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通信與網絡 > 設計應用 > SAW溫度傳感器測溫系統中的天線設計
SAW溫度傳感器測溫系統中的天線設計
2018年電子技術應用第1期
齊本勝,韓 燕,談俊燕,蔡春華
河海大學 物聯網工程學院,江蘇 常州 213022
摘要: 為實現對電力設備接點的測溫,設計了基于聲表面波的無源無線溫度傳感器的測溫方案,具體研究其天線設計以及天線和傳感器的匹配方法。方案中讀寫器天線采用平面倒F天線,傳感器天線采用法向模螺旋天線。通過仿真分析和優化設計使得兩款天線的諧振頻率均為915 MHz,駐波比均小于1.5,達到了系統要求。通過改變饋點位置實現了平面倒F天線的匹配,法向模螺旋天線的匹配采用了Smith v2.0軟件,最終兩款天線的阻抗均為50 Ω。
中圖分類號: TN82
文獻標識碼: A
DOI:10.16157/j.issn.0258-7998.171099
中文引用格式: 齊本勝,韓燕,談俊燕,等. SAW溫度傳感器測溫系統中的天線設計[J].電子技術應用,2018,44(1):91-95.
英文引用格式: Qi Bensheng,Han Yan,Tan Junyan,et al. Antenna design of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system based on SAW temperature sensor[J]. Application of Electronic Technique,2018,44(1):91-95.

Antenna design of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system based on SAW temperature sensor
Qi Bensheng,Han Yan,Tan Junyan,Cai Chunhua
College of Internet of Things Engineering,Hohai University,Changzhou 213022,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measure the junction temperature of power equipment, a novel strategy of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based on surface acoustic wave passive wireless temperature sensor is designed. The antennas and the matching methods of antennas and sensors are also discussed. In the design, the reader antenna is designed as the planar inverted-F antenna, and the sensor antenna is designed as the normal mode helical antenna. By simulation analysis and optimization design, the center frequency of the antennas both are 915 MHz and the voltage standing wave ratio are less than 1.5, meeting the system requirements. The matching method of the planar inverted-F antenna is obtained through the location change of the feed point. The smith v2.0 is utilized to match the normal mode helical antenna. Finally, both antenna designs meet the requirements with the impedances of about 50 Ω.
Key words : surface acoustic wave temperature sensor;planar inverted-F antenna;normal mode helical antenna

0 引言

    在許多電力設備中,由于安裝工藝及運行老化等原因,其電力線接點的接觸電阻變大,進而導致溫度升高,嚴重時會使接點熔斷,造成供電故障[1-2]。為了避免這種安全隱患,需要設計開發一套溫度監測裝置。

    傳統溫度傳感器無法在高電壓、大電流等惡劣環境下進行連續不斷的溫度監測,而聲表面波溫度傳感器可以結合天線系統實現無線無源檢測,在上述惡劣環境下正常工作[3-4]。Lee Keekeun[5]和FACHBERGER R[6]等人設計了延遲線型聲表面波溫度傳感器,一個中心頻率為440 MHz,另一個為2.4 GHz,后者可用于高溫環境的溫度檢測,但兩者最大有效檢測距離都不遠。凌明芳和祝運海[7]對聲表面波諧振器型溫度傳感器的電路進行了設計,測試數據說明:聲表面波諧振型溫度傳感器具有頻率穩定性高、線性度好等優點,適合高精度溫度場合的測試。根據國內外研究現狀,可以總結出諧振型聲表面波溫度傳感器,具有可靠性好、靈敏度高等優點,相比較延遲線型,更適合無線檢測。

    平面倒F天線,即PIFA天線,具有不受金屬體影響、便于集成、有自己的參考平面等優點[8-10],作為系統發射天線,與讀寫器相連,負責發射激勵信號和接收反射信號。法向模螺旋因其尺寸小、輻射為全向輻射等特點而作為系統的接收天線,負責接收來自發射天線的信號,并傳遞給聲表面波溫度傳器。因此本系統發射天線為PIFA,接收天線為法向模螺旋天線

1 系統整體設計

    SAW(Surface Acoustic Wave)溫度傳感器采用聲表面波技術,與傳統傳感器相比,它具有精度高、靈敏度高、易集成、功耗低等優點,最突出的是其可以在高電壓、大電流的惡劣環境中連續工作。

