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FTF給我震撼最大的莫過于運動員、科學家、創新者、未來學家Hugh Herr先生所做的關于未來醫療、未來機器人的演講。可能大家對來自麻省理工學院的這位Hugh Herr先生都略有所聞,因為有關他傳奇人生的勵志書及電影都曾得到過很大的反響。我也很幸運能夠親耳聽他的演講,感受他的魅力。
運動員、科學家、創新者、未來學家Hugh Herr先生
仿生學
Hugh的假肢非同一般,可以幫助他攀巖、跑步,Hugh 很開心地說出自己的感受:“有了這個行動自如的腿,我自由了。而這個高科技的“雙腿”上就有來自飛思卡爾的芯片。現有的假肢技術是不能接受的,因為它們不能讓人過正常的生活。” 通過視頻,Hugh展示了一個可以伸展自如的假肢如何幫助一個殘疾運動員在田徑賽場上比正常運動員跑的更快,如何幫助腿部殘疾的人像正常人一樣走路和享受天倫之樂的。而腿部殘疾只是世界上千千萬萬殘疾人或者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一部分(如聾啞、中風等),我們需要為他們做的事情太多太多了。
仿生學是幫助他們的關鍵。研究者首先需要深入了解人類是怎樣思考、身體怎樣活動的。再設計這些原理,以讓很多機械設備圍繞甚至是植入你的身體。Hugh說他自己是一個技術應用的極端,將會界定”人-機械“交互的邊界,讓更多的技術應用在醫學中去幫助人們。
Hugh舉了個用電線連接大腦的例子:雖然大腦很復雜,但是通過對人腦的仿真,利用思維去控制事物是可行。在豐富的界面——皮層組織陣列中選取100個接觸點去仿真和記錄,一個全身不動的人可以通過思維讓一個高科技“仿真手”伸張自如,可以移動鼠標查看郵件和控制電視。
“第三只眼”
面對這個信息爆炸的世界,一個能洞悉人和物相關信息的可穿戴計算機系統絕對可以幫助你從海量信息中找到所需信息。
該可穿戴計算機系統包括6個基于攝像頭的傳感器,投影儀、彩筆、附鏡。當你遇到一個人時,這個系統會在對方的身體上生成很多字,為他提供更多對方的信息,例如對方的公司名稱、他的興趣和愛好等;當你去看一本書的時候,它會告訴你這本書的相關信息,是否受歡迎;如果你需要坐飛機,當你拿著機票的時,它會告訴你最新的航班信息以及登機口等;當你需要知道時間時,只要用帶有彩筆的手指畫一個圈,一個手表就會出現了。該系統簡直就是“第三只眼”,期待這種技術能夠早日應用在我們生活中。
未來是智能人機交互的世界
Hugh著重強調:“未來世界的工具絕對不是現在普通的PC,而是機器人。機器人將十分了解你認知和情感的精神狀態,能夠與人互動,知道人類說什么、想什么,并作出適宜的反應。機器人將會跟你像朋友一樣溝通。” 此外,未來的移動平臺將可以發布工作和移動的指令。例如,通過手機告訴機器人你想吃什么菜,機器人就會發送指令找叉子,叉子發送信息說“我是叉子”,機器人就會使用叉子。機器人也可以用類似的方法使用其他工具。未來,家庭中將有很多機器人,可以做不同的事情,人們可以通過網絡進行遠程操作。
Hugh總結到:“未來科技將增強思維的能力,提高感覺經驗,促進學習,并且給我們人類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