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11月17日最新公布的全球超級計算機500強榜單顯示,中國“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在運算速度排名中連續第六次問鼎。在TOP500榜單中,“中國軍團”占據109席、占據21.8%的份額。
“天河二號”的浮點運算速度為每秒33.86千萬億次。運算速度亞軍、美國“泰坦”的浮點運算速度為每秒17.59千萬億次。“天河二號”實現六連冠,也打破了日本“京K”地球數值模擬器曾保持的五連冠世界紀錄。
最新榜單的顯著特點在于,中國大陸入圍該榜單的超算數量比上期激增了近兩倍——從半年前的37臺增至現在的109臺,多于歐洲的上榜超算總數107臺,首次成為國別份額第二。對此,榜單的主要撰稿人、美國田納西大學計算機學教授杰克·唐加拉對記者指出,這主要是中科曙光、聯想等中國企業共同發力的結果。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河邊分校的超級計算實驗室負責人陳子忠認為,中國企業的成績從側面反映出中國經濟發展對于計算能力的迫切需求,這份榜單同時顯示出中國正縮小超算在硬件方面與國外的差距。
數據顯示,中科曙光超算系統入圍49臺,超過傳統巨頭IBM公司的45臺,以9.8%的份額僅次于惠普和克雷公司。中國聯想超算系統入圍25臺,這還不包括聯想收購IBM的X86服務器業務后的部分改標的超算系統。
該榜單還顯示,盡管美國有200臺超級計算系統入圍此次“全球超級計算機TOP500”榜單,但該數字創下該榜單自1993年創建以來的歷史低點。縱觀美國的高性能計算設備研發,盡管美國在該領域投入了前所未有的精力,但在“全球超級計算機TOP500”榜單上依然出現下滑。在過去十年當中,Alphabet旗下的谷歌、亞馬遜以及Facebook,紛紛斥資數十億美元購置超級計算機建成了大型數據中心。然而,這些系統沒有被充分利用,未能達到Top500超級計算機的測試標準。
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the 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副主任霍斯特·西蒙(Horst Simon)表示,這一結果顯示,中國在超級計算機領域內不斷擴建加速,但并不能反映美國的超級計算機研發嚴重放緩,“中國已經認識到高性能計算系統在建模和仿真方面的價值,不斷增加模擬計算能力并廣泛創建了相關的基礎設施,而這些超級計算基礎設施與美國競爭非常激烈,”西蒙稱。
“全球超級計算機TOP500”結果很重要,因為該榜單被視為國際計算機模擬競爭力的速覽表。超級計算機最初被用于物理學和化學領域的建模,但目前這些大型設備正越來越貼近消費者產品,從汽車到尿布產品的建模,都能見到超級計算系統的影子。
中科曙光負責人17日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他們已連續七年蟬聯中國高性能計算機性能TOP100排行榜市場份額冠軍。一方面,該公司的高性能計算機已在歐洲、東南亞設置銷售網絡和測試中心,也已打開北美市場。另一方面,高性能計算機應用領域已經覆蓋互聯網大數據、工程計算、工業仿真、氣象海洋、生命科學、石油物探等領域,正接到越來越多的用戶訂單。該負責人說,隨著互聯網應用不斷提升,以及深度學習等應用不斷深化,越來越多的超級計算機將應用于新興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