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種新型犯罪,電信網絡詐騙已成為危害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一大“毒瘤”。近日,反電信網絡詐騙法草案提交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第三十一次會議首次審議。這將是我國首次對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進行專門立法。
針對電信網絡詐騙現狀,三六零(601360.SH,下稱“360”)安全專家指出,發卡平臺已成為黑灰產資源供應中的重要一環,在整體黑灰產業鏈,承擔中堅力量。發卡平臺的便利,間接造就了黑灰產資源、羊毛黨、詐騙團伙的泛濫。從攻防技術上看,詐騙團伙為掌控整個詐騙環境,逐步將受害人引流至使用第三方聊天SDK搭建的聊天軟件中,在聊天軟件中內嵌詐騙平臺,形式詐騙生態閉環。
而且,目前黑灰產犯罪行為更專業,職能更精細,詐騙分子不斷迭代技術、升級話術、優化分工,采用更為“職業化”的方式實施詐騙,導致技術對抗性的難度加大。
據統計,2021上半年度360手機先賠共接到手機詐騙舉報1371起。其中詐騙申請669起,涉案總金額高達1425.2萬元,人均損失21304元。
對此,反電信網絡詐騙法草案按照完善預防性法律制度的要求,針對電信網絡詐騙發生的信息鏈、資金鏈、技術鏈、人員鏈等各環節加強防范性制度措施建設。同時,草案對有關企業因重大過錯導致電信網絡詐騙損失或者造成損失擴大的,規定依法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
如何解決電信網絡詐騙問題?360專家認為,打擊電信網絡詐騙需要依托互聯網企業、工信部、運營商等共同支撐與協作,而且需要從偵、防、打、訓、宣五個方向,著力推動多方共治、精準打擊、反詐閉環體系的落地。
360作為長期從事網絡犯罪、黑灰產、反欺詐等研究領域的企業,基于大數據、知識庫和技術分析能力,并依托360安全大腦的高效賦能,構建了一套基于360大數據關聯分析技術的電信網絡詐騙監測預警反制實戰系統。
據悉,這套實戰系統可以在線索串并、案件偵查等環節提供技術支撐,為我國網絡空間治理提供技術保障。目前已經累計支撐全國公安機關破獲涉網犯罪案件數千起,切實維了護人民群眾財產安全。
此外,360手機衛士反詐中心于今年9月上線,其設立了多重預警防護保護機制,可針對用戶接收短信、接聽電話、安裝風險APP等多種涉詐場景進行不同等級的預警提醒。
360表示,未來,360將積極發揮自身技術優勢,綜合運用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技術手段,積極配合國家打擊治理網絡詐騙,有效打擊涉詐產業鏈,維護用戶上網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