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流程工業中,法規遵從由于流程的分散和業務的增長而處于不斷變化中。全球范圍內的流程工業都被各種問題所包圍著,例如技術差距、法規遵從、以及最重要的是工作場所安全性成本的增加。而合規性問題將直接關系到工作場所的事故和傷害發生率的升高、無效的風險分析和無效率的預測。
本文引用地址: http://www.21ic.com/news/control/201804/758281.htm
被流程工業所采用的確保安全管理和潛在危險識別的傳統方式,例如危險與可操作性分析(HAZOP),已經成為實現合規的重要工具。通過利用行業在生產制造方面的工程和設計專業技能,可以解決相關的挑戰。一種新的過程安全管理模式試圖通過解決每個問題來檢查出整體問題的組成。同時,利用數字科技并通過改善的工作環境來潛移默化地與員工建立更大的信任也是很必要的。
整體安全性
在工廠車間里,有一些安全方面的擔憂是與手動安裝、操作或機器維修、以及電氣安全相關的。為了將這些互動過程中的工人受傷和事故減少到最小而對工作流程和條款進行設計,需要采取的第一步是對現有的工作流程進行詳細的檢查和分析,評估風險程度,并識別出哪些方面會讓人擔憂。通過這一過程獲得的洞察力有助于形成特定和有針對性的干預措施以彌補差距。
機器風險評估的第一個也是最重要的階段是以虛擬解決方案的開發開始的,該解決方案是通過迭代過程逐步完善的。在下一個階段,按照被選設計進行原型制造并安裝到機器的三維復制品上用于測試和以后的精細調整。接下來是遵循安全防護系統的加工、組裝以及安裝。每一步都會依據安全指導方針來進行監管。
在電氣安全方面,必須要遵守類似的流程,以全面的檢查開始,識別風險區域,制定管理或減輕風險的詳細計劃。相關的評估包括負載流量研究、短路研究、整定研究、接地網研究,以及其他方面。基于這些發現,就可以修改設備上的設置,進而幫助確保設備保護、減少電弧閃光以及減少系統中斷。另一個結果所展現的形式是保護設備操作順序的優化。被認證的機器安全專家們以及電氣安全專家們應該熟悉與機器安全相關的行業標準和法規。
數字化與預測性分析
根據國際勞工組織提供的信息,在世界范圍內,每分鐘發生600起與工作相關的事故。出于對這類不斷增加的事件發生率的擔心,即便是那些具備物理安全措施的機構現在也為了適應和確保安全性而對工廠車間的操作進行數字化。
最新的工業趨勢是朝著工業4.0 發展。通過增加工廠車間里機器之間的連接性而提高了智能化水平,這讓整個供應鏈受益。實時的監控以及預測性報警,有助于緩解安全風險并提高生產率。
通過先進的數據分析在每個層面上提供的洞察力,實現自動報警、統計分析、預測以及推斷,安全事故也得以避免。預測性分析可以為企業帶來切實的好處,例如一家大型制造公司因此減少了75%的安全事故。工作場所的安全性和設備的監控是并行的。一些行業使用數字視覺技術來有效地監控遠程區域,而通過其他方式是很難監控這些地方的。
通過這種方式,工業物聯網(IIoT)也找到了其自身在預測性設備維護方面的用途,可以避免事故發生以及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對于工人們通常要暴露在危險工作環境下的行業來說,這種發展就變得特別有價值。其好處包括改善了健康和安全、產量、效率、產品質量、產值以及市場份額,抵消了最初部署基于IIoT的安全管理所必需的投資。
PPE領域的創新
可穿戴產品已經從根本上改變了個人防護設備(PPE)的概念,而且不再僅限于安全原件或手套。有了現有的在加工制造基礎設施上增加的傳感器,可以對信息進行收集、傳輸以及分析來預測和避免風險。云連接增加了與工人們分享數據的速度和效率。
工人頭盔上的射頻芯片和設備上的傳感器會監控并幫助避免安全問題和事故的發生,反過來這可以轉化成長期成本節省以及增強合規性。其他的例如增強現實和虛擬現實等新科技可以實現更有效率的安全檢測。通過模擬預期的情況、診斷問題以及將其分配給安全維護團隊,這些科技給檢測人員配備了寶貴的可視化工具。預測顯示數字化工廠是制造業的未來,可以讓機器與另一臺機器聯網并協作來獲得更快的工作和更高的效率。與此同時,當數字化技術與機器安全和電氣安全協議以及相關的軟硬件整合在一起,也會增強過程安全的管理。
流程工業的數字化轉型
戰略性設計思維能夠針對與工人安全相關的復雜和緊迫問題采取全面的方法。簡化處理機器安全和電氣安全的協議有助于減少傷害、職業暴露和傷亡事件。采用數字技術使制造商能夠超越基本的合規性,并積極制定可以提高工作人員安全和福利的政策。
通過更加智能的技術、政策以及實踐,流程工業生產制造商們可以加深員工對其的信任,并能提升業績、產能以及產出。將智能技術有效整合到制造過程中,為流程行業進入數字化未來奠定了基礎,同時對其整合更廣泛的新興技術迎合更多不同需求以增值的能力更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