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射頻相關文章 國產新型便攜式偵查系統亮相國防電子展,陸海空都可以配載使用 中電科是我國電子、雷達產品研究領域的龍頭老大,是給我國各軍兵種全方位提供信息化裝備的大型國有軍工企業。在本屆國防電子展上,中電科的展臺規模大,展品多,備受關注。在中電科展臺上,本刊記者發現一款國產新型便攜式偵查系統圍觀者比較多,便現場采訪了負責該展品的主管張磊。 發表于:5/10/2018 近視手術進入“飛到時代”?南疆首例飛秒激光近視手術成功 近日,國內最先進的飛秒激光手術設備在阿克蘇市同仁眼科醫院正式啟用,隨著首位接受該手術的近視患者走出手術室,標志著南疆地區飛秒激光治療近視手術進入了“無刀時代”。 發表于:5/10/2018 號稱無人車的“眼睛”,激光雷達靠什么搶占市場 伴隨自動駕駛的落地,原來主要用于三維掃描的激光雷達,成為自動駕駛汽車的必備,甚至決定著自動駕駛行業的進化水平。但在這個切中行業要害的領域,國貨幾乎沒有話語權。 發表于:5/10/2018 骨傳導無聲耳機可讓用戶安靜地與電腦交流 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正在開發一種名為“AlterEgo”的新系統,該系統允許人們在不發出聲音的情況下與電腦交談。這款設備是一種笨重的白色塑料曲線,就像一種奇怪的動物顎骨,它掛在佩戴者的耳朵上,弧線用來觸碰下巴。 發表于:5/7/2018 谷歌Waymo也出事了,無人駕駛雪上加霜 據美國當地媒體報道,當地時間5月4日下午(北京時間5日凌晨),美國亞利桑那州錢德勒發生了一起嚴重的交通事故,一輛本田小轎車和處于自動駕駛狀態的Waymo測試車相撞,車上安全員受輕傷。 發表于:5/7/2018 基于EPC Gen2防碰撞算法的研究與優化 防碰撞算法是射頻識別(RFID)關鍵技術之一。基于EPC Gen2標準的Q值防碰撞算法,提出了InnerQ算法,利用對碰撞時隙再次處理的方法,解決原有算法Q值反復跳變的問題,并提高了系統吞吐率,突破了ALOHA類算法吞吐率最高為36.8%的瓶頸,提高了RFID系統性能。 發表于:5/4/2018 CDMA系統發射頻段無源互調失真測量 由二個頻率產生的三階互調失真是現代通信系統中普遍存在的問題。當系統中二個(或更多)的載頻信號通過一個無源器件,如天線、電纜、濾波器和雙工器時,由于其機械接觸的不可靠,虛焊和表面氧化等原因,在不同材料的連接處會產生非線性因素,這就像混頻二極管。 發表于:5/3/2018 在射頻自動測試系統中該如何選用開關? 在微波測試系統中,射頻和微波開關大量用于儀器和被測器件(DUT) 間的信號路由。把開關置入開關矩陣系統,就可把來自多臺儀器的信號路由至一個或多個DUT。 發表于:5/3/2018 Pasternack推出一系列新型末端裝接連接器 Pasternack推出一系列工作頻率高達110GHz的新型毫米波末端裝接連接器 發表于:5/3/2018 免費領取:2018年《射頻、微波及毫米波產品選型指南》 業界領先的射頻、微波和毫米波產品制造商及供應商——美國Pasternack公司全新發布的2018年中文版《射頻、微波及毫米波產品選型指南》即日起可供申領。 發表于:5/3/2018 基于多諧振器的可打印無芯片RFID標簽設計 提出了一種新型可打印無芯片RFID標簽。標簽由在矩形介質板上蝕刻的多個按規律排列的直角型諧振器構成,標簽結構對于多種極化方向的入射波都有著良好的穩定性。同時提出了一種新的無芯片標簽編碼方法,在不增加諧振器間相互耦合的前提下,使標簽的編碼密度增加了一倍。標簽工作在3.1~10.6 GHz的超寬帶頻率范圍內,在22 mm×11 mm的合理尺寸內編碼密度高達3.3 bit/cm2。仿真給出了標簽的雷達散射截面積曲線,仿真結果與理論分析一致,驗證了本設計的合理性。相比于傳統的無芯標簽,該標簽具有尺寸小和編碼密度高等優點,標簽采用單層導體結構能被直接印制在ID卡甚至紙張上。 發表于:4/28/2018 航電總線仿真實驗和測試方案 總線仿真與測試系統能夠對計算機通道的所有ARINC429、MIL-STD-1553、AFDX總線信號、離散信號、模擬信號等進行接收、監控、實時記錄和數據回放,通過直觀的數據監控,對各種信號具有從原碼到物理意義的解析功能,能快速有效的進行系統試驗、操作記錄、故障定位和狀態監視。 發表于:4/27/2018 2018年智能家居市場達710億美元 OLED、量子點打響第一槍 2018年4月9日-11日,第六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以下簡稱“電博會”)在深圳舉行。本次展會規模超10萬平方米,中外參展商逾1800家,展商數量再創歷史新高。同期舉辦超過100場的行業研討活動,集中展示智能終端、人工智能、高端芯片、智能制造、智慧家庭等創新成果。 發表于:4/26/2018 2025年激光雷達市值將達72億美元 助力完全自動駕駛技術 據外媒報道,ABI Research預計,到2025年,配置了SAE 3級和4級自動駕駛技術的消費車輛發貨量將達到800萬輛,屆時盡管還需要駕駛員,但在某些情境下,可將安全關鍵性功能移交給車載系統處理。若實現SAE 5級自動駕駛,屆時就真的無需配置駕駛員了。 發表于:4/21/2018 Luminar推出一款廉價版激光雷達 據外媒報道,Luminar Technologies Inc.宣布正推出一款廉價版激光雷達,產能提升后,該公司將向車企提供該類核心部件。 發表于:4/21/2018 ?…48495051525354555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