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對充電樁行業發展的思路
根據目前產業政策,國家發展新能源汽車的目標堅固,而對于充電樁的定位是“加快發展、適度超前。同時,以前期之市場無序發展亂象,以實際產業推進的重重困難,以目前新能源汽車實際的市場接受和推廣程度,充電樁必須“又好又快,適度超前”的發展,才能滿足這個政策導向的要求。而在“又好又快”的選擇中,標準先行、規范管理、多頭并舉、因勢利導,可能是國家政策層面的選擇。
標準方面:按照一則電聯會的“關于開展電動汽車傳導充電互操作性測試活動的通知”預判,相關技術標準全套成熟要道2015年年底才可以報審,2016年出臺。
規范方面:以目前國家電網對充電樁的意興闌珊,作為包袱相對少,市場化程度相對高的鐵塔公司,正好可能承擔國家“把充電樁任務交給”的責任。在電信基站的運營方面,目前鐵塔公司已經交出一份答卷。鐵塔周歲,目前立即散發整合有功的消息。見原文,節約了18萬個站點建設,節約379億建設費用,8億維護費,25億場租費(索引7)。而就充電樁產業看,本來也就涉及到資金、場地、技能整合的問題。電信基站的運營模式,給充電樁的運營提供了一個思路。
多頭并舉:既然按照鐵塔公司的模式,參考鐵塔招標運營、管建分離的套路,則由鐵塔公司上承國務院規劃任務,依據國頒技術標準統一通信接口、電力標準;同時匯編充電樁的發展計劃,出面和各種場地資源進行談判(包括城市中的地段物業、城際見的高速通路);然后鐵塔公司招標選型,發布施工建設計劃,由對應工程公司承建。如此,將 形成一個以鐵塔公司為龍頭,承建商外圍,標準方、車廠方、設備方為產業鏈的形態。
因勢利導:在上述構架下, 未來新興互聯網企業如果要做各種O2O的業務,將必須和鐵塔公司打交道,一個控制未來車聯網世界的樞紐由此產生。國家資本主義,控制樞紐,控制基礎設施,控制資金流、信息流入口,躺著掙錢。
充電樁行業的黑天鵝風險
就目前的充電樁生意,最大的風險有二,其一是國家政策風險;其二就是安全問題。
隨著檢查國家標準方面的進度情況、規劃方面的出臺路徑,目前政策風險正在逐步消退。行業領域的發展路徑應該更加清晰和完整。而在國家正式的交辦任務給鐵塔之前,會存在一個跑馬圈地過程,這個過程是當前一部分場內玩家的生死時速。而跑馬圈地發展中,最大的問題可能就是安全問題,一旦出現類似4月份普天在深圳的過沖自燃事件以及升級之,則對應的企業將受到致命打擊。
因此,如果對充電樁企業進行長期投資,勢必注意重倉時候考察其技術風控方面的能力。如果僅僅以市值、PE、營收等指標看問題,可能遭遇黑天鵝,則損失重大。
長期投資潛在標的
2015年9月25日上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推進城市停車場和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政策吹風會。國家能源局副局長鄭柵潔在介紹相關情況時表示,9月23號上午,國務院常委會已經研究通過了《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即將發布實施。這個指導意見出臺后,可能可以一窺長期投資。
A股市場的短期炒作,一般以政策新聞等事件驅動,其短期炒作龍頭主要是看流通盤、籌碼形態、技術指標等要素,而實際業績、內在產品、技術優勢等需要“轉個彎”才能被散戶理解的內容,往往不是龍頭標準。主力用連續漲停和拉升以及券商吹票文章來告訴跟風盤那個是龍頭。
反之,如果是長期投資,最終還是要評估政策匹配度,持續經營能力,產業布局和技術優勢。其中,有的是大國企,充電樁業務只是其業務之一,而因為可能的國企病,更應該全面評估而不是以充電樁企業來炒作;而一部分小型廠商上市公司,又面臨布局促狹,市場拓展主要在故事階段,長期跟蹤投資還需要審慎。
我們逐一追加點評:(主要依據2014年的14家充電樁企業財報分析和經營情況內容)
1、許繼電氣
反彈中非龍頭,技術形態一般。沒有將充電樁業務單列為公司主營,其主要業務還是特高壓傳輸等重大工程。雖然中標充換電站等業務,但是其主營非此,業務占比短期大幅提高不太可能;而公司目前受困于大型工程合同減少,利潤下滑。
2、上海普天
反彈龍頭,市場炒作厲害,已經新高。但是公司業績下滑也厲害。而在公司半年報的董事會報告中直言:其中充電樁業務占公司總銷售收入的比重不高,對公司業績未有太大影響。
3、動力源
反彈非龍頭,業績下滑。公司半年報分析自稱“核心競爭力未有改變”。主營業務未見單列,募集資金投向未見單列。
4、國電南瑞
不見反彈,市場認可度差。業績下滑厲害。雖然半年報中標記了不少充電樁業務,但是公司整體業績受到軌交信號、新能源發電等影響更多。而從公司業務布局層面看,涉及也不大。
