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三年的研究,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HU)物理學家烏利埃爾·利維博士和他的團隊發明了一種全新的芯片技術。
這種被稱為太赫茲微芯片可以使我們的計算機和所有的光學通信設備能夠以更快的速度來運行。
到目前為止,兩大挑戰阻礙了太赫茲微芯片的制造,即過熱和可擴展性。
然而,本周在“激光與光電子評論”上發表的一篇論文中,Nano-opto Group的負責人,名譽教授約瑟夫展示了一種新的光學技術的概念,即光通信速度的光學技術概念以及電子產品的可靠性和制造可擴展性。
光通信包括所有使用光和通過光纖傳輸的技術設備,如因特網、電子郵件、短信、電話、云和數據中心等。
光通信速度是非常快的,但在微芯片中,它們變得不可靠,很難大量的復制。
現在,Levy和他的團隊使用了一種金屬-氧化氮-氮化硅(MONOS)結構,發現了一種新的集成電路,該集成電路采用閃存技術。
如果成功,這項技術將使標準的8-16千兆赫計算機運行速度提高100倍,并將使所有的光學設備更接近太赫茲芯片。
正如Uriel Levy博士所分享的,“這一發現將有助于填補‘THz鴻溝’,并創造出新的更強大的無線設備,能夠以比目前更高的速度進行傳輸數據。”
在高科技領域,這是一項改變游戲規則的技術。
該項目的Meir Grajower補充說,“現在可以用閃存技術的精度和成本效益來制造任何光學設備。”
太赫茲芯片為何那么厲害?
太赫茲波是位于微波和紅外光波段之間的一段電磁頻譜。太赫茲波具有穿透性,常用于分析不同的化學物質,由于其能量比X射線少,因此不會對人體組織或DNA造成損壞。 太赫茲波對醫學成像、通訊和藥物開發技術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但長期以來其配套設備(如太赫茲發生器或超快激光)復雜而昂貴。
美國研究人員對太赫茲設備進行了大幅簡化:將激光和反射鏡等桌面裝置移植到指尖大小的芯片上。 解決辦法在于新型的成像天線功能。當太赫茲波與芯片內部的金屬結構相互作用時,它們會產生一個復雜的電磁場分布,這是入射信號所特有的。通常情況下,這些微妙的區域被忽略,但研究人員意識到,他們可以讀取出圖案作為一種簽名,以確定電磁波。整個過程可以通過微芯片內部的微小器件來完成,它能讀取太赫茲波。
太赫茲發生方面,最大的挑戰是在微芯片中產生寬譜的太赫茲波。研究人員意識到他們可以通過在芯片上產生多個波長的電磁波來解決這個問題。然后,他們使用精確時間序列來整合這些不同波長的電磁波,創建非常尖銳的太赫茲脈沖。
太赫茲頻率的晶體管意義重大。基于此,科學家可創造出改變游戲規則的新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