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分布式基站替代直放站
GSM網絡借鑒了3G的分布式基站的思想,實現了2G網絡的分布式基站。從2008年起已經大量應用于中國移動的網絡。實踐證明,分布式基站的確能夠減少電能的使用,節省了機房資源,降低了運營商的運營支出。
華為專家表示,分布式基站在2G中的應用與在3G中基本沒有不同。隨著網絡越來越厚,站間距越來越小,運營商將建設立體型的網絡,更多的建設室分系統和底層網絡,以緩解目前GSM網絡資源緊張的狀況。而建設室分系統,分布式基站是首選,這點已經在運營商達成了共識,在建設的底層網絡的選擇上,分布式仍然有很大的優勢,比如無機房建站,易于尋找站址等等。在建設底層網絡的時候,為了消除小區半徑過小帶來的頻繁切換問題,分布式基站可以將不同站點的RRU做成共小區,減少切換次數,保證了網絡質量。
另外,現在2G網絡上存在大量的直放站,這些直放站在過去GSM主設備價格較高的時候有一定意義,但是它不能給網絡帶來容量,且給引入大量的不可控的干擾,是運營商非常頭疼的問題之一,使用分布式基站替代直放站,可以給網絡帶來容量,減少干擾,對于緩解GSM網絡資源緊張狀況有積極的意義。
G網擴容需克服干擾挑戰
針對中國移動新一輪GSM網絡的擴容,華為專家表示,G網擴容仍需面對很多問題。例如站址資源緊張問題,頻率資源尤其是900M頻段的頻率已經耗盡,物業入場費太高等。中國移動全網都在擴容,尤其是話務密集區,數據業務高發區擴容的需求尤為明顯。
干擾一直是中國移動的GSM網絡需要克服的難題之一。華為專家表示,直放站、C網干擾、數據業務高發卻沒功率控制,站間距越來越小、高站過多造成的越區覆蓋等等是G網干擾的主要原因。為了克服干擾問題,華為專家指出:
首先,要使用RRU替代直放站,直放站帶來大量的干擾,且不可控,尤其是黑直放站,使用RRU替換以后,干擾沒有了,覆蓋完善了,而且帶來了網絡的容量提高。
在數據業務方面,一是要提升PDCH的承載效率,二是要引入PS的功率控制。
另外,站間距越來越小的而帶來的干擾增加,是非常明顯的,在站間距小于350米的區域,應該增加室內分布吸收話務,增加街道站等底層網絡。
對于高站,應當適度降低天面的高度,降低基站的發射功率以及加大下傾角等措施。
對于中國電信的C網造成的干擾,應該增加濾波器等方式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