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2015中國(廣州)機器人產業發展大會在廣州召開,本屆大會以《智造-創新-共贏》為主題。香港科技大學機器人研究院院長、港科大教授王熠發表演講,他表示工業機器人的裝機量,主要不是在汽車行業上了,主要是在零零散散的電子產品,所以在中國來講,這方面是最有市場。
以下為文字實錄:
王煜:大家下午好!向大家介紹一下香港在機器人研究和產業發展方面的一些情況,尤其是我們香港科技大學,國內現在機器人產業推動力很大,有些學者或者領導很關心香港在這方面做出了什么,我們要利用這個機會稍微講一講香港科技大學機器人最近的一些動向,這個研究院成立非常新,實際上是今年才新成立,首任院長上任才兩個禮拜。
實際上學習做這件事是有兩個因素,一個因素是我們內部的因素,另外一個因素是外界的形式和動力,內部來講,你們如果對香港科大比較熟悉的話,我們學校今年是25周年成立紀念日,學校有一系列的活動來慶祝我們25周年所取得的比較好的成果,大家可能都很清楚香港科大,特別是在工科方面是非常強的,我們的科研水平在全球來講都不差,這是我們的名譽,學校想利用這25周年繼續把學校以后25年或者十年的發展,能夠有一個明確的方向和定位,也就是說我們要做一個戰略性的發展,學校內部大家動腦筋就想出來了叫五個戰略發展方向,我們叫無人自動化技術的機器人,列入將來發展方向之一。
主要還是推動科研,再加上創業,要給我們新的學校有一定的機會,讓他們自己能夠把他做的東西推到市場上去,外邊的因素,有兩層,一層是香港本身這幾年的變化,你們也知道香港這一年鬧得很厲害,比如占中,但是這些都已經過去了,大家覺得沒有必要再吵架了,吵來吵去沒辦法往前走,香港現在很團結,現在要好好地把香港社會經濟做好,香港剛剛成立了科技局,科技局的任務就是要把創新和創業作為香港下一步發展的大目標,提出了一個叫再工業化的目標,也就是說我們現在不是很強的科研機構,但是我們的工業程度很低很低,所以喜歡科技,喜歡技術的年輕人,基本上沒有出路,你想干科技,你沒有工作去找,但是香港認為,工業的發展非常重要,現在的GDP,工業占的比例1%以下,連1%都不到,這個太小了,新加坡有20%的GDP是從制造業和工業過來的,所以香港政府希望有新的工業發展起來,所以讓科技局來起這個頭。
再一個,大家都知道,現在機器人發展在國內和國際上非常的猛,一個是因為技術的發展到了一定的層次,使得機器人能夠做一些可以事情,第二個,國內對機器人的需求越來越多,主要是我們勞動力的壓力,還有基礎水平的提升,這也就剛好和香港再工業化,學校就決定成立機器人研究院。
我們機器人研究院要做什么事情呢?我下來就快點跟大家介紹一下,直觀來看,光看香港是不行的,香港的想法就是高科技,做技術,然后由技術人員來把產品、軟件做起來,珠三角對我們來說,是需要進入的,市場很大,對我們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們的立足點要在香港,也會在深圳,也會在中國。學校現在在三個地方都有我們的研究院或者是我們的分校,以后再跟大家講一講,其他的就不要講得那么深了。
下來我們要做些什么事呢?這個研究院和我們國內的研究院非常不一樣,不是一個獨立的研究機構,我作為一個院長,其實就是不同系的教授,無非就是作為一個平臺,這個平臺有一定的目標,現在來講,是我們機器人研究院主要的成員之一,每一個老師都要去講我在干什么,你到我的研究院來,跟我一起出去。對你有什么好處,你有做什么技術,我怎么幫你拿到那邊去,我最主要的工作主要是收買,第二個是說服領導,讓領導給我們一定的資源,現在給了我們五個人的名額。學校給了我600平方米的實驗室,這在香港來講,這是一塊黃金呀,怎么樣把它好好用起來,人和地是最好的資源,錢就一分錢都沒有,下一步我們就要拿香港的項目和國內的項目來做。從結構、框架上來講,基本上就是一個過程。
為什么我們很有信心做這個呢?我們有優異的成就,這個成就怎么來的呢?就是我們幾年中,就有機器人的課程,第二門課是研究院的學生來做的事情,把課里面的項目做完了以后,這個學校叫汪濤,他就在學校里開辦公室,學校就給他一個小小的孵化器,他現在非常支持我們學校,做機器人研究工作,還有校長、副校長。
