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總體概述
根據CNCERT監測數據,自2021年9月1日至30日,共監測到物聯網(IoT)設備攻擊行為2億1318萬次,捕獲IoT惡意樣本2749 個,發現IoT惡意程序傳播IP地址30萬4430個、威脅資產(IP地址)342萬742個,境內被攻擊的設備地址達620萬個。
2
惡意程序傳播情況
本月發現30萬4430個IoT惡意程序傳播地址,位于境外的IP地址主要位于印度(38.1%)、巴西(7.4%)、多米尼加聯邦(5.6%)、俄羅斯(4.9%)等國家/地區,地域分布如圖1所示。
圖1 境外惡意程序傳播服務器IP地址國家/地區分布
在本月發現的惡意樣本傳播IP地址中,有13萬7469個為新增,其余在往期監測月份中也有發現。往前追溯半年,按監測月份排列,歷史及新增IP分布如圖2所示。
圖2 歷史及新增傳播IP地址數量
3
攻擊源分析
黑客采用密碼爆破和漏洞利用的方式進行攻擊,根據監測情況,共發現2億1318萬次物聯網相關的漏洞利用行為,被利用最多的10個已知IoT漏洞分別是:
表1 本月被利用最多的10個已知IoT漏洞(按攻擊次數統計)
發起攻擊次數最多的10個威脅資產(IP地址)是:
表2 本月發起攻擊次數最多的10個IP地址
本月共發現342萬742個IoT設備威脅資產(IP地址),其中,絕大多數資產向網絡中的其他設備發起攻擊,一部分資產提供惡意程序下載服務。境外威脅資產主要位于美國(38.1%)、韓國(7.4%)、印度(5.6%)、法國(4.9%)等國家或地區,地域分布如圖3所示。
圖3 境外威脅資產的國家/地區分布(前30個)
境內威脅資產主要位于河南(16.3%)、廣東(16.3%)、香港(15.1%)、北京(6.9%)等行政區,地域分布如圖4所示。
圖4 境內威脅資產數量的省市分布
4
被攻擊情況
境內被攻擊的IoT設備的IP地址有620萬7667個,主要位于香港(22.6%)、北京(10.8%)、浙江(10.5%)、臺灣(8.3%)等,地域分布如圖5所示。
圖5 境內被攻擊的IoT設備IP地址的地域分布
5
樣本情況
本月捕獲IoT惡意程序樣本2749個,惡意程序傳播時常用的文件名有Mozi、i、bin等,按樣本數量統計如圖6所示。
圖6 惡意程序文件名分布(前20種)
按樣本數量統計,漏洞利用方式在惡意程序中的分布如圖7所示。
圖7 漏洞利用方式在惡意程序中的分布(前10種)
按樣本數量統計,分發惡意程序數量最多的10個C段IP地址為:
表3 分發惡意程序數量最多的10個C段IP地址
按攻擊IoT設備的IP地址數量排序,排名前10的樣本為:
表4 攻擊設備最多的10個樣本信息
監測到活躍的控制端主機(C&C服務器)地址1821 個,共與3萬2705 個IP地址有通聯行為。按通聯IP數量排序,排名前10的C&C地址為:
表5 通聯節點最多的10個控制端主機(C&C服務器)IP地址
6
最新在野漏洞利用情況
2021年9月,值得關注的物聯網相關的在野漏洞利用如下:
UDP Technology Geutebruck IP Cameras Command Injection(CVE-2021-33544)
漏洞信息:
UDPTechnology公司為許多IP攝像機供應商提供固件,包括:
Geutebruck、Ganz、Visualint、Cap、THRIVEIntelligence、Sophus、VCA、TripCorps、SprinxTechnologies、Smartec、Riva。UDPTechnology提供給GeutebruckIPCamera的最新固件(版本號1.12.0.27)里存在命令注入漏洞。遠程攻擊者可借助多個參數利用該漏洞執行命令。
在野利用POC:
參考資料:
https://www.randorisec.fr/udp-technology-ip-camera-vulnerabilities/
https://dev2ero.gitbook.io/notes-cs/practice/shi-jian/ru-qin-udp-technology-gu-jian
https://packetstormsecurity.com/files/164036/Geutebruck-Remote-Command-Execution.html
Azure OMIGOD Agent Unauthenticated Remote Command Execution(CVE-2021-38647)
漏洞信息:
OpenManagementInfrastructure(OMI)是微軟贊助的開源項目,和Windows管理基礎架構(WMI)類似,但適用于UNIX/Linux系統。
微軟的Azure服務包括:
AzureAutomation
AzureAutomaticUpdate、
AzureOperationsManagementSuite(OMS)、
AzureLogAnalytics、
AzureConfigurationManagement、
AzureDiagnostics、
AzureContainerInsights
廣泛使用該項目。OMI存在未授權遠程命令執行漏洞,目前已發現Mirai變種利用此漏洞進行傳播。
在野利用P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