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聯網是汽車、電子、計算機、通信等多技術領域深度融合的新型產業,自“十四五”以來蓬勃發展。展望未來,車聯網是由單車智能邁入網聯自動駕駛時代的重要基礎設施。車聯網產業鏈的參與主體大致有TSP、整車廠商、電信運營商、硬件終端、平臺等各個參與主體,其在車聯網各主要領域的主導能力、商業模式均有不同。從2021年春節車聯網反壟斷第一槍打響,到這一年來血洗互聯網行業的反壟斷調查以及滴滴被封,隨之而來的數據安全、信息安全的陰云,在車聯網行業的“大蛋糕”下,面臨的種種挑戰一觸即發。
車聯網和新能源汽車沒有直接關系,車聯網可以放在任何一臺燃油汽車上,車聯網更多是注重用戶體驗,提供一個應用場景。按照數字化和算例,車聯網依舊是硬科技,當然車聯網也是智能座艙的一部分。智能座艙和自動駕駛合在一起就是未來車企的核心競爭力。車聯網首先需要解決的是網絡安全問題,然后再說連接問題,不過也可以先在低速和開闊空間的無人場景下的貨運上面進行實驗和建設。可以一邊做基礎實驗,一邊推動網絡安全建設。
隨著5G信息通信技術的快速發展,車聯網迎來了產業發展的春天。借助于人、車、路、云之間的全方位連接和信息交互,實現了“三網融合”,催生了大量新的產品應用,滿足人們對車載信息服務和交通安全效率的更高要求。車聯網的內涵主要指:車輛上的車載設備通過無線通信技術,對信息網絡平臺中的所有車輛動態信息進行有效利用,在車輛運行中提供不同的功能服務。車聯網能夠為車與車之間的間距提供保障,降低車輛發生碰撞事故的幾率;車聯網可以幫助車主實時導航,并通過與其它車輛和網絡系統的通信,提高交通運行的效率。
以車為側重進行車城網建設固然難度高,但實際上這已經是一種非常成熟的商業模式。以路行通為例,其主要面向大交通與新基建行業,基于車載移動感知源和攝像頭,通過AI能力、萬物檢測算法與大數據技術,能基本上覆蓋城市道路場景、公交場景、高速場景等,從而搭建起線上線下車路協同的一網統管平臺。車聯網通過實現車路協同、車車協同,能夠極大地拓展車輛的感知范圍,并且不受遮擋限制,由此,車輛可以提早發現未知狀況,從容應對其他目標車輛突然駛入等在自動駕駛測試和事故中難以應對的狀況。此外,車聯網能直接反饋感知的目標結果(比如紅綠燈),通過云計算、邊緣計算能將將路端算力引入,極大降低了自動駕駛的算力和功耗負擔。
以互聯網精神打造車企,是接下來的浪潮,但至于是不是浪潮之巔,有科技的桎梏,也有行業天花板,能夠在接下來完成自動駕駛的安全保障,試想一下,一個密閉的移動場景端,用戶有著充分的時間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可能是游戲,視頻,也可能是其他事情。換句話說,如果車聯網和自動駕駛一旦成熟,車企有可能不是賺“賣車錢”,而是內容和流量等服務的錢。
車聯網在當下互聯網+時代的發展之下,影響將更加明顯,尤其是對于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尤為重要,這點從近幾年各大集團紛紛開始布局車聯網就能看出來。只不過不同行業的車聯網側重點不同罷了。這里我們就以徐工集團的車聯網管理為例,方便更好理解車聯網是如何搭建,以及如何發揮作用的。
車聯網是依托新一代信息通信手段實現車內、車與人、車與車、車與路、車與服務平臺全方位網絡連接和信息交互的新技術。車聯網致力于提升汽車的智能化和網聯化水平,構建智能交通的服務新業態,提升交通整體通行效率,為用戶提供智能、安全、節能、高效、舒適的綜合駕乘體驗。
更多信息可以來這里獲取==>>電子技術應用-A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