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B概念自2005年被首次提出,伴隨LED技術得以迅猛發展,也被稱為GFHB或VCOB,其含義均為自適應遠光或無眩目遠光。
ADB作為一種智能防眩目遠光系統,通過攝像頭、雷達等感知模塊識別前方道路上存在的其它車輛或者行人,經中央控制處理系統調控相應的LED光源亮度變化,甚至熄滅部分光源,實現對前方車輛駕駛員及道路行人的防眩目保護,也可以常亮或閃爍部分光源起到提醒、警示作用。
ADB系統既保證了夜間行駛過程的最佳道路照明效果,又降低了遠光帶來的危害,提升駕駛安全。目前自適應遠光實現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
(1)機械式ADB:
在AFS技術的基礎上發展演變而來,其主要針對使用傳統光源的大燈,如鹵素燈或HID。
機械式ADB通過對傳統大燈原有結構的改造,更改擋板為變光軸,利用變光軸旋轉時呈現的不同形狀來對遠光進行遮擋、調節,以此實現自適應遠光的功能。
變光軸可以在燈體內旋轉活動,不同的轉動角度下會有特定的形狀對光線進行不同程度的遮擋,自然而然形成了不同的光型效果,完成防眩目要求。
這種方式下燈光變化較為緩慢,難以滿足快速行車的需求。變光軸需要較高的機械精度設計,遮擋類型固定,遮蔽精度不高且只適用于單一目標。
?。?)Matrix ADB:
利用多顆LED進行矩陣排列與光照區域一一對應,通過控制LED亮暗來完成光型變化。這種方式依賴大量光源,LED光源數量越多,自適應遠光系統的分辨率、精準度就越高。
由于此種方式下的LED光源可以獨立改變亮暗情況,所以從設計理論上來說能實現多種照明模式,特別符合ADB的要求。
在光學設計過程中,需要將Matrix ADB中光源模組進行分割劃區,形成不同的照射區域,通過控制系統的算法調節來實現每個區特定的照明效果,進而各個區照射光型疊加實現ADB功能。
但多顆光源對光學系統設計提出了很高要求,過多的光源對系統的散熱結構、控制算法策略都帶來了巨大挑戰。
?。?)混合式ADB:
該種方案融合前兩種實現方式的特點,采用LED光源模組搭配電機等機械結構進行整體移動實現動態照明來完成AFS的功能,同時配套控制系統調控燈珠亮度達成ADB防眩目效果。
此種方式可實現多目標、大范圍的遮擋,動態效果好;但相比前兩種成本很高、結構設計難度ZUI大。
在ADB實現的三種方式中,機械式ADB一般采用傳統光源,后兩者則是利用LED作為實現光源,其光源排列方式有以下三種:矩陣排列、旋轉排列及旋轉排列外加導光板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