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與后市場是目前汽車行業的兩大熱點話題,那么,未來新能源汽車的后市場會呈現哪些創新與合作?
電池成本造成差異
純電動汽車的動力傳動系統成本高于其它所有電源類型傳動系統的成本,主要原因在于其電池成本過高。
獨立后市場:新興造車企業的合作創新
對于新興造車企業來說,獨立后市場的布局至關重要。新興造車企業在業務初期可考慮與有意愿的獨立維修廠及第三方維修連鎖合作,拓寬售后授權渠道。
新興的電池模式與充電模式
對于車電分離的換電+電池租賃模式,潛在的市場需求主要存在于以運營為主的商用車輛中。除傳統的電池數據跟蹤外,電池租賃及換電模式也為電池服務帶來更多的可能性。
新能源車二手車前景光明
為了維持電動車的殘值體系,在刺激二手車置換的同時,也刺激二手車需求,這便是新能源主機廠的當務之急。
以特斯拉為案例,他指出,特斯拉意欲通過汽車回購來增加消費者信心、增強競爭力、拓寬業務,消費者通過融資租賃得以實現回購,然而,回購計劃最終被終止,究其原因所在,一是特斯拉并未解決消費者對二手車的顧慮,且消費者對新能源二手車的需求很少;二是回購車輛大于銷售車輛,特斯拉面臨巨額資金壓力。由此可知,通過回購可以快速建立置換需求,但是,如何刺激二手車需求和足夠的支付意愿是問題的關鍵。
未來車電分離、融資租賃和出行車輛的需求相結合,可能形成新能源二手車的新模式,使消費者像換手機殼一樣換汽車。雖然就目前而言,新能源二手車的市場規模仍是未知數,但其發展前景卻是光明的。
由于市場需求和技術因素影響,相同檔次和車型的純電動車和燃油車相比,純電動車的殘值率較低,主要原因在于:電動二手車估值體系不成熟、市場缺少足夠的經驗積累,且廠商收購意愿較低,而電池技術更新迭代快、性能不斷改善、價格持續下降。此外,電池性能損耗較快,若沒有完善的售后保障措施,必然會影響整車殘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