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元件相關文章 LMI Technologies 發布新一代智能視覺加速器,為業內領先的3D智能傳感器再提速 GoMax® NX由GPU推動,為Gocator® 3D智能傳感器或多傳感器網絡提供海量數據處理能力,提高在數據量大的檢測應用中的性能。 發表于:1/21/2022 功率半導體材料分析 正如大家所熟知,單片芯片成本=(某工藝某foundry對應的wafer的價格/一個wafer可以切出來的芯片die的個數+封裝和測試單片的費用)/良率+ IP的Royalty其中wafer的價格本身也是跟芯片設計本身的復雜度相關的,有多少層的mask,有多少層的metal等等。上述硬成本還需要考慮良率的問題。Wafer切出來之后,良率不同,單片好的die的成本又不同了。例如良率能達到90%和只能達到70%,對于單個wafer同樣切得900片的好單die的成本就有了9:7的差異。所以,襯底材料端的價格、尺寸、材料屬性等等是影響芯片、器件、以及終端產品的最重要的成本考慮,接下來文章以功率半導體為例,探究不同材料硅基、碳化硅的制備工藝、制備難點、優劣評判標準、主要生產商家等等,望理清功率半導體材料端的一些問題。 發表于:1/21/2022 貿澤電子內容中心推出機器人專題 一站提供各類豐富資源及前沿產品 專注于引入新品并提供海量庫存?的電子元器件分銷商貿澤電子 (Mouser Electronics) 在貿澤內容中心開辟了機器人專題,為工程師提供廣泛而深入的專業知識和內容,幫助其加快機器人設計速度。此專題包含一系列文章、博客、圖表和精選產品,重點介紹全球知名制造商的特色產品,以及如何將其解決方案合理實現到機器人應用和機器人過程自動化 (RPA) 解決方案中。要開始探索貿澤內容中心的機器人專題,請從導航菜單中選擇Applications(應用)中的Industrial(工業)板塊,并進入Robotics(機器人)專題;或者也可直接點擊https://resources.mouser.com/robotics。 發表于:1/20/2022 新突破!sim卡很快要被淘汰了? 1 月 19 日消息,高通公司宣布,公司與沃達豐公司和泰雷茲合作,全球首次演示采用 iSIM 新技術的智能手機。 發表于:1/20/2022 超越三星,蘋果重奪銷量全球第一! 日前,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憑借iPhone 13系列的強勁需求,蘋果在2021年第四季度出貨量占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的22%,重新坐上全球智能手機市場頭把交椅。 發表于:1/20/2022 大聯大友尚集團推出基于weltrend和onsemi產品的ADAS高清智能攝像頭方案 大聯大控股宣布,其旗下友尚推出基于偉詮(weltrend)WT8911芯片與安森美(onsemi)AS0140AT芯片的ADAS高清智能攝像頭方案。 發表于:1/20/2022 勒索軟件成安全“毒瘤”,企業如何保護數據安全? 如今,勒索軟件已成為增長最快的網絡犯罪,是人類已知的最具傳染性的“數據疾病”。 發表于:1/20/2022 VR眼鏡佩戴檢測中應用的觸摸芯片 VR眼鏡即VR頭顯,虛擬現實頭戴式顯示設備。由于早期沒有頭顯這個概念,所以根據外觀產生了VR眼鏡、VR眼罩、VR頭盔等不專業叫法。 發表于:1/20/2022 榮耀60拆解雖然簡單,但可見國產廠商比例再度提高 輕薄的手感,擁有高顏值的榮耀60,在發布后擁有著褒貶不一的評論。搭載驍龍778處理器,卻配有1億像素主攝,這究竟是一億像素攝像頭下放中端機,還是榮耀60性能短板呢? 發表于:1/20/2022 NFC無線充電能否拯救你的電子設備,讓你擺脫“低電量煩惱”? NFC無線充電標準(WLC)的批準,無疑是一個重要的市場信號,未來隨著越來越多的物聯網設備加入,尤其是越來越多的微型低功耗物聯網設備的產生,無線充電技術將成為一個重要的趨勢。 發表于:1/20/2022 山海半導體完成超千萬美金融資,推出國際先進水平信號鏈產品 國內高性能數模混合與信號鏈IC廠商山海半導體SENSILICON于2021年內完成兩輪分別由藍馳創投和同創偉業(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領投,深創投和道彤投資跟投的天使輪和preA輪共超千萬美金融資。據悉,融資主要用于新產品開發和擴大運營。 發表于:1/20/2022 首超2億片,航順HK32MCU+存儲+電源全球裝機量大突破 2020、2021年全球受新冠疫情的影響,經濟不確定性增強。FAB和封測產能爆缺以及價格波動等因素給半導體產業尤其E-FLASH工藝高端32位MCU的生產和供應帶來巨大挑戰,但航順HK32MCU+存儲+電源依然突飛猛進全球裝機量達到220,240,000片。 發表于:1/19/2022 憑借十余年開發經驗,沁恒RISC-V全棧MCU將大有可為! 隨著AIoT時代的到來,智能化應用場景與萬物互聯的生態催生出了巨大的芯片市場,使得全球對RISC-V架構的關注度不斷升溫。特別是在中國芯片核心技術被“卡脖子”之后,RISC-V更被視作國產芯“自主可控”的發展契機。 發表于:1/19/2022 精準數據捕獲+硬件級算法耦合,ADI中國革新主動降噪和可穿戴醫療應用 當前可穿戴等消費電子設備功能愈發復雜,之前在專業的設備上高不可攀的功能,已經在大眾消費電子設備上得以搭載和普及。這些專業技術在消費端的下沉和普及,面臨著諸多的挑戰。在復雜多變的環境里,小體積的設備上,采集到精準的數據,然后實現數據的處理計算,同時還要保證消費級功耗水平。針對這種需求,這需要芯片廠商提供全新的方案支持。ADI中國近日就發布了針對主動降噪耳機和可穿戴醫療的全新芯片,從中國本土需求出發提供一流的應用解決方案。 發表于:1/19/2022 半導體測試江湖,泰瑞達見招拆招 隨著芯片(尤其是SoC)工藝的穩步推進,制造成本的持續增加,作為芯片生產流程重要一環,測試的被重視程度越來越高,這就給相應的ATE供應商帶來了巨大的挑戰。日前,全球領先ATE供應商泰瑞達的銷售副總經理黃飛鴻分享了市場對ATE需求的演變以及他們的應對之策。 發表于:1/19/2022 ?…201202203204205206207208209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