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條 使用有安全保障的閃存存儲構建安全的汽車系統 在現代汽車嵌入式系統中,高度安全的數據存儲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在面對日益高明的網絡攻擊時。本文將介紹設計師正確使用閃存的步驟。 最新設計資源 基于SiP封裝的DDR3時序仿真分析與優化[其他][其他] 針對DDR3系統設計對時序要求的特殊性,對某一SiP(System in Package)中DDR3封裝和基板設計進行時序仿真和優化,通過仿真指導設計,提高SiP產品DDR3的設計成功率,減少設計周期。通過ANSYS SIwave軟件提取信號S參數,再經過Cadence SystemSI軟件搭建拓撲進行時序仿真分析,利用信號完整性相關理論,討論信號時序與波形的關系,結合版圖分析,給出實際的優化方案,并經過仿真迭代驗證,最終使所設計的DDR3滿足JEDEC協議中的時序要求。 發表于:9/27/2021 面向SoC的SRAM讀出電路加固設計[其他][其他] SRAM存儲器在SoC芯片中的應用已經越來越普遍,存儲單元的加固設計已成為抗輻射SoC芯片設計首要考慮的問題之一。提出了兩種SRAM讀出電路的加固結構,分別從讀出電路結構、數據讀出速度和抗單粒子翻轉能力等方面進行了對比。兩種讀出結構的SRAM均有較好的抗單粒子能力,但相比較單模雙互鎖結構的SRAM,雙模雙互鎖讀出結構的SRAM讀出時間更短。 發表于:9/27/2021 基于注意力特征金字塔的輕量級目標檢測算法[其他][其他] 基于深度學習的目標檢測算法因其模型復雜度和對計算能力的要求,難以部署在移動設備等低算力平臺上。為了降低模型的規模,提出一種輕量級目標檢測算法。該算法在自頂向下的特征融合的基礎之上,通過添加注意力機制構建特征金字塔網絡,以達到更細粒度的特征表達能力。該模型以分辨率為320×320的圖像作為輸入,浮點運算量只有0.72 B,并在VOC數據集上取得了74.2%的mAP,達到了與傳統單階段目標檢測算法相似的精度。實驗數據表明,該算法在保持了檢測精度的同時顯著降低了模型運算量,更適合低算力條件下的目標檢測。 發表于:9/27/2021 一種基于成詞率和譜聚類的電力文本領域詞發現方法[其他][其他] 考慮到當前電力行業仍缺少有效的領域詞發現方法,以電力行業科技項目文本為原始語料庫,將基于互信息與左右熵的統計特征與傳統語言構詞規則特征相融合,提出了電力文本成詞率的概念。所提方法首先利用成詞率對電力文本進行無監督篩選得到初始候選詞集,然后對候選詞集進行文本切片算法和常用詞過濾操作,最后進行詞嵌入和譜聚類得到最終所需的電力文本領域詞。實驗結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準確有效,為電力文本的領域詞發現提供了一種新方法。 發表于:9/27/2021 人工智能與區塊鏈技術融合發展研究[人工智能][其他] 人工智能(AI)、區塊鏈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發展的重要領域,已成為國家戰略性前沿技術。隨著人工智能和區塊鏈技術的齊驅并進,在不斷突破自身領域技術發展、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同時,也面臨著數據孤島、技術壁壘高、算力成本高等問題。結合人工智能和區塊鏈技術特點,從數據共享、算法共享、算力供給等6大融合關鍵點進行剖析,并對兩者融合發展能夠解決的技術難題進行了初步探究,為助推新一代信息技術向多元化、智能化、安全化發展提供參考。 發表于:9/27/2021 5G海面超遠覆蓋解決方案研究[通信與網絡][5G] 將5G移動通信技術應用于海面覆蓋,不僅僅要解決建站困難的問題,還要解決海面超遠覆蓋下的參數配置及覆蓋距離估算。首先對海面超遠覆蓋進行信道建模,考慮空氣介電常數變化對無線電波傳播的影響,給出了等效的地球模型;其次,對5G中影響小區覆蓋半徑的幾個關鍵參數進行了詳細分析;最后,分別對三大運營商的主流頻段進行仿真,給出了不同頻段下最大覆蓋距離與路徑損耗的關系曲線。 發表于:9/27/2021 5G多頻段組網和優化策略研究[通信與網絡][5G] 隨著移動通信網絡的不斷發展,運營商擁有高中低不同的頻段資源,無線電頻段資源是寶貴的戰略資源,如何合理高效地利用頻譜資源是目前運營商考慮的首要問題。