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技術應用》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 > 微波|射頻 > 設計應用 > RFID系統防碰撞協議的研究
RFID系統防碰撞協議的研究
來源:電子技術應用2010年第12期
張剛建, 鄒傳云
西南科技大學 信息工程學院, 四川 綿陽 621010
摘要: 碰撞問題是影響RFID系統讀取效率的關鍵問題。分析了RFID系統中二進制樹和查詢樹的防碰撞原理,并針對這些協議在對碰撞連續的標簽進行識別時操作效率較低的問題,提出了一種新的協議。該協議是在二者的基礎上進行改進的,對三種防碰撞協議的性能進行了比較, 新協議能更好地解決射頻識別系統中多個標簽識別的問題。
關鍵詞: RFIDNFC RFID 防碰撞 協議
中圖分類號: TN9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258-7998(2010)12-0117-03
Research on anti-collision protocols in RFID system
ZHANG Gang Jian, ZOU Chuan Yun
College of Information Engineering,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ianyang 621010,China
Abstract: Collision issue is a significant one which limits the reading efficiency of RFID systems. This paper analyzes binary-tree protocol and query -tree protocol in RFID system.But these protocols are too inefficient to identify tags of continuous collision. This paper gives a new protocol which is an improvement on two protocols. By comparing the performance among three anti-collision protocols, the efficiency of multiple tags identification is improved by the new anti-collision protocol.
Key words : RFID;anti-collision;protocol

    射頻識別技術即RFID" title="RFID" target="_blank">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是一種通過無線射頻方式進行非接觸雙向數據通信,并對目標加以識別和獲取相關數據的技術。它由一個附在天線上的微芯片構成,芯片中存儲唯一的電子產品代碼,用于標識單個商品。它由于具有防水、防磁、耐高溫、使用壽命長、讀取距離大,可實現非接觸目標識別等特點,被廣泛地應用于生產、交通、醫療、物流、資產管理等眾多領域。射頻識別主要由電子標簽和讀寫器組成。通過讀寫器發射無線電波,讀取電子標簽內存儲的信息,實現雙向通信,以達到識別目的并交換數據。
    在許多應用領域,單個標簽已經能夠滿足要求。但是在許多新的應用領域像圖書館藏書、機場包裹管理、零售業等等,這些應用場合標簽數量較多,閱讀器讀取范圍內可能會存在多個標簽,這樣在讀取標簽時就會不可避免地發生沖突。因此防碰撞協議的研究是必須的。本文提出一種新的防碰撞協議,新協議結合了兩種基本的防碰撞協議,與現有的RFID防碰撞協議相比新協議極大地提高了系統的讀取效率,協議設計更加靈活實用。
1 RFID系統中防碰撞協議
    為了解決碰撞問題,產生了很多的防碰撞算法,目的就是把眾多的標簽按照某種方式分隔開進行逐個讀取,主要有頻分多路法(FDMA)、空分多路法(SDMA)、時分多路法(TDMA)和碼分多路法(CDMA)四種方法。防碰撞算法結構圖如圖1所示。

    空分多路法由于其復雜的天線系統的高費用使得應用不是很廣泛,頻分多路法由于其閱讀器的費用比較高,應用也受到了限制。碼分多路法的多路方式軟件設計困難,讀寫器每一路都需要相應的硬件或軟件支持,非常復雜,所以不適合RFID系統。因此,TDMA成為反碰撞算法最廣泛的選擇,該方法又分為標簽驅動法和閱讀器驅動法,標簽驅動法中具有代表性的算法是Aloha算法。閱讀器驅動法需要準確的同步進而無錯誤的檢測出碰撞位,它再劃分為“輪詢法”和“分裂法”。由于Aloha算法不能有效地解決標簽餓死的問題,所以本文的研究主要在分裂法的基礎上進行。
1.1 二進制防碰撞協議
    二進制防碰撞協議中,閱讀器應用二進制搜索算法能夠成功地讀取它范圍內的所有標簽。標簽含有唯一的ID序列號(由一些二進制碼構成),閱讀器在每次查詢過程中只發送一位0或1,標簽中與接收的位相同的才會發生應答,并發送自己的下一位直至所有ID序列號傳完。標簽中與接收到的位不相同的就會轉到待機狀態,直到某個標簽被識別剩余的標簽重置。在一個識別過程中,如果閱讀器發現沖突就會發0,否則發送從標簽接收的那一位作為下一個查詢位。狀態轉換圖如圖2所示。

1.2 查詢樹防碰撞協議
    查詢樹算法是一種無記憶標簽防碰撞算法。讀寫器發送一個前綴查詢信息,與這個前綴相匹配的標簽做出響應。讀寫器發出的前綴決定了碰撞的標簽如何分裂。標簽除了其自身的ID號以外無需記憶其他額外的信息。一旦一個標簽被成功識別,讀寫器就開始新一輪的讀取操作。協議原理:讀寫器發送長度為k的前綴;ID中前k bit和前綴匹配的標簽反饋第(k+1)bit至最后1 bit。如果閱讀器收到的ID碰撞,再先后將前綴加“0”或 “1”,作為新的前綴發送出去。如果沒有發生碰撞,就表明有一個標簽被識別了。狀態轉換圖如圖3所示。

