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醫療應用快速問醫生宣布突破3萬提問量,成為移動醫療最具代表性的產品。一個Web端穩扎穩打的醫療健康企業,是什么原因讓它開始進軍移動領域?又是憑借什么取得這種成績?智能手機的普及會使不具備移動開發思想的傳統互聯網企業喪失未來。業內預測,到2016年全球移動醫療應用下載量將超過10億次,醫療App正處于發力的最好時機。
醫生的引入帶來模式革新
只有在引入醫生資源之后,醫療App才真正迎來了服務模式上的革新,正式步入專業化服務。醫生作為云端或后臺資源,使客戶端的信息接收有了真正的意義,在五花八門的醫療健康應用中,這個因素也逐漸成為醫療App身價的一個明確的分水嶺。
目前國內的醫療App大致可分為以下幾種:一是傳統做互聯網或做數據庫的公司開發的醫療App;二是與企業級應用結合的產品,比如面向醫院收費的病例管理系統App;三是具有專業醫療服務能力的互聯網企業開發的App,如好大夫在線、快速問醫生等,面向用戶提供在線咨詢等醫療服務。
從對患者的價值判斷,快速問醫生這種點對點的專業醫療服務才是醫療App進化的必經環節,也代表著未來的方向。它很好地解決了患者在診前、診后這兩個特殊階段對專業醫療幫助的迫切需求,快捷的通道、免費、專業性就是這種醫療App的三個必要特征。
云端處理,客戶端接收,是典型的App運營模式。在這種模式下,醫生資源必須全部來自正規醫院,并具備職業資格以保證專業性。醫生利用空閑時間完成咨詢流程,醫生數量也就直接影響到App的服務能力。據悉,快速問醫生正不惜大力增加接入醫生的數量,以保證回復的質量和速度。它還是首個發起“快速”這一口號的醫療App,實現了10分鐘內解答患者提問的能力,并認為“不快就徹底失去了這款應用的意義”。
截至目前,快速問醫生憑借這一特性,已經贏得超過220萬用戶,在市場上保持較大優勢和自身特色。“沒有特色將死得很慘,想在AppStore的超過60萬的應用中生存下來,不是一件平庸的事。”快速問醫生運營總監方海波說道。
免費模式的始末和終極定位
一般情況下,一項免費服務推出的潛臺詞就是:迅速吸取用戶,甚至一些收費的軟件也會使用這種營銷技巧,發布試用版、體驗版、限時免費版等等。快速問醫生目前的查詢、咨詢全部免費,而背后的成本卻顯而易見,因此商業模式也是一個不可回避的話題。
移動互聯網圈內人士一直有一個心病,他們對應用的前景能暢所欲言,而對商業模式往往諱莫如深。這是因為,移動應用更偏向于功能的特性,使傳統互聯網成功的商業模式在這里很有些水土不服。也折射出一個很現實的問題,趨向功能應用的醫療App如何在互聯網革命中掌握自己的命運,將是一個巨大挑戰。
不過現在談商業模式對醫療App有些殘酷,因為國內整個行業還在起步階段。我們應該清楚,現階段模式問題永遠是最次要的,它不應該在產品起步就被框死;以穩扎穩打的態度去提升服務和體驗,才不擔心會因模式問題而影響產品前景。而且對快速問醫生來講,用戶也不存在開發的難度,因為需求就擺在那里。
醫療App由于涉足了一個比較特殊的領域,受到很多其他行業不會遇到的政策壁壘、專業限制、資格門檻制約,因此它的發展需要更多的勇氣和支持,它的定位也必須更加明確。相比游戲、微博等輕松休閑的社交娛樂應用,醫療App應是基于問題解決需求的功能型應用,嘗試偏離這個終極定位會讓開發者面臨很大的風險。
業內普遍有種共識,移動互聯網讓用戶逐漸養成了一種習慣性依賴。例如當他們發現好的網站或Web應用時,會很快在腦中閃現一個尋找手機版應用的想法。人們的習慣在某種程度上被操縱了,越來越鐘愛移動互聯網了,這是無法回避的。對此,傳統互聯網企業要做的就是乖乖迎合這一趨勢,而且應該在面對新興創業者的時候“無所畏”,因為畢竟深厚的Web端積淀,始終可以作為一個較高的競爭門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