5、中恒電氣
反彈度不高,但是實際業績增速較高。公司半年報自稱:報告期內,公司新能源領域電動汽車充電設備以及數據中心高壓直流電源系統(HVDC)的業務拓展得到了進一步的推廣,能源互聯網戰略規劃落地實施成效顯著,產業布局已見雛形,各業務板塊發展良好,公司業績實現持續增長。研發出ZHC系列充電模塊產品,成功中標國家電網公司電動汽車充換電設備2014年第四批招標項目。其總市值95億,PE高達75。
6、國電南自
反彈度差,技術形態不好。公司業績一般。公司信息安防業務訂貨嚴重下滑及新能源總包業務訂貨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充電業務非主營業務,未來空間受限。
7、和順電氣
反彈度較高,有一定市場認可度,小市值26億,PE78。公司三大主營業務中,防止竊電、電波消諧都毛利不高且業績下降;而充電樁業務毛利率高達111%且占比提升。公司公告也稱公司于2014年7月成立了艾能特(蘇州)能源技術有限公司,以做大做強公司的智能化節能化電能質量產品;在產品方面,公司重點加強了電動汽車充換電設備的市場開拓,截止報告期末公司的電動汽車充換電設備已在多個省市取得訂單;在技術研發方面,公司進一步完善了電動汽車充換電設備、SVG、HVQC、HMCR等電能質量產品,提高了產品競爭力。
8、萬馬股份
強勁反彈。號稱充電樁4大概念股之一(另外3個是奧特迅、特銳德、中恒電氣)。新能源有專門板塊,布局方面搞“互聯網+充電運營”新生態,搭建“設備+服務+運營”的垂直產業鏈。
9、思源電氣
幾乎沒有反彈。業績中規中矩,輸配電企業,市值70億,流值50億,PE24,市凈率不到2。產品毛利率34%,公司現金控制能力提升,大量投資貨幣基金和理財產品。
10、特銳德
強勁反彈,技術形態好。明確將充電業務例如主營,明確的充電業務規劃,專門的募資項目(6個億),投資標的也圍繞充電業務布局(例如投資第一電動網等)。與全國多個城市達成了初步合作意向,通過與政府、電動車制造商、終端用戶等上下游的互相配合,在新能源汽車推廣及“電動汽車群智能充電系統”應用方面扎實推進。150億市值,85PE,略高。
特銳德是一個充電樁的優質標的。但是,風險角度看,公司自承: 特銳德電動汽車充電的商業模式是免費投資汽車充電系統,短期通過收取充電服務費盈利,規模效應及互聯網盈利模式短期內不能顯現,由于汽車充電系統前期投入較大,而資金的來源主要是通過銀行融資解決,融資的財務成本較高,電動汽車又處于培育期,充電系統的投入速度要遠大于電動汽車發展的速度,短期內設備空置率很高,很難盈利,存在著較大虧損的風險。
11、易事特
有反彈形態,尚未過壓力線。PE40,總市值84,流值21。
次新股。堅持IDC數據中心(含UPS智能電源)、智能光伏發電站(含光伏逆變器)、新能源汽車(含充電樁)三大戰略產業為主導。在新能源汽車及充電樁方面,在原有適用各種端口的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站)及模塊的基礎上,推出了全系列直流及交流樁,其采用數字化智能充電模塊,具有適用范圍寬、充電效率高、安全可靠、充電模式組合靈活以及保護功能完善等優點。在安全可靠的基礎上,具有高效節能、節省投資、高功率密度、充電快速等突出特點,其主要技術指標:效率≥95%,功率因數≥0.99,THDi≤5%。在整體運維系統上公司著力開發出了新能源汽車運營維護管理系統。多種產品技術的提升與新品推出,將進一步提升公司市場競爭力。不過,主營分析中,新能源設備和工程(充電樁)的營收增長高達123%, 但是毛利率居然只有9%,似乎核心技術不在手;而高端電源裝備和IDC的毛利率高,也是募集資金主要投放方向。 易事特其實是大數據范疇公司,而不是充電樁公司。
12、科士達
類似易事特。產品剛剛研發成功:2015年上半年新開發的雙*75kW充電機,目前已經通過上海電科院測試;公司30kW產品已經通過金龍、百成客車廠測試認證。
13、英威騰
有一定反彈。主營還是在電氣傳動,但是業績下滑。而新能源毛利高,也是唯一營收增長板塊(40+%)。還沒有形成市場拓展布局。
14、眾業達
電氣分銷商。半年報中對充電樁業務描述不多,雖然券商研報提到一部分,但是內容不充實。
15、奧特迅
強勁反彈。市值70億。
小結:
新能源汽車產業是國家目前最為確定的戰略產業之一,也是未來確定性較高的具備全局性帶動的經濟+技術引擎之一。目前,新能源汽車大爆發受制于充電樁建設速度問題,已經成為現實瓶頸。國務院層面,克強總理、馬凱副總理近期的不斷講話和推動,已經可以窺探到國家層面在充電樁領域已經十分急迫的態度。因此, 充電樁行業是未來確定性最高的高倍股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