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工控系統的安全防護,近年來出現很多產品和解決方案,在信息安全方面起到了一些作用,綜合而言,仍存在較大的問題,具體表現在以下方面:
?。?)工控安全解決方案基本集中在防護,而且是傳統信息安全技術的裁剪,并非量身定做;作用的對象主要是網絡和主機,所謂的異常審計依據不完整數據集和流量,而非基于行業生產規則的行為分析。
(2)少數基于工控裝置的功能加強,也是從可用性增強,以達到高可靠性目的,采用的手段是冗余、容錯和表決機制,成本翻番,對價格敏感的工業化生產顯然不適用。
?。?)所謂縱深防御深度融合體系,貌似將信息安全防護措施集大成,問題一是犧牲“實時性”,以時間換取空間;二是成本過高;三是防護過重過度。
(4)缺少針對業務應用場景的安全測試、檢測、測評、評估標準體系,且企業專業知識、業務能力、技術水平有限,造成防護措施的行業適配性差,難以開展針對工業生產全景的安全態勢感知、分析、預警服務。
究其原因,目前的工控安全是把工控系統割裂開,而工控系統實際上是一個內部強耦合、關聯作用緊密的整體。信息安全廠商和控制廠商從各自的技術和理解出發,過分強調某個方面的安全,未能將功能安全、信息安全、過程安全,以及運行管控安全等有機融合,造成現在的工控安全解決方案仍拘泥于“防護”,遵循傳統的信息安全分區隔離、邊界防護理念,未深入探究工控系統安全內在的本質的成因以及相互作用關系。
工控安全與傳統信息安全最大的不同是其基于業務和工藝,針對應用場景,必須結合工藝業務要求進行安全保障,簡單以“零和思維”、“木桶理論”思 路或試圖用一個統一的技術思路來解決工控安全問題都有失偏頗。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