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最新文章 全球最大飛行器“飛天屁股”再次起飛 Airlander 10曾因奇特外觀被網友戲稱為“飛天屁股”。如今,這架飛行器自去年夏天的墜落事故之后,再次起飛,重回天空。 發表于:5/13/2017 中國航天一帶一路朋友圈不斷擴大 中國航天借助“一帶一路”建設帶來的發展機遇,加快推進“一帶一路”空間信息走廊建設與應用。 發表于:5/13/2017 中國航天一帶一路朋友圈不斷擴大 中國航天借助“一帶一路”建設帶來的發展機遇,加快推進“一帶一路”空間信息走廊建設與應用。 發表于:5/13/2017 中國海監東海航空支隊對Y12F型飛機開展適航性調研 4月17日至19日,東海航空支隊成立調研組前往中國飛龍有限責任公司對該機型的B-50AS飛機適航性情況進行調研。 發表于:5/13/2017 顏軍用“從系統中來到系統中去”策略搞集成電路 再過一個月,2顆由珠海市歐比特控制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歐比特”)自主研發的視頻衛星,就將搭乘運載火箭,奔赴太空。17歲的歐比特將成為中國首家獨立運營衛星星座的民營企業,55歲的顏軍也將成為首個將衛星星座送上天的民營企業家 發表于:5/12/2017 C919發動機非國產,從命名到訂單你想了解的國產大飛機信息都在這 如果天公作美,我國自行研制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大飛機C919。 發表于:5/11/2017 C919首飛不容易,誰還記得它的第一次滑行? 2017年5月5日,凝聚著國人夢想的國產C919大型客機首飛成功,天空中終于有了屬于中國人的大型噴氣式客機。為了這一刻,幾代中國人付出了近半個世紀的艱苦努力,幾經挫折終于迎來了夢想成真的一天。 發表于:5/11/2017 要說C919大飛機將在哪兒服役,這四個地方最需要它 美媒稱,中國的C919大飛機在成為波音和空客的有力競爭者前將面臨巨大的挑戰。 發表于:5/11/2017 我國自主研制C919大型客機在上海圓滿首飛 2017年5月5日,我國C919大型客機首飛取得圓滿成功。 發表于:5/11/2017 “標準”-6導彈接近具備全面作戰能力 “標準”-6導彈完成美國海軍一系列復雜試驗后,已接近通過采辦進程中的最后一個階段,即具備全面作戰能力(FOC)。 發表于:5/11/2017 液體火箭發動機制造技術發展現狀 火箭發動機的性能來自于良好的設計與精湛的工藝。我們更多的著眼于火箭發動機的性能指標,但是這些指標是如何來保證的?下文以歐洲阿里安系列火箭為例,介紹了發動機的制造技術發展情況,詳細論述了推力室及渦輪泵的幾大部件所采取的工藝技術,通過對液體火箭發動機制造技術現狀的分析,說明了制造技術的發展不僅為發動機采用新結構、新材料創造了條件,而且還促進了發動機性能的提高。 發表于:5/10/2017 討論一下火箭化學發動機 其實星座計劃核心說是三個,最重要的就是要研究新型火箭,而戰神明擺著就是個過渡類型產品,沒必要花大價錢 發表于:5/10/2017 氫氧火箭發動機在中國如何走向工程應用 20世紀60年代初蘇聯和美國展開載人登月競賽美國非常重視大推力氫氧火箭發動機的研制,其“土星-5號”載人登月運載火箭,除一級由五臺大推力液氧煤油發動機組成的助推器外,二級和三級火箭都用大推力氫氧火箭發動機,因此起飛重量只有2950噸,結構簡單、性能先進、可靠性高,成功地實現了6次載人登月,當時蘇聯雖有技術最先進的液氧煤油火箭發動機,但推力較小,單機推力只有150噸。 發表于:5/10/2017 盤點近些年無人機避障技術的發展 無人機要想被冠以人工智能機器的稱號,當然不能僅僅滿足于“飛起來”而已!關于未來的“人工智能無人機”的構想,無人機通常被想象為一架飛行中的機器人。 發表于:5/9/2017 如何利用3D打印技術生產無人機? 無人機的種類非常豐富,如果按照用途來分,可分為軍用無人機和民用無人機。無論是制造軍用無人機還是制造民用無人機,都有3D打印技術的應用空間。在民用無人機制造領域,3D打印技術為一些創業團隊創造了進入到無人機市場機會,Nano-Racing公司就是這樣一家生產競賽型民用無人機的創業企業。 發表于:5/9/2017 ?…209210211212213214215216217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