業一樣,是沒有“歷來”,只有“近來”的。這是一個崛起的行業,注定是人才輩出和技術創新最活躍的“江湖”。在這個技術創新的領域,更多的是模式創新推動的閉環形成,這個崛起的暗流才是我們應該看到的背后推手。 發表于:1/28/2016 Nature 大腦傳感器新進步——無線、可溶 近日,來自國外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無線的大腦傳感器,其可以監測顱內壓及溫度,同時也可以被機體吸收,來降低進行手術移除常規監測設備的需要。研究者指出,諸如這樣的可植入物可以被用來監測外傷性腦損傷的病人,但他們認為可以建立類似的可吸收傳感器來在遍布全身的器官系統中進行監測活動,相關研究刊登于國際雜志Nature上。 發表于:1/28/2016 “迷你”測溫傳感器可由路由器信號供電 荷蘭埃因霍溫理工大學日前宣布,開發出了一種尺寸很小的無線溫度傳感器。這種傳感器可以利用射頻信號來獲得電力。 發表于:1/28/2016 把全世界變成一個智能體 蓋茨的哈佛同學要把萬物裝上傳感器 美國,舊金山——如果你曾經在谷歌上發送過電子郵件,或者用過微軟的瀏覽器或者數據庫,那你就已經接觸過亞當?博斯沃思(Adam Bosworth)的技術作品了。 發表于:1/28/2016 傳感器 改變世界的潘多拉之盒 If knowledge is power, then each sensor that comes online offers an increase in human potential and enhanced decision making.” 發表于:1/28/2016 ?…182183184185186187188189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