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以來,兩會成為社會各界的關注點,其中涉及PE/VC投資機構的重大政策,無疑將是“跟著黨一起創業,跟著國家做投資”的重大風向指標。
3月5日上午,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召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設立國家融資擔保基金,支持優質創新型企業上市融資,將創業投資、天使投資稅收優惠政策試點范圍擴大到全國等,這對行業整體、尤其是人民幣基金來說是極大的利好。
除此之外,兩會熱議的新能源汽車一直以來也是創投領域的“新寵兒”。來自新加坡的老牌VC偉高達,已經在風口之前搶灘布局,投資以技術為導向的項目,著重打造生物醫藥、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能源以及在線教育等行業的投資版圖。
新能源汽車行業春天已來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仍是政策關注重點,在今年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多次提到了新能源汽車,包括持續推動新能源汽車以及新材料的產業發展、將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優惠政策再延長三年等。
從上游金屬礦到下游新能源汽車制造、運營等環節,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已較為完善,已然實現了從0到1的發展。隨著我國汽車行業電動化的普及,新能源汽車已經連續3年位居全球產銷第一。
中汽協的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達到79.4萬輛和77.7萬輛,連續三年位居世界首位,2017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的產量與銷量同比分別增長53.8%和53.3%。截至2017年底,全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約172.9萬輛,純電動乘用車保有量約80.1萬輛。今年1月,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為40569輛和38470輛,同比分別增長4.6倍和4.3倍。2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分別為39230輛和34420輛,同比增長分別為119.1%和95.2%。
全國人大代表、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陳虹在兩會上表示,“五年來,上汽集團新能源車銷量增長了14倍”。
浙江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在采訪時表示,吉利在新能源汽車方面的研發投入很大,與其他中國同行一樣不斷形成技術優勢、質量優勢、成本優勢,不斷擴大規模,提高用戶的消費體驗水平。“我們已經發布了‘藍色吉利行動’,到2020年吉利汽車90%以上都是新能源汽車。相信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將繼續走在世界前列。”李書福表示。
不論是蔚來汽車、威馬汽車等互聯網造車新勢力,還是一系列利好政策,無疑都是新能源汽車領域不可忽視的推動力。
偉高達投資聚焦“風口”背后的風口
中汽協秘書長助理李邵華曾公開表示,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已經逐漸從完全補貼政策引導到政策和市場共同引導的階段,在新能源汽車發展上升到國家戰略的背景下,未來會有良好的發展局面。我國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尤其是電池、電機、電控技術等在內的核心技術,啟動了一系列基礎設施建設,如關鍵技術的研發、產學研結合方面的支持等。
從這一程度上來說,偉高達的投資多聚焦于“風口”賽道上,往往也是“風口”背后的風口。
早在十年前偉高達就精準預判到了新能源汽車的廣泛應用將是未來汽車市場發展的必然趨勢,于2008年投資了深耕新能源汽車電驅動系統、有新能源汽車的動力“心臟”之稱的精進電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精進電動”)。10年后的今天,精進電動估值已是偉高達最初進入之時估值的百余倍,最好地印證了偉高達的精準預判和投資慧眼。
偉高達創始合伙人季淳鈞曾在采訪中表示,“我們較少投資前線市場,而是投資那些處于物流、供應鏈方面的企業。比如在新能源汽車行業,可能投資的方向無非三個:一是新能源汽車,從汽車本身的角度來說,很難去琢磨哪一家企業能夠脫穎而出,而且目前市場做的非常成功的也只有特斯拉。二是電池,但電池風險系數非常高,因為沒有辦法確定哪一種化學物質占據優勢;三是電機,這部分只要有技術優勢,就能占據市場。因此偉高達選擇了精進電動”。
創立于2005年的偉高達創投,是風險投資領域領軍者,專注于亞洲乃至國際市場的風險資本投資,旨在投資具有高成長性的標的公司,為投資人帶來長期穩定的投資回報。截至2017年底,偉高達已經成功募集并管理了5支美元基金和1支人民幣基金,已募集總規模達4億美元左右。現公司重點關注生物醫藥、新能源、在線教育、人工智能等投資領域,看好深度技術驅動型優質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