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時間5月10日消息,據德國媒體報道,西門子公司在德國研發了一種通過架空懸掛式電纜對電動車進行充電的技術,可以實現電動車在行駛過程中“同步充電”和“非接觸式無線充電”。
據報道,西門子公司已經在德國一條新開通的智能高速公路上對該技術進行了測試。這條新開通的高速公路之所以被稱為智能高速公路,是因為這條長達6英里的高速公路設置了懸掛架空式電纜,可以對行駛中的電動車進行智能充電和監測,還能對其他電動汽車進行智能化的測試。
這項最新的電動汽車充電裝置被稱為“eHighway”技術,其工作原理是通過架空的懸掛電纜向電動卡車(等電動汽車)的“受電弓”或導體棒提供670伏直流電。當充電時,汽車的速度可以維持低于56英里/小時的速度行駛,在使用中意味著車輛可以完全實現“邊行駛,邊充電”。而且該技術還可以讓混合動力卡車成功實現兩種能源的切換,達到最佳燃油效果。
西門子稱,該技術將在此路面上進行完整的測試,預計一直測試到2022年,然后在德國其他路面上進行更廣范圍的測試。
據悉,西門子的eHighway技術已經在瑞典和美國加利福尼亞分別進行了試驗。瑞典也在一條可以為汽車充電的道路上安裝了地下軌道,采用了地下隱藏式的“非接觸式充電”技術。類似的架空電纜充電技術,目前還是全球首次。根據技術測試,西門子聲稱其eHighways技術可以為電動車實現每10萬公里節省40噸燃油,節約成本20,000歐元。
然而,分析師指出,從長遠來看,全電動化節省的燃油成本更多。而且也不需要配備有丑陋的架空電力線,或在的特定高速公路上設置隱藏式充電軌道。與所有電動汽車一樣,這種技術唯一的問題就是如何獲得足夠航程。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