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大數據在政府建設、政務服務、社會治理、數字經濟等領域應用廣泛,彰顯重要價值。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提出,“加快發展數字經濟,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為大數據發展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更高要求。
當前,數字經濟已然成為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驅動力,而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成為推動社會生產力發展的關鍵要素,是驅動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引擎。9月25日至29日,第三屆全球數字貿易博覽會上,中國移動宣布在杭州落地全網高質量數據集,也為加快杭州數據要素市場化探索及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數據高效流通,為數字經濟提供強大引擎
數據要素是國家發展的戰略性基礎性資源,也是驅動數字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
在數貿會上的數據要素與市場化交流活動環節,中國移動大數據中心副總經理陶濤作了《中國移動數據要素市場化思考與實踐》的演講,他表示,數據經濟邁入新的發展階段,數據要素流通呈現出三個加速發展方式,一是公共數據等多行業數據供給規模化增長,二是人工智能對數據資源需求指數級提升,三是跨地區跨行業數據要素流通大范圍試點。
陶濤介紹,在數據“供的出”方面,中國移動打造了一流的數據基礎設施,在全國構建了分布式協調計算的平臺,對數據跨域、多元的海量數據進行處理,全國總服務器的臺數超過八萬臺,處理的數據規模超過兩個億。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移動打造了圍繞4個方面的數據能力,其中包括位置洞察能力、內容洞察能力、客戶洞察能力和指標洞察能力。這些數據能力在中國移動內部已經和營銷、服務、管理各方面相結合,產生了非常大的價值。而在數據“流的動”方面,中國移動構建了數據流通基礎設施,暢通數據循環。高效網絡就近接入,全網可達,減少點對點專網絡建成本;一體化交付能力通過數據“高密”“低密”等多級密級交付,實現“可用不可見”“可算不可識”;交易存證與監管能力實現數據可記、可查、可信、可計量。在數據“用的好”方面,中國移動融入社會民生,賦能數字社會提質增效。具體包括數據要素與金融服務、文化旅游、內控管理、智慧城市、智慧教育和應急管理相結合等。“保安全”方面,中國移動結合數據特點,以及數據使用場景等,重點在隱私計算、數據水印和數據保險箱幾個方面做了一些嘗試。
高質量數據是人工智能發展的根基。近年來,中國移動高度重視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構建了全球規模最大的通信服務數據集群——“梧桐”大數據平臺;推出業界領先的數聯網、“九天”千億參數多模態大模型;積極推進數據要素廣泛應用在數據治理、應急管理、智慧文旅等各行業各領域,有效發揮數據要素價值。
為促進數據合規高效流通,中國移動基于隱私計算技術和區塊鏈等相關的技術,提出并建設了數據流通的基礎設施“數聯網”,并發布數聯網終端——數聯貓。通過這樣一套服務體系,中國移動讓自身的數據跟金融數據、倫理數據,包括各地市經濟運行數據、點網數據、應急救災數據產生了價值,激活了數據要素潛能,服務于干行百業。
定位杭州,加快數據要素市場化試點
作為我國最早擁抱“數字經濟”的城市之一,杭州已然成為全球發展數字貿易的先行者,在數字化浪潮中“勇立潮頭”,把數字經濟打造成了城市發展的一張金名片。
為了推動數據要素市場化改革,促進數據合規高效流通使用,2023年8月“中國數谷”在杭州成立,中國移動率先建設浙江省數據共享平臺樞紐節點,與政府共同推動打造“三數一鏈”數據合規高效流通基礎設施框架和治理體系。
目前,杭州片區濱江區塊企業浙江大數據交易中心與中國移動共同啟動建設“浙江數據要素綜合服務平臺暨中國移動數聯網長三角樞紐”。浙江大數據交易中心提供數據登記、評估、定價、撮合、結算一站式綜合服務能力;中國移動“數聯網”提供算力、安全、網絡、存儲能力和數據管理能力,實現1個綜合服務平臺+1個數聯網長三角樞紐建設目標,完成數據場內交易閉環。
“我們聯合高新區(濱江)共同打造‘數聯網樞紐+智算中心’項目,通過‘數算一體’的示范試點實踐,完善‘三數一鏈’基礎框架和治理體系。”浙江移動工作人員介紹。“后續,我們將進一步致力于數據流通基礎設施創新和應用探索,開展AI大模型數據供給與安全的研究,進一步發揮浙江移動在數據要素發展進程中的技術能力與優勢。”
據悉,全網高質量數據集在杭州落地之后,中國移動將推出一系列具體舉措,包括探索數據供給新模式、推進新技術規模試點、實現新要素融通配置以及共建產業新生態,從而進一步促進數據的高效、安全供給、流通與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