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是指以車載電源為動力,用電機驅動車輪行駛,符合道路交通、安全法規(guī)各項要求的車輛。由于對環(huán)境影響相對傳統(tǒng)汽車較小,其前景被廣泛看好,但當前技術尚不成熟。
電動汽車(Electric Vehicle)是裝備有代替了發(fā)動機的電動機和電池、車載充電器、蓄電池、控制裝置等,用充電電池的電力代替汽油驅動的汽車。不搭載汽油發(fā)動機,因此在行駛的過程中完全不排放廢氣,與汽油汽車相比,噪音及震動都較低,最大的特點及優(yōu)點是在減速時,能源可再生重復利用?,F在最迫切需要開發(fā)的是縮短充電時間的技術,以及如何延長行車里程,即是一次充電可以行駛的距離。動力用蓄電裝置在汽車業(yè)界被稱作電容器,因此如果要讓這個電容器快速地充放電,就必須從一個較小的容器中釋放巨大的能量,充分利用再生的能源,提高能源使用效率。
汽車早已成為人類生活在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但它們所帶來的交通安全也不容忽視,許多司機駕車遇到危險的時候首要的就是緊打方向盤,但這樣往往會帶來更大的意外。為了解決這樣的意外發(fā)生,最新款的汽車問世了。
電動車電池領域知名研究公司SNE Research周一發(fā)布7月全球電池生產商出貨量報告,近期因為巴菲特減持屢屢登上財經頭條的比亞迪,攜一眾國內電池廠繼續(xù)上演產能快速增長的狂潮。
根據SNE的數據,今年7月全球電動車電池供應量達到39.7吉瓦時,達到去年同期的1.8倍。其中最為亮眼的是一眾中國廠商:除了寧德時代以13.3吉瓦時的成績“霸榜”外,比亞迪7月供應量達到6.4吉瓦時,同比增速達到205%,超越韓國LG能源成為全球第二大電池供應商,而中創(chuàng)新航(CALB)則超越三星SDI成為7月全球第六大EV電池供應商。
在榜單上,欣旺達、國軒高科、蜂巢能源(SVOLT)等國內廠商也紛紛交出三位數的增速,顯著好于世界平均水平。
從稍稍更長期的角度來看,比亞迪在年內超越LG能源坐上全球第二大EV電池供應商的機會也非常大。今年1-7月全球EV電池供貨商中,比亞迪已經以200%的增速悄然追至LG能源身后,雙方目前的差距也從去年同期的20吉瓦時,快速縮小至4吉瓦時。按照韓國電池巨頭今年出貨量維持目前增速(9%)計算,比亞迪很有希望在2022全年維度成為全球第二大EV電池生產商。
作為韓國研究機構,SNE Research也落寞地表示,韓國電池三強(LG、三星和SK創(chuàng)新)今年前7個月在全球電池市場的占有率從去年同期的34.2%下降至25.9%。
從整體數據來看,國內電池生產商的超高增速大都來源自國內強勁的需求,而韓國電池生產商的增速放緩,主要原因則來自于歐美市場的變數。
談到電動車,很多人最愛問的問題之一便是“電池能用多久?”這里指的不是續(xù)航范圍里程有多少,而是說車內的電池組壽命有多長,在它結束生命周期前可撐幾年或總共可跑多少公里?
對此,前特斯拉首席技術長、也是聯合創(chuàng)辦人的JB Straubel給出了答案,他認為以他對EV電池專業(yè)領域的了解,平均應該可使用15年之久,為何說是應該?因為截至目前還沒有很多數據可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最新一波的電動車還很新,而上一代的電動車也還在路上跑。
JB Straubel表示,除了少數有缺陷的電池外,大多數進行更換電池的EV都累積了可觀的里程。他以自己為例:“我有一輛超過64萬公里的Model X,大約52萬公里時更換了電池,這是多數人難以到達的里程數?!北M管JB Straubel認為,電池的壽命具體應取決于利用率,但在大多數正常使用情況下撐個15年應該不成問題。可以說,現在的電池組一路用到你換車都不會壞,除非你買到“機王”!
會對電池這么了解并且有把握是因Straubel長年負責特斯拉的電池開發(fā),對相關技術可謂知之甚詳。而現在,Straubel服務的新公司做的是電動車電池回收,為舊電池帶來第二次生命。該公司目前正與福特和Volvo合作回收電池,但這是個剛開始。目前,每年只有幾萬到幾十萬輛電動車即將報廢,而如果Straubel的估算準確,這個數字將在15年內上升到數百萬輛,屆時這可將是筆大生意。
在汽車雨刷橡膠領域占全球最大份額的日本富國(Fukoku)公司正在利用現有技術,開發(fā)純電動汽車(EV)使用的產品。作為首款產品,富國開發(fā)出了可防止純電動汽車電池老化的橡膠制品。名為“電池夾板(Battery Hold Sheet)”的橡膠制品已經被豐田的純電動汽車“bZ4X”采用。該車的電池模塊中有96個單元,97塊橡膠就像三明治一樣夾在各個單元之間。富國計劃以該產品已被豐田純電動汽車采用為賣點,擴大橡膠制品在該領域的適用范圍。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