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MEMS|傳感技術 > 業界動態 > 搶占“互聯網+”制高點 突出廣東物聯網優勢

搶占“互聯網+”制高點 突出廣東物聯網優勢

2015-09-01

  據國家知識產權局數據庫統計,2014年,廣東物聯網相關專利申請數量為4694件,比上年增長近一倍;截止2014年10月,我國物聯網有47項國家標準正式立項,廣東占27個,是我國物聯網技術創新最為活躍的區域之一。

  李克強總理明確提出,要制定和落實“互聯網+”行動計劃,重點促進以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與現代制造業、生產性服務業等的融合創新,打造新的產業增長點。為此,我們對廣東物聯網產業發展狀況開展了調研,特別是對其全球專利布局進行深入研究分析,認為廣東物聯網產業發展處于全國領先水平,通過知識產權制度實現創新驅動發展是物聯網相關企業的新常態。進一步突出物聯網專利研發的領先優勢,對于廣東搶占“互聯網+”行動計劃制高點,推動知識社會實現以用戶創新、開放創新、大眾創新、協同創新為特點的創新2.0,進而引領創新驅動發展的新常態具有重要戰略意義。

  廣東物聯網產業發展和專利研發處國內領先水平

  2006年以來,廣東相續頒布了系列文件,提供務實的政策支撐,特別是《廣東省物聯網發展規劃(2013—2020年)》的實施,使廣東物聯網產業發展和專利研發進入躍升期,走在全國前列。

  (一)從產業規???,廣東是我國物聯網產業第一大省

  按公布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物聯網產值約5800億元,廣東2400億元,占比超過40%,是我國物聯網產值第一大省。從企業規模上看,至2014年底,廣東物聯網相關企業達3100家,同比增長11%;其中市場規模超10億元的有5家,超50億元的有3家。在物聯網產業核心基礎設施射頻識別(RFID)領域,廣東省RFID市場規模占全國42%以上,領先優勢明顯。

  (二)從專利申請看,廣東是物聯網技術創新最為活躍的區域之一

  據國家知識產權局數據庫統計,2014年,廣東物聯網相關專利申請數量為4694件,比上年增長近一倍;截止2014年10月,我國物聯網有47項國家標準正式立項,廣東占27個,是我國物聯網技術創新最為活躍的區域之一。

  (三)從技術創新看,廣東多個關鍵技術及分支專利申請均位居全國前三

  在物聯網技術所涉及的4個關鍵技術層次(感知層技術、網絡層技術、應用層技術以及共性支撐技術)中的15個技術分支中,廣東的專利申請量均位居全國前三。在12個技術領域(包括:二維條碼技術、組網技術、無線接入技術、傳感器技術、云計算技術、異構網融合技術、網絡存儲技術、智慧物流技術、智能交通技術、地理空間信息技術、信息安全技術和射頻識別技術)中的第一重要申請人,都將研發重點放在該領域的核心技術方向上,這對助力廣東搶占“互聯網+”行動計劃制高點具有重要意義。

  (四)從專利申請人看,廣東企業依托專利研發實現產業鏈高端國際競爭已成為新常態

  在申請量領先的全國專利申請人中,廣東也占有絕對優勢。在專利數量及專利核心技術的掌控上,廣東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和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在全國甚至全世界都處于領先位置;同時,廣東鴻富錦精密工業(深圳)有限公司、華南理工大學和中山大學,專利布局實力也很突出。

  瑞聲聲學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是我國傳感器技術專利申請量最大的企業,該公司在傳感器的MEMS聲學傳感器技術分支上具較強的創新實力和競爭力。依托專利創新,對于打破日本企業在該領域的絕對優勢,在產業鏈高端領域與松下、東芝、佳能、三菱、日立等跨國公司同臺競爭發揮著重要的支撐作用。

  廣東物聯網專利研發存在突出問題

  廣東物聯網從產業規模及企業集群上看,在國內擁有較大領先優勢;在多個核心技術和關鍵技術分支上,也均處于國內前三位,但仍需清醒認識到當前研發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中國物聯網核心技術落后發達國家5-10年,仍有較大趕超空間

  第一,美日韓在物聯網領域專利布局較早并掌握核心技術專利。物聯網相關技術專利申請,從2000年開始較大量的涌現,并維持著增長趨勢,超過50%的物聯網技術掌握在美國和日本手中。韓國近幾年對物聯網技術高度關注,研發迅速,專利布局異軍突起。美國、日本、韓國和德國在物聯網所有技術領域中,幾乎均是主要的專利技術原創國,原創技術專利申請量占總數的80%以上。第二,中國物聯網核心技術發展大約落后美國和日本5-10年。中國物聯網技術從2000年左右開始起步,2005年物聯網專利申請才開始顯著增長,2008年以來專利申請量開始超過美國和日本。若能維持當前研發投入的增長強度,并不斷提高專利申請質量,未來中國在物聯網技術方面仍然具備一定的國際競爭力。第三,中國是物聯網技術方面重要的專利申請目標市場,多家國外公司已在我國形成初步專利布局。這就需要我省企業在實施物聯網技術時,加強對相關公司相關申請的重點關注,及時調整研發方向,或者利用知識產權手段規避侵權風險。

