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產業是以技術作為主導的行業,新型通信技術的開發與應用對整個行業的發展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從過往的發展歷史來看,4G技術的成熟與大面積建設,帶動了基礎設施的大規模投資建設。而5G的到來又將給整個行業帶來一次新的機遇,不論是上游的設備、器件制造,還是下游的運營和服務開發,都將在這次變革中獲益。
我國已成全球通信產業大國
國內通信產業在地域分布上呈現出明顯的集聚性,北方的重心主要在北京,產業優勢主要集中在設計層面;西部地區以西安、成都為重心;以南京和上海為核心的的長三角區域也是一大產業集聚地;整個華中區域則以武漢光谷最具代表性;此外,南方的重心位于深圳,各類器件、產品齊全,在研發能力上有著突出優勢。歷經三十多年的發展后,我國已經成為了名副其實的通信產業大國。據統計,目前,我國光纖光纜產量已經占據了全球總產量的六成,設備系統產量占比則超過了一半。
在90年代之前,我國通信服務行業基本沿用計劃經濟體制模式,主要由體制內各省郵電管理局旗下設計院、工程公司提供相應的設計與施工服務,各電信局設立運行維護部負責網絡維護服務,電信設備生產廠家負責設備材料供應、網絡優化與服務,項目實施按行政指令直接分配實施。1993年,全球互聯網產業迎來了一次大爆發,通信設備的需求獲得高速增長,行業集中度隨之全面下降,市場呈現出一片繁榮局面;2001年,全球互聯網泡沫開始破滅,直接造成全球通信設備需求“量”供過于求的局面,中國廠商在新興市場的低價競爭模式逐步滲透到發達市場,市場格局加速洗牌,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諾基亞與西門子、阿爾卡特與朗訊的重組合并;2009年美國次債危機爆發之后,智能手機與云計算的快速興起,行業集中度進一步提升,通信巨頭們強勢崛起,通信行業進入贏者通吃、強者恒強的時代。如今,通信產業在經歷了大約二十年的沉寂后,終于迎來了一場新的發展機遇。隨著流媒體的快速崛起,帶寬需求的激增,5G建設正如火如荼地開展。
伴隨著全球信息通信產業的重大技術突破以及產業升級的迅猛發展,人工智能、大數據、機器人、5G、AR/VR、自動駕駛、無人機等新一代技術日益成熟,產業化進程加速。物聯網、車聯網、智慧城市等相關應用場景席卷而來,大量市場需求得以釋放。以數據中心為例,流量爆發增長推動通信產業的發展,這也給行業帶來活力,未來大型的數據中心是一個趨勢,而通信是基礎技術。
5G商用在即,千兆LTE成現網部署焦點,隨著通信產業升級來臨,相關的應用肯定會不斷鋪開,這也是產業的機會。縱觀全球通信產業發展史,信息升級會帶來巨大的機遇,同時也有很多技術難題,我們正處在4G向5G過渡的關鍵時間,很多技術還在研究和突破,比如毫米波技術,目前仍有很多技術難點。在通信產業升級中,會帶來產業盈利模式的改變,5G將是個更依賴應用的技術,可以說,隨著應用拓展,5G商業價值不斷展現,未來全球通信產業迎來爆發,又一個十萬億級別市場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