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元件相關文章 杜邦微電路及元件材料展現GreenTape? 低溫共燒陶瓷材料在天線封裝應用中的價值 杜邦微電路及元件材料展現GreenTape? 低溫共燒陶瓷材料在天線封裝應用中的價值 打造能提高5G可靠性與傳輸速度的解決方案 發表于:5/16/2022 你覺得2022年后,華為下一個爆發點會在哪個領域? 華為下一個爆發點會在哪個領域?手機已經逐漸萎靡,預計5年內不會有起色。運營商在很多國家被限制。但是華為老板說未來幾年華為利潤會爆發。大家認為華為會在哪個領域爆發呢? 發表于:5/14/2022 90家半導體公司營收匯總,半導體板塊趨勢如何? 近日全球股市都出現不同程度的動蕩。4月26日,滬市失守2900點,滬深兩市所有交易個股漲跌比為752:3982,兩市漲停45家,跌停283家。 發表于:5/14/2022 一年漲價2次,凸顯出臺積電的貪婪,全球芯片希望另尋出路 日前全球最大芯片代工廠臺積電再次給客戶發出通知,將提高芯片代工價格,這是它在去年8月提價之后,一年時間內再次提價,此舉讓外媒指責它過于貪婪,讓人震驚。 發表于:5/14/2022 環境光和距離集成傳感器-接近傳感芯片旺泓4530A 過去,傳感器基本都只具備單一功能,但隨著市場對于傳感器多元化需求的不斷增加,其集成化趨勢也愈發凸顯。我國早在20世紀60年代就開始涉足傳感器制造業,傳感芯片技術及其產業取得了長足進步,近幾年國產傳感器得到了較大的發展,在自動化、信息化的快速演進背景下,接近傳感芯片已經成為工業發展中不可缺少的存在。 發表于:5/13/2022 美光公布DRAM、NAND技術路線圖,還將放大招穩定存儲器價格 美國當地時間5月12日,存儲器大廠美光科技舉辦Investor Day(投資者日)活動,展示了DRAM與NAND未來技術路線圖,并宣布試行全新定價機制“遠期定價協議“,以穩定存儲器行業價格。 發表于:5/13/2022 平均年薪超50萬!十大AIoT芯片公司誰家最賺錢?Q1業績出現分化 2021年是全球AIoT元年,隨著全球,特別是中國 5G 網絡的普遍推進,以及國內 AI 應用場景的不斷落地實現,國內 AIoT 市場已進入快速增長周期,國際調研機構Counterpoint關于物聯網芯片市場的一組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物聯網芯片市場猛增,貢獻了全球40%的銷售額。蜂窩物聯網芯片出貨量更是一枝獨秀,去年第四季度增幅高達57%。除了高通、聯發科、華為海思、紫光展銳這些規模大的芯片企業外,中國AIoT芯片上市企業在2021年是否抓住這波市場增長紅利? 發表于:5/13/2022 傳高通/蘋果/聯發科等已將PMIC轉向12吋晶圓代工!8吋產能緊缺將緩解? 5月12日消息,在新冠疫情、全球經濟數字化轉型等多重因素影響下,芯片產能緊缺的問題已經持續了兩年之久。不過隨著各大晶圓廠擴產、渠道商釋放庫存,市場已從“全面缺芯”進入到“結構性缺芯”。不過,目前大部分基于8吋晶圓生產的芯片產能依然是非常緊張,但是也有一些芯片設計廠商為了解決產能供應問題,開始將芯片由8吋轉向12吋晶圓制造。 發表于:5/13/2022 意法半導體于資本市場日公布目標200+億美元營收計劃綱要 ·利用早期專注智能出行、電源和能源管理、物聯網和互聯應用的先發優勢 ·強化在IDM模式、客戶關系和既定終端市場及應用戰略方面的固有優勢 發表于:5/13/2022 英特爾公布代號 Arctic Sound-M 數據中心 GPU 的更多細節 英特爾至強可擴展處理器是面向云游戲、多媒體處理與傳輸、虛擬桌面基礎架構和推理運算的處理器標桿,致力于為當今的媒介消費提供鼎力支持。隨著當前工作負載密度和復雜程度的快速增長,以上每個細分領域都將提出不同的工作負載需求,包括從處理像素、推理和分析、到渲染新的畫面內容,再到將這些像素輸出至客戶端設備進行查看或進一步分析。然而,目前這些工作都是通過在云端的各個獨立產品來完成的。 發表于:5/13/2022 48億元資金險被凍結,小米印度保衛戰 “Are you OK?”2015年,小米創始人雷軍在小米印度新品發布會上向用戶喊出這句英語時,可能沒想到小米在印度會接二連三遇上麻煩。 發表于:5/13/2022 消息稱三星成功突破低良率難關,3nm GAA制程如期量產 IT之家5月13日消息,三星電子此前表示,將在本季度(即這幾周)開始使用3GAE(早期3nm級柵極全能)工藝進行大規模生產。不過,先前業界傳出三星3nm良率僅20~30%,可能拖累量產進程,引起業界擔憂。 發表于:5/13/2022 國內團隊在2D半導體上取得了新突破 在過去的幾十年里,世界各地的電子工程師和材料科學家一直在研究各種材料在制造晶體管、放大或切換電子設備中的電信號的設備方面的潛力。眾所周知,二維 (2D) 半導體是用于制造新電子器件的特別有前途的材料。 發表于:5/13/2022 華工科技硅光芯片突破!部分已實現量產 目前半導體技術基于硅元素,硅光則普遍被視為未來之路。在這方面,除了Intel、IBM、NVIDIA等國際巨頭,我國科技企業也有了重大突破。 發表于:5/13/2022 openEuler官方宣布:歐拉系統成功適配國產RISC-V單板機 5月11日消息,日前,openEuler官方宣布,歐拉開源操作系統(openEuler)在賽昉科技的昉·星光RISC-V單板計算機VisionFive上成功運行。 發表于:5/13/2022 ?…152153154155156157158159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