    SAW傳感器大致可以分為4種類型:有源延遲線型、有源諧振型、無源延遲線型和無源諧振型。本系統中使用的是無源諧振型SAW傳感器,相比較其他類型,具有無源、靈敏度高等優點,且更適合無線溫度檢測。系統的整體設計圖如圖1所示。

tx4-t1.gif

    工作原理:讀寫器產生一個激勵信號,PIFA天線接收并發射此激勵信號。法向模螺旋天線利用接收的信號驅動SAW溫度傳感器,其叉指換能器將接收到的電信號轉換為聲信號。當SAW傳感器的壓電基片上的溫度發生變化時,聲表面波的傳播速度就會改變,從而使SAW傳感器的諧振頻率發生變化。聲信號經過反射柵之后回到叉指換能器,叉指換能器將其轉換為電信號,通過法向模螺旋天線將帶有溫度信息的信號反饋給讀寫器。最后讀寫器通過比較兩個信號頻率的變化,結合頻率和溫度的關系,得到溫度值。

2 PIFA天線的設計

2.1 模型設計

    采用典型PIFA天線作為傳感器的信號接收及輻射單元,其基本結構如圖2所示。PIFA天線主要包括接地平面、輻射單元、短路金屬片和同軸饋線,L1和W1分別為輻射單元的長度和寬度,SW和H分別為短路金屬片的寬度和高度。

tx4-t2.gif

    (1)輻射單元的設計

    PIFA天線輻射單元的長度L1與寬度W1的和,與中心工作波長λc的關系為:

    tx4-gs1.gif

    本系統中天線的中心工作頻率為915 MHz,因此,λc的值約為327.87 mm。根據式(1),則可得到L1與W1和的值。本設計最初模型中,L1為55 mm,W1為32 mm。

    (2)短路金屬片的設計

    短路金屬片的寬度SW對天線的諧振頻率和有效帶寬都有影響,本設計中最初模型SW的值為5 mm。

    (3)饋電點的設計

    本設計中,饋電方式采用同軸饋電。同軸線的圓心位置坐標為(Xf,Yf,0),內徑用r1表示,外徑用r2表示。其中Xf和Yf的值分別取16 mm和5 mm,r1和r2的值分別為0.25 mm和0.59 mm。

    (4)接地平面的設計

    接地平面作為PIFA天線的參考平面,影響著諧振頻率、帶寬、增益等特性,其長度Lg和寬度Wg的和可以取0.5 λc。本設計中,λc為327.87 mm,所以Lg可取120 mm,Wg可取58 mm。

2.2 仿真結果分析

    通過仿真,得到回波損耗S11的掃頻結果,可以得到PIFA天線的中心工作頻率(諧振頻率)為915 MHz,10 dB帶寬約為101 MHz(872.1 MHz~973.5 MHz),大于80 MHz,滿足本設計的要求。

    圖3為PIFA天線在xz和yz截面上的增益方向圖。輻射表面是基于球坐標下定義的,因此tx4-t12-x1.gif=0°的平面為xz平面,圖中實線是xz截面上的增益方向圖;tx4-t12-x1.gif=90°的平面為yz平面,圖中虛線是yz截面上的增益方向圖。m1是增益最大點,位于輻射單元的正上方,增益為3.34 dB,m2的增益約為0.55 dB。

tx4-t3.gif

    PIFA天線的駐波比曲線如圖4,圖中m1點表示當PIFA天線工作在中心頻率915 MHz時,駐波比約為1.24,小于1.5,說明PIFA此時的工作狀態接近行波,傳輸特性比較理想,符合設計目標。

tx4-t4.gif

2.3 優化設計

    為了得到最優的天線結構尺寸,對天線的主要參數進行了仿真和優化。

    (1)天線高度對工作頻率和帶寬的影響

    天線高度用變量H表示,由圖5中的m1、m2、m3點可以看出H值為8 mm、10 mm、12 mm時,諧振頻率分別為940 MHz、915 MHz、883 MHz,同時對應的10 dB帶寬分別為44 MHz、101.4 MHz和105.4 MHz。則可得出結論:隨著H的增加,PIFA天線的工作頻率逐漸減小,帶寬逐漸變大。實際應用中,H的高度一般禁止低于6 mm,不高于12 mm,本設計中H選擇10 mm。

tx4-t5.gif

    (2)短路金屬片寬度對工作頻率和帶寬的影響

    用變量SW表示PIFA天線的短路金屬片的寬度。由圖6中的m1、m2、m3可以看出,當SW為7.2 mm、5.2 mm、3.2 mm時,對應的諧振頻率為901 MHz、915 MHz、928 MHz,且對應的10 dB帶寬分別為111.8 MHz、101.4 MHz和53.3 MHz。因此,在保持其他參數不變時,短路金屬片的寬度越小,PIFA天線的中心工作頻率越低,帶寬越窄。