  (二)廣東物聯網專利整體技術構成存在一定缺陷

  目前,廣東在物聯網領域已確立較為領先優勢。物聯網專利申請量較大,擁有相對較多的核心技術專利。但是,第一,廣東在物聯網某些重要技術分支的專利布局仍有待突破。與國內外其他優秀機構或領先企業相比,廣東在某些領域還有一定的不足,如在傳感器技術領域,對納米傳感器的投入力度不足,專利產出較少;在光纖傳感器和MEMS傳感器方面,專利布局與全國領先的其他四省市比,也存在一定差距;在射頻識別領域,在讀寫器、輔助設備這兩個技術分支上的專利申請量雖在國內領先,但與全球領先企業相比,核心技術專利數量較少,研發力度較弱。第二,專利技術預警體系建設不足。國外申請人在傳感器技術領域的光纖傳感器分支、射頻識別技術領域的標簽技術分支等核心技術分支上擁有相當的專利申請量,廣東企業在這些技術方向上投入研發時,還缺乏對技術風險情況進行預警和風險預案。

  (三)高校和科研院所等機構創新協同效應有待發揮

  廣東物聯網企業在專利申請量上占有絕對優勢,在有些技術領域企業的專利申請量占比達到95%,這說明企業是廣東物聯網專利研發的絕對主力,而專利又為企業創新驅動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形成市場優勢和研發資源優勢良性互動的新常態。但廣東高校及科研院所在物聯網技術創新的協同效應仍有待發揮,專利申請量占比低。在有些技術領域,與國內其他省份相比,甚至遠不如研究資源較為貧乏的個人申請人。廣東高校應利用基礎理論研究的優勢,為物聯網基礎創新發揮更強的理論支撐,實現產學研更加緊密的結合,不斷提升廣東物聯網專利創新質量。

  (四)珠三角物聯網產業區域輻射和帶動作用有待加強

  第一,廣東物聯網專利申請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地區,粵東西北地區數量很少。深圳申請量占絕對優勢,主要有華為、中興通訊、鴻富錦精密等幾個全國領先的申請人。廣州的專利申請量較多,主要有華南理工大學、威創視訊公司等幾個重要申請人。第二,珠三角專利創新的區域輻射和帶動作用需要引起重視。物聯網產業是典型的高新技術密集型產業,在其發展過程中,既可出現“虹吸效應”,也可出現“擴散效應”。通過加強珠三角的輻射帶動作用,減少珠三角對粵東西北地區物聯網前端的人才、研發等資源“虹吸”及物聯網后端制造領域的“擴散”,縮小粵東西北“數據鴻溝”,實現區域協調發展。

  抓機遇增優勢,搶占“互聯網+”行動制高點

  (一)聚焦技術創新方向,以市場化產業化方式縮小與發達國家的核心技術差距

  第一,只有以市場化產業化方式產生的企業專利技術創新,才是可持續的、高效益的。面向重點領域,分批建設物聯網示范工程,逐步在智能環保、智能市政、智能農業、智能電網等方面穩步推進物聯網的應用,使示范應用帶動物聯網產業的持續發展。第二,重點攻克核心技術,積極發展物聯網支撐技術,縮小與發達國家技術差距。如在物聯網核心技術方面,強化在射頻識別技術、新型傳感器技術、無線傳感接入技術等感知層技術的優勢地位,積極突破網絡層的云計算、異構網融合技術;在支撐技術方面,著重發展地理空間信息技術、智能嵌入式技術以及物聯網信息安全技術,使物聯網產業發展得到全面的技術支撐。第三,努力提升專利技術產業化應用水平,強化專利在企業市場經營活動中的價值和地位,注重專利技術的商業運用。在產業化的過程中,要持續關注與廣東物聯網研發和產品高度相關的技術的專利法律狀態,通過技術特征對比分析侵權可能,對風險情況進行分級,為規避專利侵權風險打下基礎。同時,對可能構成專利壁壘的重點專利(申請)技術,依據專利法和專利實施細則全面排查是否存在專利法規定的可以提起公眾意見或者無效宣告請求的缺陷,通過專利信息分析主動無效他人專利,保護自身利益。

  (二)著力標桿企業培育,以企業創新集群為載體提高物聯網產業發展水平

  第一,企業創新集群是產業技術創新升級的重要載體。環珠三角城市群是廣東物聯網產業的核心區域,尤其是深圳,在幾乎所有技術方向上都居全省甚至全國前列。以深圳和廣州為中心,在珠三角地區建立物聯網企業知識產權聯盟。通過知識產權的資源整合、優勢互補等方式形成物聯網產業創新集群,積極參與物聯網行業標準制定工作,爭取專利標準化,以提升整個產業的競爭力。第二,加大標桿企業專利技術創新扶持力度。在廣東物聯網產業中,確定一批在知識產權方面先行的企業,給予必要的支持,促進其在知識產權方面跨越式發展。如中興、華為、深圳遠望谷、華南理工大學、深圳矽感科技等,在全國甚至全球范圍內都具有競爭實力。

