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7日消息,據中國聯通官方公眾號介紹,近日,中國聯通集團組織聯通研究院、中訊設計院等單位協同攻關,面向智算/超算業務接入和互聯承載需求在現網完成全球首例實際傳輸距離超3000公里的海量數據廣域高通量無損傳輸驗證。
據悉,在智算與超算業務場景下,TB級海量數據通過傳統的百兆或千兆帶寬傳輸時效性難以滿足要求,通過更高速率的專線傳輸則成本過高。
因此,海量數據高效無損傳輸一直是業界難題。
本次基于中國聯通覆蓋全國的骨干全光ROADM網絡和169骨干互聯網,面向上海智算業務訓練數據導入寧夏中衛智算訓練集群的典型“東數西算”場景,開展“IPv6+”、新型傳輸層協議、長距RDMA無損傳輸、端網協同傳輸等網絡創新能力驗證,實際傳輸線路長度超過3000公里,試點創造了多個業界紀錄:
首次實現了基于IP承載網絡的3000公里海量數據任務式傳輸,傳輸距離比現有記錄提升30%。
首次實現了基于SRv6(基于IPv6的段路由)技術的多地協同傳輸能力。
首次實現了基于OTN無損流控和端網協同擁塞控制的3000公里長距RDMA流量傳輸現網驗證,端口帶寬利用率從20%提升到90%以上。
中國聯通研究院副院長、首席科學家唐雄燕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帶來了對海量數據高效傳輸的巨大需求,過去依賴人工運送硬盤方式搬移數據,效率低,時間成本高,通過基于IP+光網絡技術創新打造的任務式數據傳送能力,可以實現TB量級海量數據1分鐘左右送達,很好解決了低帶寬傳送數天等不起、高帶寬專線成本過高用不起的問題。”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