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事萬物的發展,從來都不是一帆風順的。今年以來,世界形勢風云變幻,波譎云詭,一度領跑碳減排碳中和、力推新能源轉型的歐洲,最近一段時間以來,紛紛開上了歷史的倒車。
德國重啟塵封已久的煤電廠,煤電機組開始吱呀作響,二氧化碳和PM再度大量排放,讓歐洲蔚藍的天空再度蒙上了一絲惆悵。荷蘭、意大利、奧地利開始頻頻吹風,做著重啟煤電的輿論準備,丹麥哥本哈根更是干脆利索地放棄了碳中和的承諾。
這個曾經下定決心和舊能源say goodbye的歐洲大陸,在地緣緊張、極端天氣的重壓下,低下了高傲的頭顱,暫時關上了通向新能源世界的大門。
浩浩蕩蕩的新能源轉型浪潮拐了一個彎,歇了歇腳,在歷史的十字路口,歐洲選擇了等待和觀望,中國選擇了雖千萬人吾往矣,在供給側和需求側雙雙發力,兌現承諾的決心一如既往。
供給側,今年上半年,全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規模繼續穩步擴大,可再生能源新增裝機5475萬千瓦,占全國新增發電裝機的80%。
需求側,電動汽車繼續去年的大爆發態勢,在各種復雜的局面下,電動汽車產銷量雙雙走出W型走勢,同比增長均超過了120%。
在全球向新能源世界轉型受挫的當下,持續爆發的新能源汽車,是繼續勢不可擋地迅猛增長,還是停下飛奔的腳步,暫斂鋒芒?
一邊是電動車企瘋狂內卷,咬牙狂奔在風口之下,另一邊,廣大的消費者大浪淘沙,在各種勸進、勸退因素的影響下,琢磨著燃油車和電動車,到底誰才是最好的那個TA。
各個都是卷王
圖源 | electrive.com
風漸起,勢已成,沒有任何一家電動車企歲月靜好,好整以暇。
就在前不久,新勢力銷冠小鵬汽車的創始人何小鵬先生還感慨:“智能汽車行業可能是當前最內卷的行業,沒有之一。之前8年從“世界杯”外圍賽好不容易打進32強,突然發現打32進8可能還需要打幾年,而且對手差不多全部都是世界級選手了。”
幾年前,電動汽車尚未成勢,新勢力們各自盯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守著自己的細分市場,惺惺相惜,抱圈取暖。但是現在,隨著各自的銷量紛紛破萬,卻依然走不出燒錢的怪圈,為了更好地生存,高端玩家開始下沉,搶食中低端市場,中端選手開始上行,將炮火對準高端區間。各自的勢力范圍不斷擴大,細分市場犬牙交錯,于是,摩擦頻現,競爭加劇。
當此局面之下,內卷成了先行者保持優勢、建立壁壘或后晉者迎頭趕上、脫穎而出的不二選擇。
和燃油車時代那些巨頭們從動力性、經濟性、制動性、操控穩定性下手,卷發動機、底盤、懸架、剎車、車身穩定系統不同的是,電動汽車的從業者們更多從舒適性、便利性下手,卷起了屏幕、音響。
說到汽車屏幕,簡約到極致的當屬特斯拉的毛豆,一塊中控屏孤零零地杵在那里,毛坯屬性盡顯。
除去那些銷量不佳的單屏國產車,“儀表屏+中控屏”的雙屏配置可以說是國產車的標配,承擔圍剿Model 3大任的小鵬P7、比亞迪海豹、長安深藍SL03,妥妥地都是雙屏組合。
考慮到乘車人數、屏幕的投入產出比、對功耗和續航的影響,雙屏設計美觀大方,恰到好處。但是,友商們并沒有停止添加更多屏幕的腳步。
飛凡R7、理想ONE、嵐圖Free、星越L、阿維塔11,甚至訂單虛虛實實的恒馳5,都選擇了“儀表屏+中控屏+副駕屏”的三聯屏設計,隨著友商新車型三聯屏的接連出現,一度堅決反對汽車里有多個屏幕的小鵬,也開始在其新上市的G9上用上了三聯屏。
畢竟,別人都在卷,必須不怕打臉。
可是,三聯屏就是標準答案了嗎?不,理想L9將5塊屏幕搬上了汽車,生生抬高了屏幕配置的天花板。
除了屏幕,曾幾何時,電動汽車的各路友商們將家庭影院搬進了汽車這個“第三空間”,讓音響成了又一個競逐的熱點。
在這方面,做得最出色的當屬華為問界。問界M5對標BOSE音響,M7則直接對標奔馳GLS的柏林之聲,通過系統架構、信號處理等設計,在整車調音上飽和投入研發,在細節上精益求精,確保M7的車載音響達到媲美家庭影院的水平。