在5G NR 2.1 GHz和NR 3.5 GHz頻段的覆蓋性能、業務承載等方面對比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不同場景下的組網建議和多載波間移動策略建議,為后續5G網絡建設提供重要依據。 發表于:9/27/2021 基于CWDM/環行器技術的5G前傳承載方案研究[通信與網絡][5G] 運營商在規模建設5G前傳網絡時,為了節省光纖資源,大量部署了粗波分復用(Coar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CWDM)無源彩光設備,實現5G前傳3通道承載。為滿足5G多頻組網以及電信聯通共建共享的需求,運營商提出了包括中等波分復用(Medium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MWDM)、細波分復用(LAN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LWDM)、密集波分復用(Dense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DWDM)等技術在內的多通道承載方案。在此背景下,項目組創新提出了基于CWDM/環行器技術的多通道承載方案,該方案不僅實現產業鏈共享、具備國產化能力最高的特點,還能夠最大化降低5G前傳網絡建設成本。詳細介紹了CWDM/環行器方案的現網部署方案以及存在的問題。 發表于:9/27/2021 5G室內分布系統互調干擾解決方案[通信與網絡][5G] 2021年進入5G建設第三個年頭,重點將是5G室內分布系統規模部署,無源室分系統低成本、低故障率的特點符合國家共建共享策略,但也帶來系統間干擾,其中互調干擾成為亟需解決的問題。通過分析,對室分系統4G/5G系統間可能發生的互調干擾進行了研究,提出了5G室分系統互調干擾解決方案,并結合某5G室分系統工程案例,從工程設計及施工方面提出了建議。 發表于:9/27/2021 5G網絡移動性能優化研究[通信與網絡][5G] 隨著5G商用部署和技術演進,移動通信網絡面臨2G/3G/4G/5G多制式并存,網絡結構日益復雜。而5G網絡多組網方式、多終端類別的顯著特征又進一步加劇了網絡拓撲和邊界場景的復雜度。如何保障用戶的移動性感知成為影響網絡口碑的關鍵一環。基于5G網絡移動性能優化方案開展深入研究,詳細介紹了不同組網方式下不同終端的互操作策略,從而為5G網絡移動性優化、多網協同優化提供理論依據,有效牽引5G用戶感知提升。 發表于:9/27/2021 從夜視到“元宇宙”入口設備,ALD光學鍍膜不斷突破技術和市場邊界[顯示光電][5G] 隨著各類鏡頭、顯示設備、生物識別技術產品、5G通訊技術和終端設備,以及最近備受關注的未來“元宇宙”重要場景入口設備的AR/VR等消費類終端的創新發展,對光學鍍膜設備的技術工藝以及性價比要求也越來越高。 發表于:9/26/2021 數據編排支持人工智能(AI)的下一步發展[人工智能][通信網絡] 從深度嵌入式系統到超大規模數據中心部署,人工智能(AI)和機器學習(ML)技術正在為其中迅速擴展的一系列的產品和應用提供支持。盡管支持這些應用的硬件設計存在很大程度的差異,但都需要硬件加速。 發表于:9/26/2021 存儲器靈活性是FPGA設計的關鍵[EDA與制造][汽車電子] 雖然科技界大多關注最新的前沿技術進展,但事實上,很大一部分半導體設備還在使用好幾年前的組件。例如,汽車行業最近面臨的一些挑戰主要集中在制造工藝相對落后的芯片上。 發表于:9/26/2021 雙脈沖測試基礎系列:基本原理和應用[測試測量][其他] 雙脈沖是分析功率開關器件動態特性的基礎實驗方法,貫穿器件的研發,應用和驅動保護電路的設計。合理采用雙脈沖測試平臺,你可以在系統設計中從容的調試驅動電路,優化動態過程,驗證短路保護。 發表于:9/26/2021 基本DAC架構:分段DAC[EDA與制造][工業自動化] 當我們需要設計一個具有特定性能的DAC時,很可能沒有任何一種架構是理想的。這種情況下,可以將兩個或更多DAC組合成一個更高分辨率的DAC,以獲得所需的性能。這些DAC可以是同一類型,也可以是不同類型,各DAC的分辨率無需相同。 發表于:9/26/2021 ?…182183184185186187188189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