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射頻相關文章 淺談高效超聲系統工作原理 在1990年代早期,尺寸與現代筆記本電腦接近的“便攜式”電話(有時也稱為“背包電話”)廣為使用。此后,不出二十年,口袋大小的手機已經可以收發郵件和文字消息、拍照、查詢股票、預約,當然還能給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人打電話。與此類似,在醫療領域,早期所謂的“便攜式”超聲系統是推車式的,且在功耗較高、成本昂貴。幸運的是,超聲系統近年來也得益于芯片集成和功耗調整技術的突破。 發表于:4/8/2018 “AI+醫療”的六大應用場景成現實 在人工智能領域,“AI+醫療”的話題尤其值得關注。醫療有著廣泛的分支,涉及行業眾多,其本身具備經驗與技術兩種屬性。人工智能與醫療的結合,一方面可以基于大數據的優勢,實現更廣的技術覆蓋,另外一方面則有助于提高整個行業水平的精細度、專業度。 發表于:4/8/2018 硅基GaN為固態射頻能量應用帶來更多可能 所謂射頻能量應用,即使用受控的電磁輻射加熱物品或者為各種工序提供動能。現階段這種能量一般由磁控管產生,未來將會由全固態半導體鏈產生,即固態射頻能量。射頻能量擁有前所未有的控制范圍甚至能量分配,并快速適應不斷變化的負載條件。這項技術具有無限的潛力,到2020年,其市場預計將增長到14億美元。 發表于:3/29/2018 Uber自駕車激光雷達供應商:我們也不知道問題出在何處 目前自動駕駛汽車主要通過激光雷達(Lidar)、攝像頭和其他傳感器組件來完成自動駕駛。而激光雷達系統承擔主要任務,能夠不受光線影響檢測前方障礙物。在事故發生之后,Uber汽車的主要傳感器供應商Velodyne總裁Marta Thoma Hall表示她也不清楚為何車輛沒有停下來。 發表于:3/28/2018 國內射頻產業現狀:與海外巨頭差距明顯 射頻是無線產品中一個關鍵部件,進入了5G時代,其背后牽動的價值尤為重要。但和很多的其他半導體元器件產品一樣,我們國內企業的水平差距依然明顯。 發表于:3/27/2018 世界先進精密微阻值電阻制造廠商德國伊薩(ISA)牽手世強 近日,世強與世界先進的精密微阻值電阻制造廠商ISABELLENHUTTE(以下簡稱:ISA)達成代理協議,銷售其全線產品,包括精密功率、合金、電流電壓傳感器等產品。 發表于:3/22/2018 貿澤開售面向物聯網和M2M應用的Molex三頻段Wi-Fi天線 專注于新產品引入 (NPI) 并提供極豐富產品類型的業界頂級半導體和電子元件分銷商貿澤電子 (Mouser Electronics) 即日起備貨Molex的三頻段Wi-Fi天線。此款電線可穿透干擾區域,在具有墻壁和障礙物的信號傳輸困難區域提供可靠的互聯網連接。對于Wi-Fi認證產品,此天線提高了電力效率,并支持遠距離連接。對于物聯網 (IoT) 和機器對機器 (M2M) 應用來說,陶瓷天線是備受青睞的選擇。 發表于:3/21/2018 EDI CON China 2018聚焦于專業技術知識、創新和追求卓越 EDI CON China 2018回歸北京,提供教育性內容,讓聽眾和觀眾充分參與、積極互動,激發針對熱門問題的辯論,并提供實用的解決方案。 ? 兩場全體會議- 分別聚焦5G和關注創新 - 看行業領袖如何迎接未來系統帶來的挑戰和機遇 ? 專家論壇將呈現激烈、深入的爭論 ? 短期課程:電源完整性測量的基本原理 ? 繼2017年的成功后,美國認證機構將繼續舉辦培訓課程 ? 先進的產品將在首屆創新產品獎中得到認可 發表于:3/21/2018 基于UVM的基帶射頻接口電路的驗證 針對UVM驗證方法學的高效性,結合UVM可重用性的特點,搭建層次化的模塊級驗證平臺,對基帶射頻接口電路的功能進行驗證。驗證分析表明,基帶射頻接口硬件電路架構移植于UVM環境中,不僅提高了代碼覆蓋率和功能覆蓋率,而且大幅提升了驗證效率。同時通過DC(Design Compiler)對硬件RTL約束后,得到射頻接口電路接收通路的面積為0.3 mm2,功耗為39 mW;射頻接口電路發送通路的面積為0.5 mm2,功耗為58 mW。 發表于:3/19/2018 傳感器紫外線輻射計的工作原理及應用 光照強度(照度)是指物體被照明的程度,也即物體表面所得到的光通量與被照面積之比。 發表于:3/9/2018 科銳3.45億歐元收購英飛凌射頻功率業務 6日晚間,Cree公司宣布以約3.45億歐元(約4.28億美元)收購英飛凌(Infineon Technologies) 的射頻功率業務(Radio Frequency Power)。交易擴大Cree wolfspeed業務單元的無線市場機會。英飛凌將繼續推動增長的關鍵領域如如電動、自動駕駛、可再生能源和技術,以建立一個互聯的世界。交易已結束,3月6日生效。 發表于:3/8/2018 科學家通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術掃描大腦來治療恐懼癥 據外媒 New Atlas 報道,日本和美國科學家設計的一個新系統將為嚴重恐懼癥患者(phobias)帶來新的希望。它基于使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來真實地“看到”患者何時想象他們害怕的事物。 發表于:3/7/2018 創新和卓越的放射治療技術 作為全球權威的創新放射治療技術開發商,Teledyne e2v正在為中國醫療市場預期的大幅增長做好準備。2017年12月,作為公司在該地區實現長期增長的其中一項戰略,Teledyne e2v宣布擴充其在北京朝陽區的運營中心。自2015年在中國首次建立分部以來,公司與客戶在中國的合作項目取得了重要進展。 發表于:3/7/2018 專欄征稿 | 射頻與微波-2018年7月刊 在未來萬物互連的新時代中,射頻與微波技術的發展將給電子行業帶來巨大的機遇。為了促進射頻與微波領域的技術交流,推動我國射頻與微波技術的發展,《電子技術應用》雜志擬于2018年第7期(7月6日出刊)推出“射頻與微波”主題專欄。現特面向國內外相關領域專家、學者、工程技術人員征集相關主題稿件 發表于:3/5/2018 Arm 發布集成式SIM身份認證 為下一代蜂窩物聯網設備安全保駕護航 Arm 預計,到 2035 年將有 1 萬億臺聯網設備,而這些設備都將需要一個安全的身份認證,從而使利益相關者能夠建立信任--例如,使服務提供商信任設備,對設備進行認證,提供增值服務以及在需要時發布安全更新。 發表于:2/28/2018 ?…48495051525354555657…?