tx4-t6.gif

    (3)接地平面的寬度對工作頻率和帶寬的影響

    用變量Wg表示PIFA天線接地平面的寬度,圖7為參數掃描分析結果,可以看出,隨著接地平面的寬度Wg的增大,PIFA天線的諧振頻率幾乎不變化,但是帶寬變化較顯著。即保持其他不變時,當Wg從48 mm變化到58 mm時,PIFA天線的帶寬逐漸減小。

tx4-t7.gif

    (4)PIFA天線的阻抗匹配

    阻抗匹配的方法有很多,可以調節天線結構或者尺寸,也可以增加匹配網絡。由于PIFA天線的饋電點的位置對輸入阻抗影響很大,所以通過改變饋電點的位置進行阻抗匹配。主要改變W1的值,使同軸饋線的x軸圓心坐標Xf(Xf=W1/2)發生改變,根據仿真結果,還需要微調同軸饋線的y軸圓心坐標Yf和其他尺寸,才能達到預期目標。匹配后PIFA天線在中心工作頻率915 MHz時,輸入阻抗為(50-j 10)Ω,達到了設計要求。

3 法向模螺旋天線的設計

3.1 模型設計

    (1)參數計算:本系統的中心工作頻率fc為915 MHz,中心工作波長λc的計算公式為:

tx4-gs2-4.gif

    螺旋天線的特性由πD<λ決定,本設計中,πD<0.5 λ,因此為法向模螺旋天線。

tx4-t8.gif

    (2)邊界條件的設置:HFSS分析天線時,首先需要對輻射邊界進行設置,而且輻射表面和輻射體的距離必須大于四分之一工作波長。根據法向模螺旋天線的結構,創建一個長方體模型,其頂點坐標為(-90,-90,-90),每個軸長均為180 mm,材質為air,命名為AirBox。長方體模型建好之后,需要將其表面設置為輻射邊界條件。

    (3)激勵端口的設置:HFSS中有許多激勵方式,由于本設計法向模天線的輸入端口在模型的內部,所以使用集總端口激勵 (Lumped Port),端口阻抗設置為50 Ω。

    (4)求解設置:設置求解頻率為915 MHz,網格剖分的最大迭代次數取15,收斂誤差一般為0.02。掃頻范圍定為0.5 GHz~1.5 GHz,步長為0.01 GHz,方式為Linear Step。

3.2 仿真結果與分析

    根據以上參數計算和設置,建立HFSS模型,法向模螺旋天線主要由螺旋線圈、接地板和PCB板組成。在本設計中,螺旋線圈的圈數設置為9.5圈,螺距設置為2 mm;接地板的大小為27 mm×30 mm;激勵方式為集總端口激勵;PCB板體積為30 mm×30 mm×1 mm。

    仿真結果表明,法向模螺旋天線在中心工作頻率915 MHz時,電壓駐波比約為1.48,小于1.5,說明匹配較好,傳輸特性良好,達到了本設計的目標。

    法向模螺旋天線的xz面增益方向圖如圖9所示,此時,天線的最大輻射方向在與螺旋軸線垂直的平面內,在包含其軸線的任意一個平面內的方向圖為8字形。圖中m1點為最大增益點,可以看出本設計的最大增益約為1.39 dB,大于0,達到了螺旋天線的設計目標。

tx4-t9.gif

3.3 優化設計

    (1)螺距對工作頻率影響

    法向模螺旋天線的螺距用變量S表示,由圖10可以得出結論:保持其他尺寸不變,改變螺距S,法向螺旋天線的中心工作頻率會隨S的增加而改變,先增加后減小。因此在設計中,首先要找到拐點,在拐點之前,中心工作頻率要隨S的增加而增加,在拐點之后,中心工作頻率要隨S的增加而減小,然后再根據設計目標縮小范圍。

tx4-t10.gif

    (2)圈數對工作頻率的影響

    法向模螺旋天線的圈數用變量N表示,從圖11中可以看出,N值分別為7.5 mm、8.5 mm、9.5 mm、10.5 mm、11.5 mm時,對應的諧振頻率分別為1 054 MHz、978 MHz、915 MHz、858 MHz、796 MHz。由仿真結果可以看出:在保持其他尺寸不變的前提下,圈數N的增加會導致法向模螺旋天線的中心工作頻率逐漸減小。