  (三)提升專利研發人才服務,以高端研發人才培育和交流為支撐,增強廣東專利創新機構協同效應

  第一,專利技術創新最核心的資源是高端研發人才。以高端人才培育、交流為支撐,通過科研院所和廣東物聯網創新企業在高端人才方面的充分合作,建立產學研示范基地,實現互聯網高端人才生產和應用的無縫銜接。暨南大學、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在物聯網知識產權研究領域處于較為領先水平,具有較強的科研和人才培育基礎,通過在省內外高校和企業建立物聯網領域的產學研研發基地等機制,建立協同效應。第二,加大對高端知識產權人才的服務力度。通過機制創新培養一支分層次、成梯隊的知識產權研究、管理、代理、訴訟人才隊伍。省知識產權局可以先期選拔100名物聯網技術相關企業高端知識產權人才,創新合作培育方式,努力打造出一支能夠服務于“互聯網+”大發展的高端專利人才隊伍。

  (四)建立有助于把專利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和創新優勢的現代知識產權服務體系

  第一,充分發揮知識產權特別是專利制度對產業發展的促進作用。積極利用專利信息支持重點戰略性新興產業科學發展,全面跟蹤全球專利動態,深度開發利用專利信息資源,開展產業專利分析及預警,建立省內統一的知識產權預警制度和信息公開制度,為物聯網重大項目的啟動提供決策支持,為行業和企業提供研發參考動態信息。第二,努力推進知識產權綜合運用平臺建設。構建能夠促進專利技術引進、轉讓、許可等綜合運用的平臺,向社會創新主體提供優質高效的知識產權信息資源,并通過平臺建設促進產學研廣泛合作,促進技術成果專利化、專利成果產業化。第三,加強知識產權保護。依法保護物聯網知識產權,加大對不正當競爭和惡意侵權的執法力度,優化物聯網產業的知識產權環境。

  (五)通過物聯網產業聯盟、示范應用項目傾斜等,逐步縮小粵東西北與珠三角的“數據鴻溝”

  物聯網發展的背后是大數據的采集生產和應用,當前珠三角和粵東西北之間的“數據鴻溝”已經產生并逐步擴大,通過專利的交易和轉移、物聯網示范項目重點傾斜、物聯網后端制造鏈條轉移等,可以逐步縮小“數據鴻溝”。第一,建立“專利池”,為物聯網領域相關專利向粵東西北轉移提供綠色通道。引導物聯網相關行業協會或產業聯盟逐步構建知識產權聯盟,協會企業可以就專利進行相互許可或者交易,以避免域內企業之間因知識產權糾紛導致的內耗,以知識產權促進物聯網企業研發及市場方面的整合。第二,以物聯網示范應用項目傾斜為著力點。將包括智能物流、智能制造、智能電網、智能交通、智能環保、智慧市政、智慧醫療、智能家居、智能水利、智能安全等涉及到工業、農業生產及公共領域的多個具體應用拓展到粵東西北,通過項目示范效應在粵東西北培養出一批在知識產權的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方面具有典型示范作用的企業,推動傳統產業與“互聯網+”相結合,使“互聯網+”在創業、就業、創新、升級等方面,帶來新的發展機遇,發揮更加重大的作用,促進形成經濟發展新動能,打造廣東未來增長新引擎。


本站內容除特別聲明的原創文章之外,轉載內容只為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轉載的所有的文章、圖片、音/視頻文件等資料的版權歸版權所有權人所有。本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創文章及圖片等內容無法一一聯系確認版權者。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及時通過電子郵件或電話通知我們,以便迅速采取適當措施,避免給雙方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聯系電話:010-82306118;郵箱:aet@chinaaet.com。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北老头嫖妓猛对白精彩| 亚洲欧美另类色图| 孩交videos精品乱子豆奶视频| 好男人社区www在线官网|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麻豆网站| 波多野结衣在线影院| 国产ssss在线观看极品| 中文字幕丝袜诱惑| 天堂网在线.www天堂在线资源| 久久久久久久99精品国产片| 欧美啊v在线观看| 免费国产不卡午夜福在线| 足本玉蒲团在线观看| 最近中文字幕mv在线视频www| 国产乱人伦偷精品视频不卡| 91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久io| 成人片黄网站a毛片免费| 俄罗斯乱理伦片在线观看| 香蕉久久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香蕉97碰碰久久人人| 一级成人生活片免费看| 日韩免费视频播播| 亚洲成AV人片在线播放无码| 第37部分夫妇交换系列| 国产精品白丝喷水在线观看| 下樱桃视频入口在线观看| 日韩经典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caowo13在线观看一女4男 | a级毛片黄免费a级毛片| 欧美综合区自拍亚洲综合绿色| 喝乖女的奶水h1v| 黄网站在线观看高清免费| 国产精品综合一区二区| 一a一片一级一片啪啪| 日本50岁丰满熟妇xxxx| 五月婷婷丁香网| 欧美日韩一区二区在线| 国模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不卡在线| 日韩欧美一区黑人vs日本人| 亚洲妓女综合网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