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與市場監管總局、國家統計局聯合向社會發布了16個新職業。這是自2015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分類大典》頒布以來發布的第二批新職業,可以按照職業特點分為三大類。
(圖片源自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
一、生產制造和建筑領域的技術革新催生出新職業:智能制造工程技術人員、工業互聯網工程技術人員、電氣電子產品環保檢測員、無人機裝調檢修工、鐵路綜合維修工、裝配式建筑施工員;
二、現代服務業的快速發展孕育出新職業:連鎖經營管理師、供應鏈管理師、網約配送員、全媒體運營師、虛擬現實工程技術人員、人工智能訓練師;
三、健康照護服務的大量需求派生出新職業:健康照護師、呼吸治療師、出生缺陷防控咨詢師、康復輔助技術咨詢師。
其中,智能制造工程技術人員、工業互聯網工程技術人員、虛擬現實工程技術人員、人工智能訓練師、電氣電子產品環保檢測員、康復輔助技術咨詢師、無人機裝調檢修工、鐵路綜合維修工等職業與電子專業相關性最大,或許是未來電子專業人才的新選擇。
職業詳情如下:
(OFweek維科網整理,點擊放大查看)
新職業帶來了哪些意義?
面對當前緊急的疫情環境下,醫護人員緊缺,因此健康照護服務的大量需求派生出新職業將會成為當前的熱門方向。比如,“呼吸治療師”主要是使用呼吸機、肺功能儀、多導睡眠圖儀、霧化裝置等呼吸治療設備,從事心肺和相關臟器功能的評估、診治與康復,以及健康教育、咨詢指導等工作的人員。而本次新冠肺炎正好是一種肺部相關疾病,“呼吸治療師”參與到救治防控工作中,能夠高效地協助醫生救治病患,制定合適、優質的治療方案,提高危重患者的救治成功率。
受疫情影響,多個產業選擇停工停產,也給企業的運營恢復以及上下游供應鏈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專家預測,隨著疫情的漸漸退卻,現代服務業必將迎來一波反彈熱潮。因此,連鎖經營管理師、供應鏈管理師等職業也會成為未來企業的“香餑餑”。
在本次疫情中,口罩、防護服成為了最寶貴的資源,從最開始的“一罩難求”到現在恢復供應,也能看出國內智能制造相關產業對國家號召的快速響應。無論是現在還是未來,智能制造都是國家發展的核心所在。
總而言之,新職業的出現為人們帶來了更多實現夢想的機會,也為相關產業發展提供了更多的人才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