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特爾近日舉辦的5G媒體溝通會上,英特爾平臺工程事業部無線標準首席技術專家、英特爾院士吳耕表示,5G是起點但不是終點,它是通信和計算的融合。他補充說,現在,我們已經開始用計算來解決通信問題;未來,行業將迎來用通信技術解決計算問題的變革。
5G是起點不是終點
對于5G,英特爾有自己的認知。在英特爾看來,作為下一代無線通信技術的5G具備以下特點:極速高效,其數據傳輸速度將是目前4GLTE網絡的十到百倍;極高的網絡穩定性和超低延遲率,5G延遲將僅為1毫秒或更低,幾乎是瞬時通信;是第一個可擴展、多功能的多元異構網絡,融合了2.5G、3G、4G、LTE、WiFi、毫米波等多種無線技術;不僅要連接人,還需要連接數以億計的互聯設備;不只是一種無線技術,它還融合了計算和云技術,讓萬物智能互聯;要求全面的網絡轉型,以具備虛擬核心網、基于云的架構以及先進的數據分析能力。
在吳耕眼里,5G不是簡單的移動通信技術的迭代,而是下一輪技術革命的重要轉折點。“實際上需要對網絡、移動平臺、終端,從架構、形態、設計上的革新,這是5G同其他幾代技術不一樣的地方。”
從網絡層面來看,5G是非均勻的網絡擴容。吳耕表示:“今天我們看到的通信網已經開始轉型,比如有內容分發網,已經不完全是傳統意義上的通信網了,因此要用計算技術來解決通信問題。”對于下一步網絡的演進目標,吳耕認為是信息網。對此,他解釋說:“信息網的通信功能不斷加強,一代一代不斷升級,除了通信功能外,更重要的是它集運算和存儲為一體,因此,今后的信息網是集網絡通信、運算、存儲三位一體的網絡。”
對于終端,吳耕認為終端將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終端,而是移動網絡上的節點。他表示,今后的網絡架構可能是終端和邊緣云,而不是終端和遠云的簡單結構,網絡功能不斷下移,與之相伴的是邊緣云下沉至終端。而終端也不再是“終”端,通信到此不會停止,而是新一輪通信的起點,可以被認為是新一代移動通信節點的起點。他舉例說:“現在的基站都是固定不動的,今后這些移動終端都變成基站,屆時,空中接口設計、元件設計、網絡架構、網絡管理都將不同于現在的形態。”
5G的發展將會產生很多新業態,比如可穿戴設備、無人機等。對此,吳耕表示,所有的新技術肯定要先為人服務,“5G首先要解決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通信問題,它最先受益的應該是人,然后,才是物和物之間的連接以及衍生的運營模式問題。”他表示,以電信運營商為基礎的通信網絡向更廣泛、即時響應、智能互聯進行演進,只有這樣,5G才能提升整個人類生活的技術水平,為全社會的信息化、智能化作貢獻。
英特爾力促5G產業良性循環
如何擁抱5G時代?這是整個信息通信行業都在思考的問題。吳耕表示,其實,英特爾在2012年就開始對下一個十年進行了布局。他介紹說,首先,與全球產業鏈繼續進行大規模的合作,合作力度要超過4G時代。其次,頻譜利用率、新的空中接口都要達到新的水平,在不同的頻段解決關鍵技術問題。再次,對運營模式和經營模式進行突破。最后,把所有的“物”連到5G網絡上去,網絡從以人為本變成以物為本。他補充說:“英特爾對5G產業在分步推進中,今年、明年要集中提高寬帶通信技術能力,包括高頻的應用、對非授權頻譜的應用。”
事實上,英特爾在努力打造5G端到端解決方案。據了解,在設備端,英特爾致力于與合作伙伴一起開發這樣的創新性設備,并研究在5G條件下的使用模式;在無線通信技術方面,英特爾為廣泛的聯網設備提供了無線通信解決方案,同時在毫米波等關鍵技術上擁有強大的競爭優勢;在網絡端,英特爾提供網絡轉型所需的構建模塊;在云端,英特爾強大的數據處理和分析能力也為5G時代的到來提供助力。
用計算技術解決通信問題也是英特爾的強項。吳耕表示,對于英特爾而言,是要形成一種新的良性循環,通過這種良性循環,物、人、終端、網絡、通信和運算實現完美組合,能夠創造一個新的智能互聯世界,讓全球的產業能夠提升到新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