tx4-t11.gif

    (3)法向模螺旋天線的匹配

    對于法向模螺旋天線,本設計中采用Smith v2.0軟件進行阻抗匹配,其本質是利用史密斯圓圖原理進行阻抗匹配。圖12為本設計采用Smith v2.0軟件對法向螺旋天線進行的匹配,設置頻率為915 MHz,輸入最初的阻抗為(11.628+j0.119) Ω,得到其在Smith圓圖的位置為點1,經過串聯一個電感,并聯一個電容,阻抗可達到50 Ω。在Smith圓圖中表現為:點1先順時針旋轉到點2,再順時針旋轉到點3,完成匹配。在實物制作時,電感和電容的值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調整。

tx4-t12.gif

4 結論

    本文主要設計了無源無線SAW溫度傳感器測溫系統中的發射和接收兩款天線。根據發射天線和接收天線分工的不同,結合應用場景,選擇讀寫器天線設計為PIFA天線,傳感器天線設計為法向模螺旋天線。通過建立模型及優化設計和匹配設計,最終達到了設計目標。仿真結果表明,兩款天線的諧振頻率均為915 MHz,駐波比均小于1.5,輸入阻抗均達到50 Ω左右,實現了匹配,PIFA天線的最大增益為3.34 dB,法向模螺旋天線的增益為1.39 dB,符合設計中的參數要求。

參考文獻

[1] 蔣遠東.基于無源無線傳感技術的高壓開關柜溫度在線監測[J].南方電網技術,2011,5(S2):128-130.

[2] Han Yulin,Li Zhen,Qi Zhenwei,et al.Design of temperature sensor array in smart electric grid based on SAW resonators[C].Proceedings of the Piezoelectricity,Acoustic Waves and Device Applications(SPAWDA).IEEE,2012:387-390.

[3] STEVENS D S,ANDLE J C,SABAH S,et al.Applications of wireless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using saw resonators[C].Four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Acoustic Wave Devices for Future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Chiba University,Japan,2010.

[4] 張寶珠.面向智能電網的無源無線溫度傳感系統[J].中國機械,2014(2):184-184.

[5] Lee Keekeun,Wang Wen,Kim Taehyun,et al.A novel 440 MHz wireless SAW microsensor integrated with pressure temperature sensors and ID tag[J].Journal of Micromechanics & Microengineering,2007,17(3):515-523.

[6] FACHBERGER R,ERLACHER A.Monitoring of the temperature inside a lining of a metallurgical vessel using a SAW temperature sensor[J].Procedia Chemistry,2009,1(1):1239-1242.

[7] 凌明芳,祝運海.SAW諧振器型溫度傳感器[J].儀表技術與傳感器,1997(12):8-10.

[8] BELHADEF Y,HACENE N B.PIFAS antennas design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C].Systems, Signal Processing and their Applications(WOSSPA),2011 7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IEEE,2011:119-122.

[9] MARROCCO G.The art of UHF RFID antenna design:impedance-matching and size-reduction techniques[J].IEEE Antennas & Propagation Magazine,2008,50(1):66-79.

[10] 楊成利,宋守云.影響PIFA天線S參數因素的研究[J].河南機電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17(6):77-78.

[11] 康行健.天線原理與設計[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1993.

此內容為AET網站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美女被艹免费视频| 99精品在线观看视频| 欧美大bbbxxx视频| 午夜视频在线在免费| 精品福利视频导航| 大陆老太交xxxxxhd在线| 久久久久久久久蜜桃| 香蕉网在线播放| 在线中文字幕有码中文| 亚洲不卡中文字幕无码| 精品亚洲A∨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 妞干网免费视频| 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浴池 | 国模无码视频一区|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精彩视频| 最近2018免费中文字幕视频| 啦啦啦中文在线视频6| 欧美成人久久久| 无限在线观看下载免费视频| 亚洲性猛交xx乱| 福利视频第一页| 国产精品乱码在线观看| videoshd泰国| 无码av中文一区二区三区桃花岛| 亚洲a级在线观看| 毛片女女女女女女女女女| 十二以下岁女子毛片免费| 麻豆tv入口在线看| 国产精品深爱在线| caoporn97在线视频| 极品丝袜乱系列全集| 亚洲精品无码人妻无码| 麻豆精品不卡国产免费看| 国产色无码精品视频国产| xxxxx做受大片视频免费|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 久热综合在线亚洲精品| 欧美成人观看免费完全| 亚洲黄色高清视频| 精品人妻潮喷久久久又裸又黄| 国产一级黄色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