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電源技術 > 業界動態 > 建設環境生態友好型新時代能源體系 重點做什么?

建設環境生態友好型新時代能源體系 重點做什么?

2018-05-18

  發展轉型是21世紀全球的主旋律,從聯合國的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到《巴黎協定》,再到中國生態文明建設,都是在推動發展轉型。這種轉型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增長方式的轉型,二是能源系統的轉型,三是生活方式的轉型,這些轉型推動著能源變革,也對電力行業產生著深刻影響。

2018051810374327.jpg

  從科學認知和政治行動看發展轉型

  能源變革,一是能源清潔化,二是能源低碳化,這兩個方面都是發展轉型所要求的。為什么要從科學、政治這個角度來看發展轉型?因為科學是認知,政治是行動。主流的科學家們對氣候變化如何認識,形成怎樣的政治基礎,我們應該采取什么措施?所以,科學基礎是對氣候變化問題的認知,而政治基礎則是《氣候變化框架公約》與《巴黎協定》。

  氣候變化是一個不容爭議的事實,這是一種政治語言和媒體語言,不是科學語言,氣候變化本身在科學上是有爭議的。根據各種各樣的現實,全球氣候確實在發生變化,但是發生變化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現在也有各種各樣的討論和和爭議。但是大家有一個基本的共識,就是迄今為止,地球是人類能夠賴以生存的家園,人類還沒有找到第二星球,能夠像地球一樣形成大氣、水、陽光這么一個完美的循環系統供人類等地球生物的繁衍生息。氣候變化有可能破壞這個生態系統,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威脅著人類的生存與發展,對人類的安全造成威脅。

  上世紀90年代中后期,美國克林頓政府不簽署《京都議定書》;2001年,小布什就任之后拒絕簽訂《京都議定書》。在這個期間美國國防部組織相關人員撰寫了一個報告,指出氣候變化是人類現實最嚴重的挑戰和威脅,將其上升到了政治高度。

  自1987年開始,聯合國前前后后組織了全球上萬名科學家,歷經近35年的研究,得出不同時期關于氣候變化問題的科學結論,1990年出了第一次評估報告,1995年出了第二次評估報告,2000年前出了第三次評估報告,2007年出了第四次報告,最后2014年完成了第五次評估報告,2019年將啟動第六次評估報告的編寫,每次評估報告的科學結論都會產生重要的政治影響,形成最重要的結論。這些結論形成了《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京都議定書》和《巴黎協定》等應對氣候變化的政治基礎,這些政治基礎都有科學研究作為重要支撐。

  從2007年巴厘島談判,一直到2015年巴黎路線圖的達成,基本上做了這樣的機制安排,使地球升溫到本世紀末不能超過2攝氏度,最好是控制在1.5攝氏度以內。無論是控制2攝氏度還是1.5攝氏度以內,一個基本的判斷是控制到1.5攝氏度的時候是2050年左右,全球碳排放趨于零。如果是2攝氏度,可以在本世紀下半葉,也就是在2070年前后讓碳排放趨于零。這個趨于零不是碳排放本身趨于零,是使得碳排放和自然生態所吸收的碳能夠平衡,稱為碳中和的方向,所以要求增長方式的低碳轉型、能源系統的低碳轉型和生活方式的低碳轉型。對于能源系統低碳轉型,2015年上半年,7國領袖達成協議,形成一個政治共識,就是在本世紀末要完成能源替代,要從化石能源邁向可再生能源。這個就是政治基礎。

  全球低碳轉型進入加速發展階段

  世界各國的發展轉型雖然不是特別一致,認識也有差別,但還都是比較快,包括歐、美、日等發達國家和中國等發展中大國圍繞綠色低碳轉型,在低碳政策制定、低碳技術創新、低碳市場建設等領域都開展了廣泛探索。增長方式、能源結構和生活方式的低碳轉型將引發新的技術和產業革命,也將帶來新的經濟增長點、新的市場和新的就業機會,低碳發展已經成為新一輪國際經濟、技術和貿易競爭高地。以《巴黎協定》為標志,全球低碳轉型將進入加速發展的新階段。

  歐盟提出至202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將在1990年的水平上減少20%,可再生能源占比提高到20%,能效提高20%,到205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要比1990年下降80%~85%;美國2009年提出到2020年溫室氣體排放量比2005年排放量減少17%,2015年提出到2025年實現在2005年基礎上減排26%~28%的目標并將努力達到28%;英國溫室氣體排放量到2020年要比1990年減少34%,到2050年減少80%。英國2022年關閉所有燃煤電廠,2040年開始淘汰所有的燃油汽車,這都是具體目標,并且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日本也有這樣的目標,但是日本的目標受挫了,日本原來寄希望于核電,能夠實現它的發電和能源轉型,但是福島核事故以后電力系統受到了很大影響,日本沒有辦法實現這樣的目標。但是2020和2030年的減排目標沒有變化,2050年可以達到85%。