除了華為的HUAWEI SOUND,理想也有志于“把超豪華家庭影院搬到L9上”。適配L9的車內布局合理布置音響位置,精準配比各個音響的聲音,以半自研的姿態介入音響系統的整條完整鏈路,營造車載音響專業級的表現。
暫時沒有能力和精力介入音響系統自研的廠商,比如小鵬,也將業界領先的丹拿音響搬到了車上,最大程度地補齊了跟友商的差距。
看得出來,電動汽車賽道上的每一位選手都是卷上加卷,通過不斷刷新舒適性體驗的天花板,吸引燃油車陣營里猶豫不決、持幣待購的準車主,擴大自己的市場空間。
在電池技術同質化、自動駕駛進入瓶頸的當下,內卷也許并非電動車廠商的一廂情愿,更為關鍵的,智能電動汽車有一些短期內難以解決的短板,會隨著電動車保有量的提升而逐漸暴露出來,從而勸退一部分消費者。
其中,最能提到勸退效果的,便是自燃風險和補能體驗。
自燃與電池安全
圖源 | d1softballnews.com
經過十多年的發展,液態電解質鋰離子電池已經逐步發展到了它的極限,現在,電池廠商主要通過結構的創新,提升系統利用率。寧德時代CTP2.0和比亞迪刀片電池,通過對端板和側板的結構性改進,減少結構件和零部件的使用,CTP3.0麒麟電池從熱管理結構件入手,進一步減少零部件結構和占比,提升體積利用率,比亞迪和特斯拉則發揮整車企業的獨特優勢,部署CTB、CTC技術,從電池上蓋入手,將電池與整車進一步結合。
這些結構上的進步,可以提升電池系統的能量密度,增加電車續航,卻解決不了電池的安全,也消滅不了自燃的風險。
尤其是今年以來,隨著電動車保有量的增多,比亞迪和特斯拉頻頻起火,一次次地將自燃的風險暴露在了大眾面前。
雖然,根據中國工程院院士孫逢春的數據,2020年新能源汽車的起火概率是萬分之0.26,而傳統燃油車的起火概率為萬分之1左右,根據2021年最新數據,電動汽車事故率為0.0039%,遠低于燃油車0.01%-0.02%的事故率。
但是,作為一種相對新生的事物,人們對電動汽車安全毫無來由的擔心,可能會讓一件接著一件發生的自燃事件起到放大勸退效果的作用,使得打算換車的燃油車車主們不敢邁出固有的其實也并不怎么安全的營盤。
補能體驗的冰火兩重天
這兩年新能源汽車的車主群體里,有很多是奔著電動汽車的酷炫來嘗鮮的。低調奢華的真皮座椅、舒適的座椅通風和加熱、可午間小憩的人體工程學座椅、媲美家庭影院的高保真音響,就像一張張折扣券,吸引著中青年車主來買單。
等到過了頭幾個月的熱戀期,這些車主驚悚地發現,有沒有家用充電樁,補能體驗絕對是冰火兩重天。
在頭條上看過太多安利或勸退電動汽車購買者的信息了。
那些家里有停車位、可以裝慢充樁的車主,對愛車的經濟性交口稱贊,直呼電動車真香,晚上插槍充電,早上拔槍就走,一插一拔,盡顯瀟灑。
而那些身處老舊小區,沒有固定停車位,或者干脆就租房住從而不具備家充樁安裝條件的車主,帶著愛恨交加的心情,懷著占階梯電價便宜的心理,大晚上十點鐘以后出來排隊充電,顯然,這類車主越多,排隊時間也就越長。他們看著頭頂的星星,唱著“如果再回到從前,所有一切重演,我是否會明白”,最終可能會在一次次的排隊充電中悔不當初,由粉轉了黑。
當然,如果您是尊貴的蔚來車主,身處電區房三公里圈,不用管充電方便不方便,直接方便快捷地換電,自然也不用體會這種凡間的煩惱。
所以,那些有家充條件的,會對電動汽車贊不絕口,自動安利身邊的朋友嘗鮮。而那些沒有車位或安不了充電樁的,大概率會后悔,進而勸說那些跟自身情況差不多的朋友們不要上當。
電動汽車這種新生事物,口碑效應會對其銷售起到推動促進的作用,也可能會對其回潮起到推波助瀾的效果,是粉還是黑,很大程度上就在那個家充上。
寫在最后
一邊是電動車企都在瘋狂內卷,不斷提高用戶體驗和汽車價格的上限。
一邊是燃油車時代已經適應的自燃風險,需要在電動車時代慢慢完成心理構建。燃油車時代無需考慮的加油補能體驗,需要在電動車時代一步一步追趕。
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攀升和時間的發酵,這些因素都可能促成車主圈粉黑觀念的轉變,也勢必成為影響未來新能源汽車是漲潮還是退潮的關鍵。
還是用那句名言結尾吧,電動汽車的前途是光明的,但是,它的道路可能是曲折的。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