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DRAM產業看似百花齊放,然恐吸光臺灣過去數十年培養出來的半導體人才。
大陸打造本土DRAM產業箭在弦上,北京紫光集團原本握有中央授意的DRAM主導權,現更找來南亞科總經理暨華亞科董事長高啟全負責與美光(Micron)談判關鍵技術。
但大陸地方派系也沒有要放棄之意,合肥京東方找來爾必達(Elpida)前社長坂本幸雄團隊自行研發DRAM技術,可望與北京力拼高下,而廈門市也加入角力戰。
DRAM和NAND Flash晶片用量太大且應用太廣,被大陸視為提升晶片自制率必然要攻下的堡壘,中央與地方同步啟動戰略并較勁,砸錢、挖人、找技術等無所不用其極。北京紫光集團欲砸230億美元買下美光(Micron)之役雖受挫,但找來高啟全領軍建立DRAM技術火苗,打造20奈米制程技術團隊,看起來頗有冠軍相。
根據大陸打造的記憶體中心架構,其范圍將涵蓋DRAM和NAND Flash晶片技術和產能,由紫光集團下指導棋并在北京成立技術研發中心,最佳版本是技術授權自美光,參與者還有大陸中芯國際等,生產基地原本是指定為武漢新芯,但這塊太多人搶,因此后來變數頗多。
不過,面板廠京東方似乎沒有放棄爭取DRAM技術在合肥落地深耕,該支盟軍找來坂本幸雄領軍,大舉挖角現任日本美光(前爾必達)的研發團隊,也打算走自己開發技術一途,與北京陣營力拼大陸DRAM產業主導權。
業界分析,坂本幸雄這一支DRAM技術隊伍的終極目標是重返日本記憶體時代的風光,當初坂本幸雄單方面宣布爾必達破產保護,原本咬定日本政府一定會出手救援,但日政府卻意外選擇放任爾必達倒閉,坂本幸雄和前爾必達團隊因此積極在大陸另起爐灶,與合肥和京東方集團是一拍即合。
不過,美光收編爾必達初期,很多關鍵人才都被臺廠力晶和華邦吸納,這兩家公司在此非常時期,都積極留才關鍵DRAM/SDRAM研發人才,力保不被大陸大集團高薪挖角到對岸。
業界分析,這一次高啟全帶頭去大陸的舉動,恐會引發一連串的骨牌效應,許多苦無戰場的臺灣記憶體人才,恐怕會選擇最后一搏,到大陸尋找最后的戰場,造成臺灣累積數十年的記憶體人才被一次挖空。
另外,除了北京和合肥兩個中央和地方力爭DRAM主導權外,傳出廈門市政府也是鴨子滑水在進行此事,搶了一些前爾必達員工想要自建DRAM技術。
只是,現在看起來紫光集團的布局最完整,除了買美光、挖高啟全,更入股美國硬碟大廠WD,是有目標和計劃地發展儲存領域,后續實力不可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