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電網最新文章 中國特高壓輸電技術總結與展望 特高壓輸電技術是中國實現能源大范圍優化配置的戰略途徑,該技術是世界上最先進的輸電技術之一。目前,在世界范圍內只有我國全面掌握了這項技術,并開始了大規模的工程應用。我國從2004年底開始集中開展大規模研究論證、技術攻關以及工程實踐,進行了特高壓交流輸電、特高壓直流輸電技術的研究,掌握了過電壓抑制、外絕緣配置、電磁環境控制等關鍵技術,研制出變壓器、開關、串補裝置,和換流變、換流閥、平波電抗器、直流控制保護等核心設備,建立了包括研究、設計、制造在內完整的特高壓輸電技術體系,整個體系具有完全的自主性。 發表于:6/4/2018 福建省電力輔助服務市場試點情況觀察:有價值的輔助服務比發電還掙錢 編者按距離電改9號文發布已經3年有余,作為本輪電力體制改革的重點任務之一,電力輔助服務市場正成為各省電改版圖中最為活躍的組成部分。這一重在保障電網安全平穩運行,提高用電質量的機制舉措,在電力現貨市場藍圖勾勒的進程中,在清潔能源消納亟待破題的現實中顯得愈發重要。 發表于:6/4/2018 張家口打通可再生能源智能化輸電通道 建設智能電網 連日來,世界上電壓等級最高、輸送容量最大的張北±500千伏多端柔性直流電網工程正在抓緊建設,建成后將使我市增加600萬千瓦可再生能源電力輸送能力。作為可再生能源產業發展最主要的“卡脖兒”問題,可再生能源的輸出和消納已成為國內本領域的發展瓶頸。張家口可再生能源示范區獲批兩年多來,不斷探索創新可再生能源電力送出方式,在柔性直流、特高壓、智能電網等領域予以突破,著力構建智能化的可再生能源輸電通道。 發表于:6/4/2018 成本下降也需代價 統一電力市場至關重要 托馬斯˙卡博格:是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成本正在顯著降低。在歐洲,2017年,德國競價上網的離岸風電已經不再需要任何補貼。同樣的趨勢也發生在中東、拉美等地,尤其在沙特阿拉伯,在那里,太陽能發電的成本已經壓縮到每千瓦1.79美分。在某些地區,理論上風能和太陽能的邊際成本已經接近為零,雖然在現實中實現這一點仍有困難,但是,可再生能源電力的經濟性已經超越任何其他電力。 發表于:6/4/2018 祁韶直流輸電能力不足 亟須啟動特高壓“華中環網”建設 從甘肅祁連換流站,到湖南韶山換流站。就在一年前,一條連接兩地的±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途經甘肅、陜西、重慶、湖北、湖南5省(市),全程近2400公里,正式投產運行。 發表于:6/4/2018 分布式光伏安裝這20個注意事項 你必須要知道 隨著光伏發電越來越高的普及率,很多業主都希望在自家屋頂上裝一個,在享受綠色環保能源的同時,還有不錯的收益!小編提醒大家,先搞清楚這些注意事項的話,再找當地專業的光伏安裝公司咨詢和安裝,才是正確的選擇。 發表于:5/31/2018 特高壓投資額增速瓶頸凸顯 柔性直流輸電技術是未來電網的發展方向 特高壓電網,指1000kV交流或±800kV直流電網。輸電電壓一般分高壓、超高壓和特高壓。國際上,高壓(HV)通常指35~220kV的電壓;超高壓(EHV)通常指330kV及以上、1000kV以下的電壓;特高壓(UHV)指1000kV及以上的電壓。高壓直流(HVDC)通常指的是±600kV及以下的直流輸電電壓,±800kV及以上的電壓稱為特高壓直流輸電(UHVDC)。 發表于:5/30/2018 新疆密集“一帶一路”電網建設 打造“輸電走廊” 在中哈霍爾果斯國際邊境合作中心(以下簡稱合作中心)的黃金口岸商貿城,劉寶生的鞋店是商貿城中的用電大戶。“我們的店面相對較大,燈飾較多,每個月用電約1000度。” 發表于:5/30/2018 2020年太陽能將成全球第四大發電資源 預計在2019年,太陽能首先將超過核能達到第五位;預計到2020年,太陽能將超過風電,成為繼煤炭、天然氣和水電之后的第四大發電資源。 發表于:5/30/2018 學界 | 北京大學研究者提出注意力通信模型ATOC,助力多智能體協作 近日,來自北京大學的研究者在 arXiv 上發布論文,提出一種新型注意力通信模型 ATOC,使智能體在大型多智能體強化學習的部分可觀測分布式環境下能夠進行高效的通信,幫助智能體開發出更協調復雜的策略。 發表于:5/29/2018 跨省發電權買賣 助力可再生能源跨省消納 一家江蘇發電企業將自己的部分發電合同委托給甘肅一家電企“代工”,交易電量3000萬度,上網價格為0.391元/千瓦時。通過這次交易,江蘇這家電企不僅每度電多獲利約0.04元,還減少了煤炭消耗;而加上新能源補貼,甘肅電企不僅每度電獲利0.33元,更減輕了棄風的困擾。 發表于:5/29/2018 基于廣東省的中國電力市場改革研究:本質是區域電力市場 作為中國最大的省級經濟體和最大的電力消費省,廣東省一直是中國改革開放的中堅力量,于2015年開始了電力市場批發競爭的改革試點工作。其內容是讓大型工業用戶直接與發電商簽訂中長期購電合同,或者通過競爭的電力零售商購買電力。為了促進這一市場的發展,政府和電力行業聯合成立了電力交易中心,用來簽訂長期雙邊合同和組織每月集中電力競價。 發表于:5/29/2018 十年博弈配額制:電企如何配合電網公司完成配額? 業界翹首渴盼的可再生能源配額制因強力觸動“利益格局”,箭在弦上卻始終“難產”。3月底,國家能源局終于下發《配額制》意見稿。不過,“瓜熟蒂落”的配額制因未解決補貼問題被回爐再造,諸多難點尚需厘清。 發表于:5/29/2018 西北電網新能源消納透視:27.27%深度調峰僅僅是開始 日前,從國家電網西北電力調控分中心傳來喜訊,華能陜西秦嶺發電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秦嶺電廠)7號機組在正式運行中深度調峰至18萬千瓦達3個小時,且各項指標均顯示正常,這是我國首臺深調能力達到27.27%額定負荷的66萬千瓦間接空冷純凝機組,標志著我國火電深調技術實現新突破。 發表于:5/29/2018 “大數據+電網”:驅動新生態圈 衍生增值服務 國網光伏云網2.0上線、青海新能源大數據創新平臺運營、國網江蘇省電力有限公司新能源發電數據中心投入使用、智慧車聯網平臺不斷完善、儲能云上線……近年來,大數據在電網平臺的應用越來越廣泛深入,并驅動構建新的能源生態圈。同時,電網大數據與水、氣、熱企業以及部分政府部門信息實現共享,優化了營商環境,實現客戶“常用業務一次都不跑、復雜業務最多跑一次”。 發表于:5/29/2018 ?…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