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6 日消息,北京時間 2025 年 9 月 5 日 19 時 39 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谷神星一號運載火箭,將“基于柔性傳感的衛星關鍵折展部件狀態實時監測系統”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 發射畫面截圖
據西北工業大學官方公眾號,該系統由柔性電子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西北工業大學柔性電子研究院首席科學家黃維院士團隊楊海濤教授與西北工業大學航天學院岳曉奎教授團隊孫沖副研究員聯合研發。這是我國首次實現柔性電子傳感技術在航天器關鍵部件狀態監測中的在軌應用驗證。
▲ 航天器柔性傳感載荷裝置
從官方介紹獲悉,隨著現代航天器對輕量化、可變形 / 折展結構的需求日益迫切,如何對其關鍵部件的狀態進行實時、精確感知成為亟待解決的關鍵核心技術難題。柔性電子技術憑借其“輕、薄、柔、透”等優異特性,為該問題的解決提供了全新、有效的技術路徑。
此次在軌驗證的系統,是黃維院士領導的柔性電子科研團隊面向航天極端環境下可靠感知的需求,經過長期潛心攻關取得的重大成果。團隊在高性能柔性傳感材料選擇、信號穩定提取與傳輸、環境適應性設計優化等核心環節取得了關鍵技術突破,確保系統在軌運行的精度與可靠性。該系統能夠實時監測衛星關鍵折展結構的變形狀態與姿態信息,為評估結構健康與任務執行提供重要數據支撐。
目前,柔性實時監測系統已穩定運行并開始回傳在軌數據,研究團隊正進行持續監測與深入分析。獲取的數據將用于驗證系統性能、優化設計,并為未來更高價值航天器的智能狀態監測與健康管理提供技術基礎。該成果有力推動了柔性電子技術在航天工程中的實用化進程,為我國航天裝備的智能化升級與可靠性提升提供了新的技術選項。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