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關稅與進口政策
根據查閱相關稅收政策條款發現,雖然中國國家對工業機器人進口的原材料和配套關鍵零部件,須全額交納關稅和進口環節增值稅,而進口整機或成套設備,則可免征上述兩項稅收,這種進口稅收政策中長期存在的倒掛現象造成的成本負擔使中國本地裝備制造企業自主化生產反倒不如進口整機或成套設備,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裝備自主化進程。
如機器人的HS CODE 為84795010(多功能工業機器人),從韓國進口需要繳納0%的進口關稅和17%的進口增值稅。根據調查結果,機器人進口不需要申請"入境貨物通關單"。但是對于機器人的核心部件伺服電機與減速機等,進口的時候則需要征收關稅。比如伺服電機,其HS CODE 為8501520000(多相交流電動機),從韓國進口需要交納10%的進口關稅和17%的增值稅,海關監管條件為B,即國內出口需要申請"出境貨物通關單";減速機,其HS CODE 為84834090(傳動裝置及變速裝置),從韓國進口需要交納8%的進口關稅和17%的增值稅,根據調查結果,減速器進口不需要申請"入境貨物通關單"。
從出口來說,根據對于相關海關數據的查詢,HS CODE 為84795010(多功能工業機器人)的出口稅率為0,顯示中國對于此類機器人高科技裝備出口的激勵政策。
同樣對于機器人的核心部件伺服電機,根據對HS CODE 為8501520000(多相交流電動機)的查詢,其出口稅率仍然為0;對于機器人的另一個核心部件減速機,根據對HS CODE 為84834090(傳動裝置及變速裝置)的海關數據查詢,其出口稅率仍然為0,同樣顯示中國對于此類工業裝備領域出口仍然持激勵政策
總體來說,中國國家有關部門鼓勵發展國產機器人,其制定政策的思路是,降低中國對國外整機產品的依賴程度,鼓勵國內企業做機器人設計和生產,以前在機器人核心部件上要收增值稅,現在可能會在關鍵核心部件上免稅,而提高整機的稅收。
目前中國對于工業機器人進口采取了鼓勵方式,機器人進口的關稅為零,且沒有特殊監管條件。因此進入中國市場的壁壘主要是技術壁壘和行業經驗壁壘。
二.非關稅壁壘
OFweek機器人行業高級分析師李國清認為,工業機器人行業屬于技術密集、人才密集以及資金密集型行業。此外,本行業還需要對客戶所處的行業有深入的了解和豐富的項目經驗,因此我們認為進入該領域的壁壘較高。
?。?)技術壁壘
工業機器人是一種集設計、加工、制造為一體的系統工程,涉及多項學科及多項先進技術領域;產品應用行業差異大,如有食品,汽車,陶瓷等各種不同行業,系統產品的結構復雜、技術含量較高,設計開發比重非常大。
與此同時,同行業內系統設計、技術要求、生產模式也各不相同。從事本行業的系統供應商需要掌握扎實的理論基礎,將多學科的先進技術集合為一體,熟練掌握上游行業所提供的各類關鍵零部件性能,并對下游行業用戶所提出的需求進行引導,高度綜合相關技術并對系統進行集成后,才可設計出符合要求的成套裝備及系統產品。
?。?)行業經驗壁壘
對于下游的系統使用廠商,機器人自動化成套裝備造價高,在生產過程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機器人成套裝備如在使用過程中出現問題,將會直接影響到所生產的產品質量,甚至影響到企業生產活動的正常運行。因此客戶在選擇設備供應商時非常慎重,不但要求供應商具有很高的知名度和豐富的行業經驗,具備項目實施經驗和成功案例,擁有專業化的項目實施團隊,經驗豐富的項目管理團隊,而且要求供應商能夠對系統提供長期可靠的售后服務,否則,供應商很難獲得客戶的認同。因此機器人行業具有很高的行業經驗壁壘.
?。?)資金壁壘
工業機器人設備大多是以定制的方式生產。為滿足用戶的差異性需求,項目研發周期相對較長,需要大量的研發資金投入;項目實施周期較長,也需要有大量的流動資金支持,進入此行業的投資動輒幾百上千萬。因此機器人行業對資金的要求較高,具有很高的資金壁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