  全球關于低碳的投資在大幅度增加。2015年,全球清潔能源投資總額達到創紀錄的3289億美元,中國占全球可再生能源投資36%。可再生能源發展特別快,全球太陽能裝機容量激增,太陽能成本驟降,2000~2017年,全球太陽能裝機容量逐年增加,特別是自2011年開始裝機容量激增。此外,綠色金融市場在蓬勃發展,目前,赤道原則已被36個國家的83家金融機構正式采用,覆蓋70%以上的新興市場國際項目融資。

  各國的碳市場都在逐步的發展,除CDM和JI外的10余種主要碳交易市場機制,相關制度設計不同,既有強制性市場,也有自愿交易市場;有總量目標,也有強度目標;價格形成機制不同,交易主體各有不同,交易形式多樣。

  碳強度下降目標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約束性指標

  發展轉型這個話題,中國是最近五六年才提出的,其實全球范圍內已經講了近50年的時間。我國從十八大開始,把生態文明作為社會發展的“五位一體”,到十九大和今年的兩會,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國家憲法,這些都是在推動能源發展轉型。

  氣候變化對發展中國家、發達國家都有很大的影響,但是對發展中國家來說影響更大一些,因為發達國家抵御天災的能力和適應能力要強得多,但是發展中國家的適應能力不強,對抗天災的能力也弱。中國現在還是一個發展中國家,到2035年才初步實現現代化,2050年全面實現現代化,所以我們現在考慮氣候變化還是弊大于利,在氣候變化這個問題上是積極的參與、積極的主導,并且爭取發展中國家的權益,這是我國的基本態度。

  1990年我國碳排放只占世界的10%,現在占31%,所以這種經濟的格局、排放的格局,使得不同的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出現了一些大的改變。過去我國特別強調美國是全世界第一大排放國,從氣候變化談判開始,一直到2007年我國超過了美國以后,增長較快,現在是美國的2.5倍左右。習近平總書記在多個場合說要百分百兌現承諾,就是到2030年左右,碳強度要比2005年下降60%~65%,2030年左右碳排放達峰,非化石能源比例提高到20%以上。

  應對氣候變化有一個基本的原則,就是共同的但有區別的責任和各自能力的原則,接下來我國不同的省份可能承擔著不同的責任,比如說山東、江蘇、浙江、廣東、上海、福建等經濟發展比較快的省份,在環境問題上,特別是在氣候問題和碳排放問題上可能要先走一步,承擔更多的責任,給那些相對比較落后的地區的發展留出空間,這是碳市場未來建設的基本原則。利用市場化機制手段來推動節能減排、控制碳排放成了重要言責。我國現在開始啟動碳市場,并且把電力行業作為一個重要的優先試點。當然,我們還有很多的制度需要建立,包括總量目標、合理的配額、對不同的企業提出明確要求、進行碳資產的盤查和核實,建立相應的約束制度和交易制度等,并且使碳強度下降目標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約束性目標,這些制度都會慢慢地建立起來。現在關于碳排放的分配方法已獲國務院原則上同意,將擇機推出和實行。

  當然我國通過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發展轉型,產業結構也在不斷優化,通過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淘汰落后產能、支持戰略型新興產業發展和推動服務業優質高效發展等舉措,產業結構調整取得實效。2012年第三產業比重第一次超過第二產業。2016年,三次產業占比分別為:第一產業8%,第二產業40%,第三產業52%。

  此外,我國控煤取得重大成效,除了山東以外幾乎所有省份的煤炭消費都在下降。“十二五”期間煤炭消費量年均增速2.6%,較“十一五”年均增速低4.9個百分點。到2015年,煤炭消費量39.6億噸,同比下降3.7%。2017年,國內煤炭消費比重下降到60.4%,比2010年下降9.8個百分點,提前完成2020年62%的目標;低碳試點示范逐年擴展。2010年以來,我國陸續啟動了低碳省市和碳排放權交易等試點示范工作,已形成涵蓋低碳省(市)、低碳園區、低碳社區和低碳城(鎮)試點的全方位、多層次低碳試點體系;眾多試點省市提出提前達峰目標,北京希望2020年,煙臺希望2017年,寧波希望2018年達峰。

