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英偉達官宣:CUDA將全面支持RISC-V架構! 早在2024年10月,英偉達在RISC-V北美峰會上透露,其在2015年就選定將RISC-V選定為其專有Falcon微控制器(MCU)的繼任架構。由于 MCU 內核是通用的,因此可以在英偉達的產品中廣泛使用。根據英偉達當時的預計,2024年英偉達將交付10億個內置于其 GPU、CPU、SoC 和其他產品中的 RISC-V 處理器,這也凸顯了定制 RISC-V 內核在英偉達硬件中的普遍性和重要性。 在此次RISC-V中國峰會上,Frans Sijstermanns也指出,英偉達是RVI和RISE的董事會成員和技術委員會代表,也是相關規范的貢獻者。英偉達產品中的微控制器都是基于RISC-V架構,具有可配置、可擴展和安全保護功能,并且也被集成在30多個IP中,每年出貨量超過10億個RISC-V MCU。 最新資訊 RISC-V筆記本電腦問世:內置阿里玄鐵C910處理器 RISC-V筆記本電腦問世:內置阿里玄鐵C910處理器,搭載華為系操作系統openEuler 繼x86和ARM架構之后,RISC-V也迎來了自己的PC產品。在3月14日由達摩院舉辦的2024玄鐵RISC-V生態大會上,中國科學院軟件研究所發布了基于RISC-V的開源筆記本電腦“如意BOOK”,這是RISC-V筆記本電腦的首次亮相。 值得一提的是,該筆記本內置阿里巴巴玄鐵C910處理器,搭載華為系操作系統openEuler,可流暢運行釘釘、Libre Office等大型辦公軟件,首次打通了從底層芯片到操作系統到商用軟件的RISC-V全鏈路。 發表于:3/15/2024 RISC-V IP公司SiFive今年目標收入2.41億美元 RISC-V IP 公司 SiFive 今年目標收入 2.41 億美元,相較去年大幅提升逾 5 倍 發表于:3/15/2024 OpenAI:Sora將于年內向公眾推出 3月14日消息,據媒體報道,OpenAI首席技術官Mira Murati日前受訪時表示,Sora將于今年晚些時候正式向公眾推出,“可能需要幾個月”。 據介紹,OpenAI將在Sora中支持配備音效,并允許用戶編輯Sora生成的視頻內容。此前Sora的測試資格只開放給了視覺藝術家、設計師和電影制作人。 發表于:3/15/2024 磁性位置傳感器如何通過踏板輔助系統更有效地驅動電動自行車 磁性位置傳感器如何通過踏板輔助系統更有效地驅動電動自行車 發表于:3/14/2024 三星押寶玻璃基板封裝方案,計劃最早2026年量產 三星押寶玻璃基板封裝方案,計劃最早2026年量產 3 月 13 日有報道稱,三星已經成立了專門的團隊,研發“玻璃基板”(Glass Substrate)技術,并爭取在 2026 年內投入量產。 “玻璃基板”并非三星首創,英特爾幾年前就已涉足,而三星目前已經交由其子公司三星電機(Samsung Electro-Mechanics)負責研發推進。 據悉,相較于有機基板,玻璃基板具備更高的互連密度、更高效的輸入/輸出、更快速的信號傳輸、更低的功耗,并且可以實現類似硅的熱膨脹,有助于制造更大的封裝。 發表于:3/14/2024 字節跳動出手存儲芯片賽道 字節跳動出手存儲芯片賽道 近日,字節跳動旗下公司PICOHEART(SG)PTE.LTD.,成為昕原半導體(上海)有限公司(下稱“昕原半導體”)股東,持股9.5%,位列第三大股東,字節跳動發言人也證實了這一消息,表示這是為了幫助推進該公司在虛擬現實頭顯設備方面的開發。 發表于:3/14/2024 AMD處理器不允許賣給華為 損失近37億! 據外媒報道,在美國的出口管制之下,Intel至今仍是唯一可以向華為銷售筆記本處理器的廠商,AMD卻始終沒有得到許可,損失慘重。 2019年,Intel從特朗普政府拿到許可,可以把自己的筆記本處理器賣給華為,這幾年已經賺了數十億美元。 2021年初,拜登上臺后,AMD也申請了類似的許可,但三年過去了,一直沒有得到任何回應。 發表于:3/14/2024 首款生成式AI安全解決方案,微軟Copilot for Security4月1日上線 3 月 14 日消息,微軟去年 3 月宣布推出 Security Copilot 服務, 當時微軟聲稱這是世界上第一個基于生成式 AI 的安全產品。現在,微軟宣布更名后的“Copilot for Security”將于 4 月 1 日正式上線。 據介紹,這款行業領先的產品是唯一一款生成式 AI 解決方案,可幫助安全和 IT 專業人員增強其技能、進行更多協作、查看更多內容并更快地做出響應。 發表于:3/14/2024 一圖看懂新生的Intel代工 最近,Intel代工正式成立,基于原來的Intel代工服務業務部門,是全球第一個系統級代工服務。 現在,Intel通過一張信息圖,介紹了新生的Intel代工的主要亮點。 發表于:3/13/2024 芯片通信人工智能等領域中美韓日本實力比拼 芯片通信人工智能等領域中美韓日本實力比拼 據國外媒體報道稱,中國與美國ICT平均技術相差0.8年,這個進步是神速的(實力是出乎意料的強)。 截至2022年,美國的信息和通信技術(ICT)平均水平最高(100%),中國達到美國水平的92.2%,排名第三,與美國的平均技術差距為0.8年。 歐洲以93.8%排名第二,與美國差距0.7年;韓國(89.6%)與日本(88.6%)排名第四、第五位,與美國差距分別為1.0年與1.2年。 發表于:3/13/2024 ?…182183184185186187188189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