再一個,全世界做工科方面,都認為你不做機器人,你就落伍了,就是你非做,就是別人有,你也得有,所以我們有沒有是不幸的,學校光靠那邊來做是不值的,現在學校里邊,作為我們研究院的一部分工作,繼續組織學生梯隊,去做各種各樣的項目,爭取從他們的項目中,把自己的一些想法、新的一些概念能夠變成創業和產品。這方面我就不多講了。
機器人的發展來講,就不再重復了,這個形勢是比較樂觀的,從我們國內來講,最近大家都聽了,早些的時候就是富士康,富士康把這個事情看得比較重,現在大概有五六萬臺的機器人在用了,但是它的層次不是那么高,從國內的發展來講,機器人的需求非常重要,首先我們研究院來講,你要有關鍵技術,你沒有關鍵技術,就要往下一層走了,對學校來講,還是關鍵技術的研發,集成做得就不會那么多了,關鍵技術有八大點,就不一一給大家重復了。
有了這些關鍵技術,就可以把它集成起來,我們機器人研究院列了這么五個比較大的方向,現在不重復來給大家講,第一個我們還是做工業應用機器人,主要以電子產品的裝配為主,因為在深圳、東莞,有上千家做電子產品的,這里邊用的勞動力還是比較密集的,工業機器人的應用來講,還是有一定的可能性,實際上深圳和東莞已經有好幾家做集成的,機器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還有各式各樣的,我們這也是其中的一家。
第二個大的方向,就是無人飛機和無人車,無人機一定是我們要加強來做的,因為大家會支持我們來做這個事,有些新的技術要求,希望能夠開拓一些新的市場,特別是農業、石油、油田的市場,不僅僅是消費市場,而且是工業市場,我們在無人機方面一定要做,無人車,大家都不明朗怎么做,香港做無人車就比較難了。
我就不再重復上午聽到的內容了。工業機器人的裝機量,是全球第一了,而且工業機器人的裝機量,主要不是在汽車行業上了,主要是在零零散散的電子產品。所以在中國來講,這方面是最有市場,但是也是比較難的,電子產品稍微難一點,所以我們一個目標就是圍繞深圳做電子產品企業的需求,主要是能夠把工業自動化,包括機器人的3C產品,包括手機這一類的東西,這些工藝相當的規范。但是它對不同的產品,有不同的工藝,然后勞動量也比較密集,所以我們現在已經把工藝系統都比較明朗了。下一步就是如何能夠把自動化的原件集成起來,這里想比較的就是剛才提到的汽車方面運用到的機器人。
實際上如果你要和電子產品來比的話,電子產品市場上需求的機器人數量一定會更多更多,你看看上邊講到,在我們中國,做汽車用的工人是300-500多萬人,實際上在做電子產品的工人在國內差不多有2000萬,所以電子產品用的人的密集度相當復雜,但是怎么做,現在不是很規范,也有很難的問題,還有一些,牽涉到我們民生的一些應用,像醫療,小家庭,還有自動化系統,醫療這個現在都很難看得出來怎么做,日本人做了很多年,成功的情況不是太好,醫療機器人最主要就是要進入它的應用。這一點,對于我們科大機器人研究院來講,現在我們不去碰最硬的骨頭,而是最大的市場。
最后,就稍微地講一講我們的四大研究方向,無人車,無人應用系統,智能制造,工業4.0,智能家庭和智能城市,香港政府現在把東九龍劃出來了,要作為智能城市的試點去,所以我們會有一些方面的人來參與,包括所謂的IOT,叫物聯網,大數據。
還有一部分,就是人機互動,主要是因為我們做腦神經方面的,還有一些臉面和語音出入以來,下一步的目標就是在交易方面,我們要設立機器人的碩士和機器人博士學,這個可能學習2-3年的時間,深圳這邊有些做機器人了,大家非常希望把我的研究院作為它的黃埔軍校,但我們也希望我們能有這個本事,提供出來的學生給全國任何一個地方,所以教育是一個很重要的內容。
最后,我們還有第三個環節,就是讓學生能夠有創業的精神,特別是創業的人,給他們提供這個機會,讓他們在做項目的時候,能夠把他的東西從長遠的角度來看,作為一個產品發展下去,學校有孵化器,深圳有一個研究教育院,有一棟大樓,在南沙,我們有一個分校,最新的一個就是在東莞有一個廣東機器人創新創業基地,那邊有更多的房子,更多的地,更多的資金,可以作為第三個階段的時候,學校做完項目,再到東莞去,所以我們把這些設施和資源都基本上規劃好了。
最終,我們這個研究院不僅僅是在推動純粹的機器人方面的研究,它是要有科研、要有教育,還要有創業。同時,從香港政府的角度來講,香港的年輕人都可以看到出路,不一定要去銀行,從政府的角度上來講,也能比較穩定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