2 改進型防碰撞協議
    本文設計了一種新的防碰撞協議,它是結合了二進制防碰撞協議和查詢樹防碰撞協議而構成的,它能夠在最壞的情況下,減少狀態轉換數和時鐘循環數,很大程度上減少了沖突的發生,增加了標簽的讀取速度。狀態轉換圖如圖4所示。

    在改進型協議中,如果標簽在狀態S2下檢測到碰撞的發生,它會轉移到狀態S3來接收閱讀器發送的屏蔽位,而不是直接跳到S0。狀態S3的加入很大程度上減少了標簽識別過程中狀態轉換數和時鐘循環數。這個效果是很明顯的,如果兩個標簽的第一位相同而接下來的位都不相同,運用二進制和查詢樹協議時,閱讀器必須發送兩個不同的位來識別兩個標簽,標簽經歷兩次從S0到S1再到S2的轉換,而在改進型協議中由于S3的加入,一個標簽在識別的同時其他標簽只需向閱讀器發送一個前綴位。這樣既減少了識別過程中能量的消耗,又增加了識別速度。例如對#28(11100)和#30(11110)兩個標簽的識別,運用二進制防碰撞協議需要21次時鐘轉換和19次狀態轉換,查詢樹防碰撞協議需要21次時鐘轉換和8次狀態轉換,而改進型協議只需要15次時鐘轉換和7次狀態轉換(Ps為現在的狀態;Ns為下一個狀態),表1是在新協議下對兩個標簽的識別過程。


    運用這個協議,需要增加一個硬件用來在S3狀態下減少它的ID指針,標簽在S3收到的屏蔽位需要與先前發送的那位相比較,來確定標簽的下個狀態。
3 性能分析
    一個RFID系統性能的好壞,主要是衡量它的能量消耗和讀取速度。本文主要從狀態轉換次數和時鐘循環次數兩個方面考慮。標簽的識別過程各種情況的標簽的分布都有可能發生,要衡量RFID防碰撞協議的性能,就要從最壞的情況[1]考慮。
3.1 數學分析
    在不計命令時間、前后綴開銷及校驗冗余等情況下對各算法進行數學分析,若在閱讀器范圍內有n個標簽,標簽的ID位數為N,則在滿足2≤n≤2N-2情況下,以上三種協議的狀態轉換次數和時鐘循環數如下:

3.2 仿真結果
    仿真時筆者認為三種協議識別一個特定的標簽時間是相等的。仿真環境:標簽ID長度為2的整數倍,沖突標簽數為4,30次仿真取均值。仿真結果如圖5所示。

    由仿真結果可見,改進型協議在識別效率上明顯優于二進制協議和查詢樹協議,在標簽ID位比較長的情況下尤為明顯。
    在研究了RFID系統中現有的防碰撞協議的基礎上,本文提出了一種新的防碰撞協議。通過算法分析及仿真表明,該協議較大幅度減少了每條命令的信息量,使系統的傳輸數據量和傳輸時間大大減少,有效節省了傳輸信道,能更準確、更高效、更好地解決射頻識別系統中多個標簽之間的數據沖突問題,具有良好應用前景。
參考文獻
[1]  ZHOU F, CHEN C. Evaluating and optimizing power  consumption of anti-collision protocols for applications in RFID systems. in Proc. of 2004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Low Power Electronics and Design, 2004:357-362.
[2]  譚民,劉禹,曾雋芳,等.RFID技術系統工程及應用指南[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 261-297.
[3]  LIANG Biao, HU Ai Qun, QIN Zhong Yuan. Trends and  brief comments on anti-collision techniques in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system[C]//Proc.of 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TS Telecommunications. [S.l.]:  IEEE Press,2006:241-245.
[4]  HYUN K S.Park PooGyeon an efficient tree-based taganticollision protocol for RFID systems,2007(5).
[5]  楊健,王永華,詹宜巨,等.密集標簽環境下RFID標簽防沖突算法的分析研究[J].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9,48(6):147-150.

此內容為AET網站原創,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色五五月五月开| 国产男女野战视频在线看| 国产自产在线视频一区| 国产特级毛片AAAAAA视频| 国产伦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免费在线观看h| 亚洲五月综合网色九月色| 丰满饥渴老女人hd| 99国产精品热久久久久久夜夜嗨| 性欧美激情videos| 美女扒开胸罩露出奶了无遮挡免费| 男女性潮高清免费网站| 欧美一级高清免费a| 成年大片免费视频| 国产系列在线播放| 国产一区二区精品久久岳|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观看| 久久精品无码精品免费专区|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欧美 | 日本动漫打扑克动画片樱花动漫| 好痛太长太深弄死我了视频| 国产精品亚洲欧美| 又粗又大又爽又长又紧又水| 亚洲天堂一级片| 三个黑人上我一个经过| www卡一卡二卡三| 精品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久| 最近2019中文免费字幕| 女神校花乳环调教| 国产在线精品国自产拍影院同性 | 亚洲第一页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91精品免费观看| 99久久综合精品免费| 色费女人18毛片a级毛片视频| 欧美激情第1页| 性色a∨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 交换交换乱杂烩系列yy| 中文字幕第三页| 欧美人与物videos另| 澳门皇冠8x8华人永久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