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30日,由中國科協、海南省人民政府、科學技術部等多部門聯合舉辦的第二屆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隆重召開。9月28日下午的全體大會以“新能源汽車可持續發展與全球開放合作”為主題,由致辭與主旨演講、政府專題演講、企業專題演講等環節組成,多位業界代表發表演講,就新能源汽車技術、新能源汽車材料、新能源汽車安全性和合規性等話題發表了自己的看法。
據有關發言人介紹,當前中國已成為全球電動化轉型的重要力量,累計推廣新能源汽車450萬輛,占全球50%以上。接下來,還需堅定發展方向,增強頂層設計。優化消費環境,加快公共領域電動化水平,鼓勵換電模式發展,不斷提升用戶體驗。
當前,智能網聯汽車具有廣闊的市場前景,處于商業化前期階段,國內外布局熱情高昂,涌入企業數量不斷增多。各家企業立足自身的實際情況,也開始推動自動駕駛路測和技術創新。那么,L1-L5級自動駕駛分別能實現怎樣的效果?企業布局存在的難題是什么呢?
通常而言,L1駕駛輔助階段,車輛仍由駕駛員控制,車輛具備一些初級駕駛輔助功能。這個眼下已經很常見,定速巡航、自動泊車等就可以劃分到這一類,只是可以起到一個輔助的作用,駕車主要得靠駕駛員。
L2部分自動化階段,車輛已經具備了自動駕駛的多項功能,駕駛員仍需主導駕駛,L2等級目前是市面大多新車型搭載的自動駕駛系統。
L3有條件自動化階段,駕駛員基本能實現放飛自我,但是仍需緊繃神經、認真觀察,在復雜路段等突發狀況下做好接手駕駛的準備,所以叫有條件的自動化,此時駕駛員的重要性已在降低。
L4高度自動化階段,車輛幾乎達到了替代駕駛員的情況。在大部分情況下,汽車都可以自動駕駛,無需駕駛員手把手地操作。如果駕駛員昂想要感受駕駛樂趣的話,也可以接管車輛。
L5完全自動化階段,意味著車輛已經可以完全替代駕駛員,天氣、地理、環境因素變化都無需駕駛員時刻操心,車輛會自動根據行車環境調整行駛狀況。今后的汽車將成由座駕轉變為座艙,任何條件都可以實現智能電腦控制車輛。當然,車主也可以對車輛進行操作。
在每一個階段,駕駛員對車輛行駛所需進行的干預是各不相同的。基于目前國內外的技術發展情況、政策環境、人才培養等多重因素的考慮,短期內推出L2+高級駕駛輔助系統的車型成為國內外車企的優先選擇。不過,有分析人士認為,L3級別自動駕駛量產還需法規出臺,L4、L5級別的自動駕駛需要AI技術突破才有可能商用化,因此短期內實現L4、L5級的自動駕駛不太可能。
借助5G、傳感器、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幫助,科技企業對自動駕駛系統的研發節奏會逐步加快,這對汽車未來智能化、自動化進程起到巨大的推動的用。在科技水平不斷提升的當下,業內人士更需客觀、理性看待自動駕駛這件事情,畢竟自動駕駛車型的量產與運用,需要端、車、路、人等多方的協同,缺一不可。因此,在推進自動駕駛的路上,不能大踏步冒進,而是要尊重技術發展的規律,有步驟、有規劃地進行。
未來,自動駕駛將在人們的生活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是至關重要、值得期許的,但距離實現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只有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去進行產品研制和技術創新,才能讓未來行駛在大街小巷中的自動駕駛車輛跑得更快、跑得更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