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設計創新會議(EDI CON 2014)將于2014年4月8日至10日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行,屆時《Microwave Journal》總編David Vye將主持一場由領先的EDA供應商參加的圓桌小組討論,探討中國的IC設計現狀,以及開發世界級EDA設計流程和采用設計自動化工具面臨的挑戰。專題討論參加者將討論設計入門和管理、PDK、EM仿真/建模、各類RF具體分析、第三方集成和EDA公司在提供工程技術支持/培訓方案中的作用。
參與的EDA供應商及其設計軟件包括:
· Agilent Technologies – Advanced Design System(ADS)、GoldenGlobe(RFIC)、SystemVue
· ANSYS – HFSS、SIWave、ANSYS Designer、APACHE
· AWR – Microwave Office、Axiem、ANALYST、VSS
· CST – Microwave Studio
· EMSS - FEKO
· Sonnet Software - Sonnet
背景
由于中國的IC設計經歷的時間相對較短,本土IC設計能力受到了幾個因素的限制,包括有限的自主核心知識產權(IP)、對集成電路代工廠和必要的EDA基礎的普遍薄弱的認知。這些新的本土無晶圓廠IC設計中心許多開業還不到10年,面臨著許多挑戰,特別是EDA的使用。許多企業尚未建立起適當的CAD支持部門和高效的EDA設計流程。年輕的設計工程師和CAD支持團隊往往不能充分理解和利用現有的工藝設計套件(PDK)和參數化的有源(晶體管)及無源模型。在專用EDA工具,如RF/微波和高速電路分析、寄生參數提取、LVS/DRC和良率優化,上的投資都顯著低于北美和歐洲設計中心。
作為電子產品的主要制造國,中國目前消耗了超過一半的全球半導體器件。截至2012年,集成電路已成為中國主要的進口商品,超過了石油進口。盡管在過去十年中中國的IC銷售額增加了兩倍,但其當前的IC全球市場份額僅為12%,而2005年時只有5%。政府計劃促進本土設計和制造,實現了本地化集成電路和電子封裝設計的增長。根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CSIA)的統計,IC設計目前是中國半導體產業增長最快的部分,2012年增長了21%,營收達到了創紀錄的99億美元。
據政府公告,2012年中國有超過500家本土無晶圓廠IC設計企業在運作,IC設計占到了中國半導體產業營收的四分之一以上。2012年中國IC設計業的就業增長進一步放緩,員工總人數增加了6%,達到約112,500人(數據來源:www.pwc.com/en_GX/gx/technology/chinas-impact-on-semiconductor-industry/assets/china-semicon-2013.pdf)。根據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李曉維博士在DAC 2013上所做的報告,中國設計的芯片的百分之五是RFIC。根據這份報告,所有本地設計的IC的11%針對移動通信,而另外11%面向軍事和航天應用,27%用于消費類電子產品。
關于EDI CON 2014
電子設計創新會議(EDI CON 2014)由《Microwave Journal》和《微波雜志》(Microwave JournalChina)主辦,將于4月8日至10日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欲了解更多詳細信息,請訪問會議網站:www.ediconchina.com(英文)或www.mwjournalchina.com/EDICON/(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