  從長期來看我國的低碳發展轉型,目標非常明確,就是2035年初步實現現代化、2050年全部實現現代化。這兩個目標迫使我國的能源系統必須進行轉型。第一階段是經濟增長和碳排放逐步脫鉤,新增能源主要是由非化石能源滿足,目前我們基本做到了,2035年以后我國化石能源大幅度下降。我國碳排放峰值和人均GDP目標可能比美國、歐盟早一點實現,這是技術進步和發展觀念轉變造成的。希望低碳成為我國新的經濟發展轉型助推器,并且作為一個重要的投資領域和就業的重要方向,同時還可以協同減少大氣污染。初步的想法就是推動不同的地區達峰,推動不同的行業達峰。分階段的實施低碳發展的路線圖,也就是2015~2020年扭轉碳排放快速增長的勢頭;2020~2030年逐步實現峰值;2030年以后開始絕對的下降;到2050年爭取能夠回落到2010年的水平上。

  能源轉型是低碳轉型的核心電力行業成排頭兵

  新時代電力系統的變革,首先要考慮新時代的要求,就是有高質量的增長。高質量的增長必須依靠高質量的能源增長,一方面為電力市場提供了可以充分想象的空間,同時也給轉型帶來了很大壓力。

  現在考慮低碳發展等很多問題的時候,會考慮到包括2030年左右達峰措施的問題、綠色金融體系的改革問題、多目標特別是與環境目標相適應的氣候變化協調問題,所以說低碳轉型對電力行業產生著重要影響。

  首先,能源轉型是低碳轉型的核心,能源不轉型就不可能實現低碳發展。此外,能源轉型首先要在電力行業實現。因為新增的所有非化石能源中,90%以上是以電的形態完成的,所以電力必須先轉型。然而,電力行業的轉型任重道遠。整個電力行業的碳排放占全國40%以上,并且這一比例還在不斷提高,例如2017年我國碳排放大體上比2016年漲了3個百分點,這3個百分點的貢獻率,電力行業是120%。也就是說,電力行業漲了120%,其他行業下降了20%。

  我們必須看到能源革命的要求,這種“三步走”的方式要求電力行業必須做能源變革的排頭兵,做能源轉型的排頭兵,然后才能成為中國低碳發展的排頭兵,這樣我國的發展轉型才能夠實現。

  從積極的方面來講,整個電力行業低碳化的完成,實際上也是我國真正進入現代化國家的一個重要標志。到2030年的時候非化石能源電力占35%,目前大約為31%。到2030、2035年的時候達到50%,要求每年提高1~2個百分點。到2050年希望非化石能源電力達到75%乃至80%的水平。這樣奠定了我國能源系統低碳化的技術基礎,屆時從非化石能源發電量及我國總的用電量考慮,大體上應該是在10萬億千瓦時左右,所以這個量是極其龐大的。

  我國目前開展的7個碳交易試點,要逐步擴大到全國,并且把電力行業作為一個先行軍。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電力行業作為一個單獨的部門來說,碳排放占第一位,占到全國碳排放的40%,沒有一個行業可以超過電力行業;二是電力行業控制碳排放的技術措施是明確的,沒有任何爭議,只要效率提高了,碳排放就會降低;三是電力行業基礎數據的準確性是其他任何一個行業不能比的。基于這三點,國家希望把電力行業作為碳交易試點的先行軍。

  我國電力行業要完成三大轉變。一是建成非化石能源,亦或可再生能源友好型的智慧電力系統,助力能源轉型;二是成為交通電氣化的基礎設施,為百姓出行提供清潔的動力系統;三是建設成為能源綜合服務商,把電能替代做到極致,推動建成環境生態友好型的新時代能源體系。

  新時代對電力系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電力行業的歷史使命是成為推動能源清潔化、低碳化和智能化的排頭兵,實現能源可持續普遍服務的橋梁,實現人人享有可持續能源的機制,成為能源消費零邊際成本時代的開創者。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中文| 久久精品国产99国产精偷| 色综合久久久无码中文字幕波多| 国语自产精品视频在线区| 久久96精品国产|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视频| 啦啦啦中文中国免费高清| 亚洲综合五月天欧美| 天天摸天天摸天天躁|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专区体验|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成人午夜电影| 再深点灬舒服灬太大了快点| 黑人一级大毛片| 国产馆精品推荐在线观看| 三上悠亚精品一区二区久久| 日韩毛片免费看|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亚洲老妈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色综合综合色综合色综合|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网站| assbbwbbwbbwbbwbw精品| 手机1024看片| 久久精品一区二区东京热| 欧美性猛交xxxx黑人| 人妻免费久久久久久久了| 美女大量吞精在线观看456 |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熟女AA片| 欧美大香a蕉免费|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 国产亚洲欧美精品久久久| 色综合67194| 国产超清在线观看| igao视频在线| 成人免费无码大片a毛片| 久久午夜夜伦鲁鲁片无码免费 | 四虎www免费人成| 香港一级毛片免费看| 国产精品视频一| 99精品视频免费在线观看| 性一交一乱一伦一色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